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东举办中医药产业博览会》

  • 来源专题:中医药情报监测平台
  • 编译者: 李亦嘉
  • 发布时间:2024-11-28
  • 记者11月22日从湖南省邵东市委宣传部获悉,邵东市日前举行第二届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博览会期间,共促成签约项目17个,签订中药材采购协议137个,总贸易成交额达131.69亿元。


    邵东有2000多年中药材种植历史,现有中药材资源2062种,总蕴藏量651.3万吨,居湖南首位。邵东廉桥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额在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位居第四,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也是湖南中医药千亿产业链的发展重心和辐射中心。


    近年来,邵东全面推进“中药材+”战略,推动中医药产业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打造中医药产业新生态。当地重点围绕道地药材优势品种,加大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大宗中药材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截至目前,该市共有330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社及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80%。


    此外,邵东通过实施药材增效工程,积极推动中药产业的种植规模化、加工高端化和市场便捷化。当地投资建设的廉桥医药产业科技园,致力打造一个集仓储物流、电商、研发、检测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中医药产业园区。同时,当地也注重培养与引进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截至目前,该市有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规模企业53家,并建成了集商品集散、仓储物流、加工配送、电子商务于一体的“智慧药市”。

  • 原文来源:https://www.zyctd.com/zixun/204/1070051.html
相关报告
  • 《第五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8月下旬在定西陇西县举办》

    • 来源专题:中医药情报监测平台
    • 编译者:李亦嘉
    • 发布时间:2024-06-30
    •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6月27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发言人来了”新闻发布活动走进定西陇西县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和特色亮点。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第五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8月下旬在定西市陇西县举办。 甘肃被称为“天然药库”“千年药乡”,目前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 今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批复定西市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共54个,甘肃省唯一一个)。全力支持定西市聚焦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着眼制度创新、机制完善,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为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造亮点、提供借鉴。 定西市将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以打造“中国药都”为目标,抢抓机遇,着力推动中医药产业、中医药事业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融合发展。 定西市副市长范红梅表示,定西最佳的适种条件孕育了岷县当归、陇西黄芪、渭源白条党参等多种道地药材,其有效成分含量远超药典标准,因品质上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定西干而不燥、凉而不阴,且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特别适合大宗中药材仓储交易。全市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130万吨,年交易量突破145万吨、交易额270亿元。道地的药材品质、优越的仓储条件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范红梅说,当前,定西市着力推动中医药全链条加速提升、全过程质量管控、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了从种植、加工、交易、研发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已建成陇西、岷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等5个中医药产业园区,引进中国中药控股、广药集团、天士力控股等知名药企落户,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103户,年加工产值90亿元,拥有药品批号338个,培育形成了以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生物制药、康养保健等为主的产业链条,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达454亿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 同时,定西市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着力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以公立中医医院为主体,中医药专科专病和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重点,乡镇(社区)、村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定西市中医医院成功建设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健康中的独特作用,研发生产中医药保健品、药膳宴等大健康产品110多种,建成陇西中医药康养一条街、通渭温泉疗养中心等中医药康养基地,中医在医疗服务、保健康养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进一步显现。 定西作为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和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举办地,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正逢其时、大有作为。特别是已经成功举办四届的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今年八月下旬将举办第五届。第五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以“传承创新 开放共享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12个分项活动。目前,大会组委会和相关工作机构已组建完成,总体策划设计、宾客邀请、招商赞助、招展布展等筹备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今年药博会将首次探索建立市场化办会机制,激发市场的活力。主办单位将通过药博会的品牌效应和吸引力,让中医药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广泛参与进来,给企业冠名赞助的机会,让企业在这一平台上展示形象、推介产品、扩大销售、实现交易,从而在展会中得到收益,进而引领全市会展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 《《中医药-茯苓》国际标准在湖南怀化成功发布》

    • 来源专题:中医药情报监测平台
    • 编译者:李亦嘉
    • 发布时间:2024-09-16
    • 中新网怀化9月13日电 (陈俊名 王璨)第十一届全球湘商大会13日在湖南怀化举行,在平行活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交流会暨中医药ISO国际标准怀化大会上,《中医药-茯苓》ISO国际标准发布。 本次茯苓ISO国际标准成功发布,是湖南继青风藤之后又一个“怀六味”中药材重点品种ISO标准,是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发展史上的重要突破,填补了湖南省道地药材国际标准制订领域的空白,对推动湖南省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茯苓功效广泛,被誉为“四时神药”,怀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是“中国茯苓之乡”,“十方九苓,七出靖州”,茯苓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和企业致富增收的重要来源。获颁国际标准之后,将充分发挥茯苓国际标准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推动茯苓产业链提档升级,助推茯苓从中国走向国际市场。 目前,靖州县已建成中国唯一的茯苓科技产业园、拥有最完整的茯苓产业链、生产最丰富的茯苓产品、成为中国最大的茯苓线上线下交易中心。“靖州茯苓”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是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靖州茯苓深加工产品荣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2023年,靖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实现产值70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