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图上,顺着全长6380公里的长江向西一路溯源,最终到达长江之源格拉丹东。天气好的时候,这里蓝天白云雪地荒原,极具层次。天气一变,天地混为一团,也是最具威力的时候,飓风、雪崩时常发生。600多条冰川便屹立在这样的背景里。远处有雀莫山和雀莫湖,旁边奔跑着的是高角藏羚羊和白屁股的黄羊。图为9月30日,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姜古迪如冰川,海拔在5400米以上。(新京报 陈杰 刘旻 摄影报道) 科学家认为,因水量补给不足和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退缩,近40年最大退缩距离超过1200米。图为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姜古迪如冰川。 展开剩余81% 爬上姜古迪如两条冰川中间的山脊,海拔6000米处,就是长江源冰川最集中的地方。从此处发源的河流最多。这里的巨型冰川也是长江源头的固体水库。很难想象,如果它们退化,会如何改变下游的湖泊和湿地面貌。图为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姜古迪如冰川上的水流。 姜古迪如冰川融化的水汇聚成小河,是长江流出的第一股水流。 长江第一滴水来自于此。 长江源头80%的水来自格拉丹东的冰川。这些冰川融水汇成的涓涓细流平淌过荒原,逐渐发育成沱沱河。沱沱河下面的大河被称为通天河,通天河以下始称金沙江。金沙江继续向东穿行于川、藏、滇三省区,其间最大支流雅砻江汇入,在四川宜宾又纳入岷江,自此长江浩浩荡荡东流而去。图为格拉丹东冰川融水流入沱沱河,形成网状的河道,蔚为壮观。 根据杨勇多年考察测量的结果,青藏高原地区85%至90%的冰川都在退缩,长江源固体水库正在加速消融。格拉丹东东坡岗加强巴冰川30年来退化近2000米,西坡长江正源姜古迪如冰川倒退500米左右。图为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姜古迪如冰川。 从长远看,这将改变三江源水系分布格局,甚至使源区水源濒临枯竭、荒漠化加剧,进一步的后果是整个江河流域出现干旱。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进入该地区,对青藏高原脆弱的大气圈和敏感的冰川,无疑是雪上加霜。图为9月30日,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姜古迪如冰川,海拔5400米以上,随着气候变暖和生态恶化,冰川逐年退缩。 玛曲的草场多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为主,入秋后黄黄的嵩草、针茅等看似到处都是,细看植株稀疏,覆盖度小。牛羊一直在吃,总是吃不饱。西藏安多县农牧局局长谈到,退牧还草和防抗灾储备库是两项主要工作,植被低于40%,就要圈起来休牧、禁牧。2005年退牧还草之后,植被恢复好了,但野生动物又大量增加。尤其是棕熊,对牧民的牲畜也造成一定影响。图为安多县玛曲乡如来村栏扎一家9口人住在距离姜古迪如冰川约3公里远的地方。对于任何外来车辆,他们一家是最后的防线。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筹)局长李晓南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格拉丹东被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今后国家批复相关保护资金,会考虑给格拉丹东使用。资金将投入相关保护和研究工作中,对长江源的保 护,将实施监控、预警和研究等措施。 另外,李晓南强调,鉴于长江源的脆弱生态,目前对长江源可进行生态体验和科研,绝对不能进行旅游开发,更不能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旅游”这个词,不应该和长江源挂钩。图为在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县辖区的长江源头格拉丹东雪山一百多公里外,安多县设置了关卡,并安放有禁止人们私自进入的警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