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国家湿地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通过评审》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5-24
  • 5月9日,《鄱阳湖国家湿地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为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5A创建工作提供了科学遵循。

    评审会由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李志华主持,邀请江西师范大学冯淑华、南昌师范学院殷剑、南昌大学黄志繁、江西财经大学李向明、上饶师范学院万田户五人组成的规划评审专家组参与评审。上饶市旅发委、鄱阳县旅发委、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等负责人出席了评审会。

    《鄱阳湖国家湿地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由江西省旅游规划研究院编制。规划单位通过实地踏查、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和完善,历经多年时间,编制完成。专家评审组认为,该规划理念先进、思路清晰、产品体系丰富,亮点突出,严格对标5A级旅游景区,对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具有积极的指导性。

    评审会上,与会专家、省市旅发委领导、单位负责人就规划提出意见。经专家组评审,一致通过规划。并就生态保护、文化挖掘、景观提升措施等方面提出充实意见和建议。规划编制单位也将根据专家组意见,对规划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规划早日提交实施,助力鄱阳湖国家湿地旅游区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相关报告
  • 《黔西南州兴义市:“世界喀斯特王国探秘之旅”生态文化旅游项目》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1-03
    • 2017-10-18 07:38 黔西南在线 来源:黔西南在线 7月11日,“世界喀斯特王国探秘之旅”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北大资源·国际康养小镇项目开工仪式在丰都新区举行,2017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黔西南州指挥部指挥长贺登祥,州委常委、兴义市委书记、2017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黔西南州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许风伦,州政府副州长黄曼,州政协副主席廖星,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建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蜀安,市政协主席熊和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玉龙,市委常委、副市长何宏辉,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黄晨,市政协副主席姚继武等州市领导出席,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会长姚军,环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汪龙,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涛,北京天下山水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晓岩,以及国内部分知名文旅企业负责人出席开工仪式。   许风伦宣布项目开工。   袁建林主持开工仪式。   北大资源·国际康养小镇项目是“世界喀斯特王国探秘之旅”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子项目之一,由贵州天下山水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贵阳北大资源地产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0亿元建设。该项目位于兴义市丰都新区服务配套组团内,规划用地面积38.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80万平方米。将结合项目所在地周边的自然人文环境,打造集“旅游、居住、休闲”为一体的国际康养小镇,集中体现丰都新区“新城宜居、康养度假、场所记忆、文化体验、生态低碳、户外运动”的国际康养度假蔓藤城市板块。   北京天下山水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股东、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涛在致辞时说,公司选择在兴义投资120亿元打造“世界喀斯特王国探秘之旅”生态文化旅游项目,看重的是兴义丰富的旅游和人文资源,以及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公司董事会一致认为,在兴义投资大有可为。北大资源·国际康养小镇作为该项目中的一个旅游度假项目,它不止是一个度假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根据兴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原始的生态、宜人的气候,加上市政府开放、信守承诺、大力服务企业的态度,公司愿意跟兴义市合作,共同把“世界喀斯特王国探秘之旅”生态文化旅游项目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景区,并力争在项目建成两年内,申报成5A级景区,进一步提升兴义的旅游知名度,提高景区周边人民群众的收入,拓宽旅游扶贫的路子。   项目业主方贵阳北大资源总裁杨东、项目所在地丰都街道办主要负责人分别在在开工仪式上作了表态发言。
  • 《构建长江上游乡村振兴生态旅游产业链的思考》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12-21
    • 习近平总书记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决策部署,明确提出了要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这不但为长江经济带总体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该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新要求。长江上游地区是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独特地域单元和高敏感生态功能区,发挥着关键性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作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践行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理念,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构建和打造长江上游乡村振兴的生态旅游产业链,首先需要充分把握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内涵、本质及其构建要点;其次是要将这种新模式与长江上游地区乡村振兴的现实诉求紧密衔接起来,才能形成理论导向鲜明、实践操作性强、示范性效果好的新成果。 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的核心要义是以乡村生态要素和乡土文化为本底,相关利益者基于全域旅游发展规律进行分工协作,从而不断满足旅游者高品质需求的产业化方式,涉及乡村旅游产业链的乡土化纵向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全域化横向联合与协作、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旅游+”融合关联、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绿色技术改造以及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时空转换优化这五个维度的构建与统筹。 长江上游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应将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作为最佳路径,通过走生态优先、旅游富民之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在遵循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基本发展规律和五个维度的构建要点基础上,结合长江上游地区独特的水土涵养条件、复合的山水林田草系统、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深厚的农耕文化积淀等要素,打造多条特色鲜明的主题化生态旅游产业链是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其中,乡村水主题的生态旅游产业链应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以谋划和实施。 保护水生态做好水文章,以水为主线或主题来构造长江上游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产业链,全面打造长江水资源保护、水养殖管控、水健康养生、水环境养心、水文化休闲、水工程观赏、水景观游憩、水灯光体验、水商品售卖、水品牌营销、水生态处理等环节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地带;进一步高效组织水上游览线路和陆上交通,合理安排项目上下游和内外侧相关联的布局,全方位注入生态绿色开发技术和乡土文化,更大范围内开展相关利益主体的紧密联合与协作,通过乡村旅游产业链拉长做深、拓域做大、加宽做强、增绿做优、延展做实等多种提升手段和措施,最终形成一条长江上游独具魅力的乡村亮丽风景线。另外,还可以深入挖掘长江上游“乡土乡音乡情乡风” 文化资源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景观,建设长江上游乡村文化主题、休闲农业主题、山水康养主题、田野美食主题、乡居度假主题、水岸观光主题、田园亲子主题等多样化的生态旅游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更强的新引擎和新动能,树立长江上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典范。 四川省宜宾市在长江上游地区乡村振兴战略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汇合成长江的“零公里”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市域范围三江支流共有大小溪河 600多条,其中9条中等河流流域所涵盖的广袤城乡大地面积均在500平方公里以上,在长江上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作用,这也成为乡村振兴最为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本底,有着最适宜、最成熟、最迫切打造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示范区的基础优势和先决条件。 基于此,宜宾市乡村振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沿三江流域(涵盖三江支流的乡村地带)规划布局了多条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并深入推进在这些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上构建多主题、富特色、最亮丽的长江上游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力争将其建设成为“三江田野、美丽宜宾”的生态文明新样板。 宜宾在推动乡村振兴示范走廊的环保绿色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方面采取了四大重要举措:一是从全局出发出台了《宜宾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全域范围内整合资源、统筹谋划、合理布局、完善配套、提升服务,营造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分阶段实施,近期围绕1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的规划实施开展先行先试,集中打造5条以上主题化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的样板区,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强化操作指导,开展10场区县范围的乡村振兴干群培训活动,夯实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实施的人力资源基础。四是在要素上优先保障,集中力量对乡村振兴示范点的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项目在组织保障、政策倾斜、财政投入、金融扶持、土地改革、专业支持等予以充分保障。 总而言之,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和打造,不仅是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守护长江上游乡村生态安全的立足之道,只有充分把握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内涵本质及构建要点,紧密结合长江上游乡村振兴的内在诉求,找到科学的实施路径和策略,才能最终谱写出长江上游美丽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