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颗粒的表达能提高肿瘤细胞的抗肿瘤能力》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11-07
  • 抗癌疫苗通过训练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消除基于差异抗原表达的恶性细胞。虽然概念上有吸引力,但由于癌症和健康组织的相似之处,临床疗效缺乏。理想的情况是,一种有效的疫苗配方能够以一种能刺激内源性免疫反应的方式来释放多种肿瘤抗原。在这里,报道了一个仿生的纳米抗肿瘤疫苗,它能与高度免疫刺激的佐剂一起提供aut同源的肿瘤抗原材料。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肿瘤抗原和佐剂,以一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有效抗原呈交和下游免疫过程活化的方式同时呈现。最后,证明该制剂能在体内诱发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当结合其他免疫疗法如检查点封锁,纳米疫苗显示出实质性的治疗效果。总体而言,该研究成果代表了纳米技术在免疫工程领域的合理应用,为未来个性化、自体抗癌疫苗的广泛适用性提供了一份蓝图。

    ——文章发布于2017年11月2日

相关报告
  • 《纳米颗粒大小的影响抗肿瘤活性金纳米粒子:体外和体内研究》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chenfang
    • 发布时间:2016-03-28
    • 天津医科大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显示,金纳米粒子(AuNPs)已成为一个有前途的抗癌药物输送途径。然而,一些有争议的点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在临床使用。一个完整的了解动物细胞的大小仍然知之甚少。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准备了一系列AuNP配合不同尺寸和比较他们的细胞毒性效应在体外和体内抗肿瘤作用。透射电子显微图显示,NPs常规形状的平均直径为 10,25和50 nm。体外药物释放研究表明,羟基喜树碱是连续发布了120个小时。HCPT-AuNPs显示更大的细胞毒性对mda - mb - 231细胞株的影响而平衡羟基喜树碱的剂量。值得注意的是,HCPT-AuNPs平均直径50 nm(HCPT-AuNPs-50)有最大的效果。结果表明,AuNPs不仅作为载体,在调解生物效应也发挥积极作用。这项工作给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的视角治疗系统的设计。
  • 《绿色合成纳米银颗粒对MCF-7肿瘤细胞的选择性细胞毒性及其增强的抗氧化和抗菌性能》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2-27
    • 银纳米粒子(AgNPs)因其独特的可控特性而备受关注。不同的合成方法已经被提出,以生产这些纳米颗粒,往往需要提高温度/压力或有毒溶剂。因此,绿色合成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经济可行、环境友好的纳米银合成替代方法。 方法:研究了核桃青皮在纳米银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以核桃青皮为原料,采用水溶液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然后对合成的纳米颗粒进行了抗肿瘤、抗氧化和抗菌性能的表征。 结果:合成的纳米粒子平均尺寸为31.4 nm, Zeta电位为-33.8 mV,稳定性高。通过与核桃青皮提取物和商业银纳米粒(CSN)的比较,观察到绿色合成银纳米粒对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和抗氧化特性有明显改善。这可能是由于合成的纳米银颗粒及其生物涂层的协同作用。AgNPs和提取对MCF-7癌细胞细胞毒性,表现出70%和40%分别,而CSN造成56%的细胞死亡(60µg /毫升)的浓度。结果发现,AgNPs对非癌细胞系(L-929)的细胞毒性比对照物(CSN)小得多。自由基清除分析表明,合成的纳米粒子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也发现,对院内的AgNPs合成具有抗菌活性和标准株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最低抑制浓度= 5 - 30µg /毫升)。 结论:利用绿色纳米技术合成的纳米颗粒可能是一种理想的抗癌和防治传染病的方法。 ——文章发布于2018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