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冠状病毒病患者引发肌钙蛋白升高(COVID-19)的致病机制》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 张虎
  • 发布时间:2020-05-13
  • 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一种大流行性疾病,已经影响到全球180多万人,由于严重疾病的高比例,使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并导致超过10万人死亡。自从在中国进行第一次数据分析以来,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现心肌肌钙蛋白升高,这意味着心肌损伤可能是导致严重疾病和死亡的一种致病机制。因此,高肌钙蛋白水平与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增加相关。本文简要回顾了COVID-19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 原文来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315733
相关报告
  • 《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致命结果的心血管影响(COVID-19)》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4-24
    • 重要性: 在多个国家和大洲,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确诊数量和死亡率正在增加。关于心血管并发症对致命结果影响的信息很少。 目的: 评估COVID-19患者潜在的心血管疾病(CVD)和心肌损伤与致命结局的关系。 设计,地点和参与者: 该回顾性单中心病例系列分析了中国武汉市第七医院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2月23日的COVID-19患者。分析开始于2020年2月25日。 主要结果和措施: 收集和分析肌钙蛋白T(TnT)水平升高和不升高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症和治疗方法。 结果: 在187例确诊COVID-19的患者中,有144例(77%)出院,43例(23%)死亡。平均(SD)年龄为58.50(14.66)岁。总体上,有66例(35.3%)患有潜在的CVD,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肌病,而52例(27.8%)表现为TnT水平升高引起的心肌损伤。无基础CVD和TnT水平正常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7.62%(8/105),有基础CVD和TnT水平正常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3.33%(4/30),无基础CVD但TnT水平升高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37.50%(6/16),有基础CVD和TnT水平升高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69.44%(25/36)。与没有CVD的患者相比,具有潜在CVD的患者更有可能显示TnT水平升高(36 [54.5%] vs 16 [13.2%])。血浆TnT水平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β=0.530,P<0.001)和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β=0.613,P<0.001)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住院期间血浆TnT和NT-proBNP水平(中位数[四分位范围(IQR)]0.307[0.094-0.600];1902.00[728.35-8100.00])和临终死亡(中位数[IQR],0.141[0.058-0.860];5375[1179.50-25695.25])与入院值相比显著升高(中位数[IQR],0.0355[0.015-0.102];796.90[401.93-1742.25])死亡人数(P=.001;P<.001),而幸存者中TnT(中位数[IQR],0.010[0.007-0.019];0.013[0.007-0.022];0.011[0.007-0.016])和NT-proBNP(中位数[IQR],352.20[174.70-636.70];433.80[155.80-1272.60];145.40[63.4-526.50])没有明显的动态变化(P=.96;P=.16)。住院期间,TnT水平升高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高,与TnT水平正常的患者相比,糖皮质激素治疗(37[71.2%]vs 69[51.1%])和机械通气(41[59.6%]vs 14[10.4%])的使用率更高。使用或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36.8%(7/19)和25.6%(43/168)。 结论和相关性: 心肌损伤与COVID-19的致命结果显着相关,而有基础CVD但无心肌损伤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心肌损伤与心脏功能障碍和心律不齐相关。炎症可能是心肌损伤的潜在机制。对于高心肌损伤风险的患者,可考虑积极治疗。
  • 《2019年冠状病毒病患者的胸部CT表现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3-07
    • 目的:调查确诊冠状病毒病2019(COVID-19)的患者的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果,并评估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研究样本包括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被诊断为COVID-19的80例患者。回顾了胸部CT图像和临床数据,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结果:总共包括80位被诊断为COVID-19的患者。就临床表现而言,有58/80(73%)的患者有咳嗽,有61/80(76%)的患者有高温。观察到的最常见的CT异常是毛玻璃样混浊(GGO)(73/80例,91%),巩固(50/80例,63%)和小叶间隔增厚(47/80,59%)。大多数病变是多发性的。最常见的肺段是右下叶的背侧节段(69 / 80,86%),右下叶的后基底节段(68 / 80,85%),右下叶的外侧基底节段肺叶(64/80,80%),左下叶的背段(61/80,76%)和左下叶的后基底段(65/80,81%)。所有患者的平均肺部炎症指数(PII)值为(34%±20%)。相关分析表明,PII值与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发病天数和体温显着相关(p <0.05)。 结论:COVID-19的胸部CT表现常见于多发性GGO,实变和小叶间隔增厚,多分布于胸膜下。肺部炎症的程度与主要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 CT在这种新兴的全球卫生紧急情况的诊断和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