《我国科学家发现新的木质素降解菌 -“深古菌”Bathy-8》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10-24
  • 在“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海洋储碳机制及区域碳氮硫循环耦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项目王风平教授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木质素降解菌 -“深古菌”门的类群Bathy-8。

      团队在前期获得的基因组信息基础上,通过添加不同类型有机质对“深古菌”进行富集培养,并采用了稳定碳同位素13C标记。实验初步证明了之前有关“深古菌”通过还原性乙酰辅酶A途径利用无机碳的假说。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深古菌”的实验室富集生长,表明“深古菌”具有有机自养的代谢特征,获取了“深古菌”可以利用木质素为能源、无机碳为碳源进行代谢生长的直接证据。

      该项研究从新的角度认识了木质素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和机制,为深入理解海洋碳循环机制做出了贡献。同时,“深古菌”可降解木质素的发现将为植物难降解生物质的利用和绿色能源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相关报告
  • 《我国科学家在环境中土霉素降解途径上取得新发现》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9-07-02
    •   自1928年青霉素被发现以来,各类抗生素相继问世并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医疗与畜禽水产养殖,大量的抗生素以医疗废物、污水、养殖废水、粪便等形式进入环境中,对环境与人类生活均带来潜在危害,抗生素的环境效应及其去除技术机制,也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近年来,常用抗生素尤其是兽用抗生素的环境效应、微生物对抗生素的降解作用效果已经初步明确,但对微生物降解抗生素的途径机制尚不清楚。   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的支持下,“畜禽养殖废弃物生物降解与资源转化调控机制”项目团队在环境中土霉素降解途径研究上获得了新发现。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李兆君研究员课题组以畜禽养殖业中常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碳源、金属离子、土霉素初始浓度、温度、pH值条件下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4对土霉素降解的作用,以及抗性基因相对丰度随培养时间的变化等。研究采用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对主要的土霉素降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推导出土霉素在Pseudomonas T4降解过程中存在六种不同的反应类型和七种可能的降解途径,包括烯醇-酮转化、羟基化、脱水、脱氨、脱甲基和脱羰基化等。同时也发现三价铁离子(Fe3+)能够显著促进T4菌生长,进而提高土霉素的生物降解效果,且在上述降解过程中不会导致相关抗性基因的产生。该研究对于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去除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环境科学权威期刊《Water Research》杂志上。
  • 《国际小组发现完全降解石莼多糖的海洋细菌》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4-08
    • 2019年7月8日Nature Chemical Biology报道,19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首次通过来自海洋细菌的生物催化剂解码了石莼多糖的完全降解途径。这些发现对于生物质基础研究非常重要,藻类生物质有望用作发酵原料和分离有价值糖类的原料。 海洋中的海藻储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个过程使藻类产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这些碳水化合物可以被海洋细菌分解,并为海洋食物网提供重要的能量来源。 此次,研究者阐明了石莼多糖(Ulvan)的复杂降解途径。石莼多糖是由绿藻门石莼属藻类产生的复合糖,由海洋细菌Formosa agariphila降解。研究揭示了12种酶的生化功能。 这是首次阐明海洋细菌可以将高度复杂的石莼多糖聚合物完全分解。研究者表示,海藻中的多糖与陆生植物的化学成分不同。目前尚不清楚海洋细菌如何降解藻类多糖。阐明参与石莼多糖降解的酶不仅对未来的生物技术应用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还能解决有关海洋碳循环的中心生态问题。 该研究集结了微生物学家、生物技术专家、生物化学家和有机化学家,旨在阐明藻类大量繁殖期间海洋细菌的重要生态功能,以提高对全球变暖对海洋生物泵功能的认识。探索关键的海洋细菌和酶可以为开发海藻中糖的潜在潜力开辟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