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推出新型农业金融工具》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 李晓曼
  • 发布时间:2017-11-28
  • 2017年4月8日,意大利各地区以及欧洲地区的机构将在意大利维罗纳市(Verona)签署AIGMP框架协议,同时庆祝《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通过建立多区域农业保障平台(Agriculture Italian guarantee Multiregional Platform, AIGMP),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欧盟农村发展基金。

    “引进农业金融工具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举措。我对意大利各地区以及欧洲机构之间的良好合作感到非常欣慰,它展示通过引进民营资本的方式来支持欧洲农民及农业的发展。同其他经济领域一样,农民和农民企业家也需要拥有大额贷款和有效投资渠道,这将有助于打造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欧洲农业产业,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生产、增加出口以及就业量。”即将出席仪式的欧洲农业与农村发展专员菲尔·霍根(Phil Hogan)说道。出席会议的其他重要嘉宾还包括意大利农林经济部长玛屋里奇奥·马汀纳(Maurizio Martina)、各区域部长、欧洲投资银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EIB)副总裁以及欧洲投资基金(European Investment Fund, EIF)首席执行官。

    意大利的8个地区分别为皮埃蒙特(Piemonte)、托斯卡纳(Toscana)、翁布里亚(Umbria)、坎帕尼亚(Campania)、普利亚(Puglia)、威尼托(Veneto)、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Friuli Venezia Guilia)和卡拉布里亚(Calabria),它们将与EIB, EIF和意大利国家农业基金(Italian National Agricultural Fund, ISMEA)签署框架协议,成立AIGMP。这将是迄今为止欧洲农村发展农业基金(European agriculture fund for rural development, EAFRD)支持的最大规模农业金融工具。

    AIGMP旨在募集超过10亿欧元的投资,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多区域农业保障平台由EAFRD、政府(超过6,800万欧元)、EIF(1.65亿欧元)、EIB(1.5亿欧元)以及意大利国家基金(Cassa Depositi Prestiti SpA)(1.5亿欧元)共同出资建立。此外,ISMEA也持有2,000万欧元的股权。意大利各地区在不断推出新的农村发展项目,越来越多的意大利官方机构期待加入这一平台。在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EAFRD金融支持也是以区域形式展开的,这对AIGMP具有启发意义,激励着这些国家和地区以类似方式建立此类平台。

    (编译 李晓曼)

相关报告
  • 《先正达集团推出农业AI系统Cropwise AI》

    • 编译者:李周晶
    • 发布时间:2024-10-29
    • 2024年9月,全球农业科技领导者先正达集团发布了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统——Cropwise AI。这款系统旨在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解决方案,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还能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Cropwise AI拥有3大核心功能,主要包括:通过机器学习算法,Cropwise AI能够为农民提供定制化的智能种子推荐方案,帮助他们选择最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子;基于实时及历史数据,系统可以预测作物的生长情况、产量潜力,并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求,系统会提供精确的施肥建议,帮助农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Cropwise AI系统集成了Cropwise Insight Engine的丰富农艺模型,整合了超过20年的天气数据、详细的土壤信息、8万多条作物生长阶段的观测记录,以及大量研发和田间试验数据。这些数据的结合使系统能够为农民提供更为准确的种植建议。此外,Cropwise AI采用了多语言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使复杂的农业技术知识变得更加易懂,方便农民获取关键信息。通过这一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农民可以将产量提高约5%。Cropwise AI不仅能够帮助农民优化作物管理策略,还赋予他们深刻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决策能力。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帮助种植者提升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增强农业的可持续性并提高盈利能力。 目前,Cropwise AI已在美国和巴西的部分地区投入使用,接下来计划扩展到欧洲市场。未来版本的系统功能将进一步升级,例如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病虫害的早期识别,并引入更多关于农业可持续性的分析工具。随着该系统的不断改进和推广,先正达将继续引领农业科技创新,助力全球农民应对未来的农业挑战。
  • 《隆平高科&华为成立数字农业公司,破解农业“数据孤岛”难题》

