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当前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7-12-11
  •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三农”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近几年,中央更是明显加大了“三农”工作的力度,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重中之重”、“多予少取放活”、“两个趋向”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重要方针,实行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三农”政策措施。例如: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农民直接受益451亿元;2005年中央对农民“两减三免”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2004年基础上又增加了251.4亿元。在这些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下,最近两年,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进一步好转,突出反映在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上。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389亿斤,比2003年增加755亿斤,增产量为有史以来最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3年增加314元,达到2936元,增长6.8%,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2005年的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保持着继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粮食总产预计可达到9680亿斤,比2004年又增加291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将达到3250元,又比2004年增加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左右。
  • 原文来源:http://www.sfncc.org.cn/Z_Show.asp?ArticleID=1425
相关报告
  • 《农业领域院士座谈"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0-10-29
    • 2010-10-29: 农民日报讯(记者 宁启文)10月28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院士咨询座谈会,就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听取农业领域部分院士的意见和建议。
  •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偏低》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04-23
    • 2019-04-22 10:01:50 来源:新京报 作者:新京报 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5%,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21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时,谈到了乡村产业链条存在的上述问题。   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5%,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21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时,谈到了乡村产业链条存在的上述问题。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韩长赋说,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乡村产业形态不断丰富,2018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9万家、营业收入14.9万亿元;乡村产业融合渐成趋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7万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243家;各地发展企农契约型合作模式,已有1亿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订单,签约农户经营收入超过未签约农户50%以上;制定并落实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截至2018年,各类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达780万,“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本乡创新创业人员达3100多万。   “从调研和基层反映情况看,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韩长赋同时强调,例如发展质量效益不高,多数乡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创新能力不足,工艺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产品供给仍以大路货为主,优质绿色农产品占比较低,休闲旅游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小众类、精准化、中高端产品和服务,品牌溢价有限。乡村产业聚集度较低,仅有28%的乡村产业集中在各类园区。   其次,乡村产业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建立,金融服务仍明显不足,“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偏低”,韩长赋说,农村资源变资产的渠道尚未打通,阻碍了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产业。   “产业链条仍然较短”,韩长赋称,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应原料为主,从产地到餐桌的链条不健全。二产连两头不紧密,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5%,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三产发育不足,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层次低,乡村价值功能开发不充分,农户和企业间的利益联结还不紧密。   新京报记者 王姝 编辑 李丽霞   校对 郭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