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参与用水管理给农业和农民带来了什么?》

相关报告
  • 《陈锡文:当前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7-12-11
    •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三农”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近几年,中央更是明显加大了“三农”工作的力度,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重中之重”、“多予少取放活”、“两个趋向”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重要方针,实行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三农”政策措施。例如: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农民直接受益451亿元;2005年中央对农民“两减三免”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2004年基础上又增加了251.4亿元。在这些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下,最近两年,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进一步好转,突出反映在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上。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389亿斤,比2003年增加755亿斤,增产量为有史以来最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3年增加314元,达到2936元,增长6.8%,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2005年的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保持着继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粮食总产预计可达到9680亿斤,比2004年又增加291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将达到3250元,又比2004年增加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左右。
  • 《泰国农业物流系统》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江浩
    • 发布时间:2025-10-09
    • 这项研究探讨了泰国农业物流领域的发展态势和系统性挑战,重点分析了效率和竞争力的阻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运输效率低下、基础设施不足以及各政府机构间数据管理分散等。研究评估了泰国作为东盟地区物流中心的潜力,结合国家农业物流发展行动计划,发现尽管基础设施有所进步,但仍面临重大挑战,如物流成本高企、数据基础设施脱节、农业生产者物流专业知识有限及外部对农业供应网络的干扰。 政策建议强调了在农业重要地区投资基础设施的重要性,采用数字物流解决方案以及通过知识提升赋权农民。提出了一个战略框架,以协调国家和地方策略与学术研究和私营部门的参与,促进创新、市场适应性和竞争优势。关键词包括泰国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东盟区域枢纽、物流政策。 泰国立志成为东盟地区关键枢纽,依赖于其农业物流系统的进步和有效性。这需要全面分析现有的基础设施、操作挑战和技术整合。随着东盟继续推进区域一体化,需要一个有韧性的物流部门支持商品交换,东南亚城市发展的不同水平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要有效利用区域一体化,泰国必须采取战略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