    • 编译者:江浩
    • 发布时间:2025-08-21
    •        在农业科技迎来新一轮变革的关键节点,基于中信集团与华为的战略合作,中信农业旗下隆平高科与华为生态企业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开鸿”)强强联合,为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         近日,隆平开鸿农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开鸿”)正式成立,标志着双方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致力于以“农业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为突破口,解决长期制约农业数字化发展的“数据孤岛”问题。 隆平高科携手华为生态企业,布局农业数字化新高地 隆平开鸿注册资本高达8500万元,由隆平高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持股47.06%、深开鸿持股17.65%、员工持股平台持股35.29%。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隆平信息董事长陈志新,业务涵盖物联网应用服务、AI系统集成、生物肥料研发、农资销售、农业设施建设与运维等多个领域,构建“科技+农业”融合创新体系。 企查查信息显示,深开鸿是开源鸿蒙(OpenHarmony)生态的核心力量,由鸿蒙系统创始人王成录博士带队,具备分布式操作系统和“端侧AI闭环”创新技术能力。其自研操作系统KaihongOS,具有安全、完备、实时、智能等特性,能实现农机、传感器、终端等设备的高效协同,为数字农业打通底层操作系统壁垒。此次新公司落地,被明确为中信集团与深开鸿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唯一合作平台,将作为国家农业数字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支点,推动核心技术“国产替代”与数据体系“自主可控”。         农业鸿蒙系统破圈,入选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值得关注的是,3月20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乡村振兴年度盛会》上,农业开源鸿蒙系统从全国466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160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这一荣誉不仅体现了业界对鸿蒙系统在农业场景适配性的认可,更预示其在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广阔前景。 隆平开鸿的使命正是基于这一系统平台,构建“统一数字底座”,打造“数据+模型+系统”融合的农业智能体,实现农业从“经验种植”向“智能决策”跃迁。未来的农业操作系统不再仅仅是“设备的操作系统”,而是整个农业生态的“数字大脑”。 数据安全与生态共建并重,构建智慧农业新格局 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农业数据安全与技术自主可控已被提升至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石地位。        当前,国内数字农业存在智能化水平低、设备碎片化、平台不互通等问题,“数据孤岛”现象普遍,不利于农业数字基础设施的统一和智能化升级。 隆平开鸿通过接入鸿蒙系统的分布式特性,将在农机、传感器、遥感终端等设备间构建无缝连接,实现数据实时采集、智能分析、闭环决策,形成标准统一、底座自主、设备协同的农业物联网生态,破解碎片化带来的效率瓶颈。         未来,该平台将广泛对接农业设备制造商、种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建“优质基因+智能农业”的新型种植体系,推动智慧农业与中国种业振兴的深度融合。 产业协同释放新动能,科技+金融+农业深度融合 此次合作背后,中信集团的资源整合能力、深开鸿的核心技术优势与隆平高科的全产业链农业布局形成了强协同效应。隆平高科拥有覆盖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及辣椒、黄瓜等特色作物的全产业链资源,加上其多年农业大数据积累和田间作业场景沉淀,为鸿蒙系统落地提供了丰富的测试与应用基础。 同时,中信集团“科技+产业+金融”三位一体的协同体系,将为农业数字平台建设提供资本保障、产业导入与市场拓展能力,共同打造数字农业“中国样板”。 数字农业自主创新,抢占产业制高点 从数字底座到产业生态,从操作系统到全链条智能化应用,隆平开鸿不仅是一次企业层面的资本合作,更是一次引领我国农业数字化自主可控的战略布局。它所构建的不仅是未来农业的技术图谱,更是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中国答案。 在全球争夺数字农业制高点的背景下,这场由隆平高科与华为生态体系主导的合作,或将成为我国农业“弯道超车”的重要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