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慈鲷适应性辐射中特定生态位行为倾向的遗传学机制》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29
  • 2024年4月25日,巴塞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genetics of niche-specific behavioral tendencies in an adaptive radiation of cichlid fishes的文章。

    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也可能对动物的多样化和进化辐射至关重要。然而,人们对行为适应性变异背后的遗传学却知之甚少。

    该研究考察了地球上最大的适应性辐射之一--坦噶尼喀湖慈鲷的一种基本而广泛的行为特征--探索行为。通过整合来自 57 种慈鲷(702 个野生捕获个体)的定量行为数据以及高分辨率的形态学和基因组信息,研究人员发现探索行为与坦噶尼喀慈鲷的大生境生态位适应有关。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 AMPA 谷氨酸受体调控基因 cacng5b 上游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型与探索倾向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人员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和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进行行为预测,验证了这种关联。

相关报告
  • 《Cell | 揭示介导阿尔兹海默症遗传风险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0-01
    • 2023年9月28日,来自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系Manolis Kellis课题组的熊旭深(现为浙江大学研究员)等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 Epigenomic dissec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pinpoints causal variants and reveals epigenome erosion 的文章。 该研究系统性阐述了阿尔兹海默症的在单细胞水平上的调控通路,揭示了与该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动态变化,并且精细定位了阿尔兹海默症的遗传致病位点及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此外,该研究首次报道了在晚期阿尔兹海默症病人大脑中的表观基因组信息全局丢失现象(epigenome erosion)与神经元等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潜在关系。 本文内容转载自“BioArt”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e1tYjiVKicooQ2JsAO6Ig
  • 《Nature | 连续的鱼类化石记录揭示了对适应性辐射的关键见解》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0-08
    • 2023年10月4日,瑞士联邦水质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等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 continuous fish fossil record reveals key insights into adaptive radiation的文章。 适应性辐射在产生相当数量的生命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态机会被认为是适应性辐射的先决条件,但对于物种的生态多样性与到达顺序的影响在决定哪个谱系辐射方面的相对重要性知之甚少。能帮助回答这个问题的古生物学记录很少。在维多利亚湖,大量慈鲷的适应性辐射在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进化而来。该研究提出了一个丰富的连续化石记录,提取自一系列长沉积物岩心沿岸上-近海梯度。 研究人员从成千上万的牙齿化石中重建了鱼类群落聚集事件的时间序列。该研究揭示了该系统中所有主要鱼系的到达顺序、相对丰度和生境占用。我们发现,在现代湖泊开始形成时,所有主要的分类群同时到达。没有证据表明辐射的单氯胺慈鲷谱系先于其他物种到达,也没有证据表明它们在殖民时的数量优势;因此,没有生态优先效应的支持。然而,尽管许多分类群很早就在湖中定居,其中一些变得丰富起来,但只有慈鲷在新的深水和开放水域栖息地出现后仍然存在。由于这些生境梯度在物种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与生态多样性是适应性辐射的关键的假设是一致的,而不是由到达顺序或初始数量优势决定的。 本文内容转载自“ CNS推送BioMed”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Hh011wh7XclQqUOKHFs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