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摘编)》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李阳
  • 发布时间:2015-04-17
  • 第一章 结核病防治策略的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将2006-2015年期间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发展成为遏制结核病策略。

    表1 遏制结核病策略概述

    愿景

    无结核病的世界

    总体目标

    到2015年大幅度降低全球结核病负担,实现千年发展目标(MDGs)和达到遏制结核病伙伴确立的目标。

    目的

    1. 所有的结核病患者都能获得高质量关怀。

    2. 减少由结核病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社会经济负担。

    3. 保护易感人群远离结核病,减少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和耐药结核病。

    4. 支持开发新工具,并及时和有效的应用。

    5. 在结核病预防、关怀和控制中,保护和促进人权。

    目标

    1. MDGs6,指标6.C:到2015年患病和死亡减半和结核发病率停止上升。

    2. 结合千年发展目标,由遏制结核病伙伴提出的具体目标:(1)到2015年结核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在1990年基础上各降低50%;(2)到2050年消除结核病,不再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定义:每年发病率小于1/100万)。

    策略要素

    1.继续扩展DOTS策略和强化DOTS质量:

    a.加强政治承诺,保证充足的和可持续的资金投入

    b.采用有质量保证细菌学方法,确保患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c.提供标准的治疗,开展督导管理,并获得患者配合

    d.保证有效的药物供应和管理

    e.对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与评价

    2.强化TB/HIV, MDR-TB和其他脆弱人群结核病防治:

    a.扩展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联合行动

    b.扩展耐多药结核病预防和管理

    c.解决结核病密切接触者、贫困和脆弱人群结核病防治的需求

    3.以初级卫生保健为基础,为卫生系统加强做出贡献:

    a.帮助改善卫生政策、人力资源发展、经费、后勤供应、服务提供和信息系统

    b.加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集聚场所和家庭住宅感染控制

    c.加强实验室网络建设,。:将结核病关怀与呼吸系统保健相结合(PAL)

    d. 吸纳其他领域的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促进社会卫生活动开展

    4.吸纳所有的卫生服务提供者参与结核病控制:

    a.通过公立-私立医疗机构合作模式,动员公立、志愿者和私立机构参与结核病控制工作

    b.促进应用国际结核病关怀标准

    5.动员病人和社区的力量:

    a. 倡导、交流和社会动员

    b. 促进社区参与结核病关怀、预防和健康促进

    c. 促进使用患者关怀宪章

    6.促进和开展科学研究:

    a.开展为结核病防治规划服务的应用性研究

    b.倡导和参与研发新型诊断方法、药物和疫苗

    遏制结核病策略到2015年达到的目标是减少由结核病产生的疾病负担。这些目标是:结核病发病开始下降,2015年在1990年的水平上结核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一半。

    到2015年底重要一点就是将2000年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转移到2015后发展框架的目标。在2014年7月,在高水平的平台上并不断进行咨询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到2030年的一系列具体指标。这些目标中第3个目标就是保证所有年龄组的人群生活的健康和幸福,同时也包括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结核病、疟疾、被忽视的热带病、肝炎、水生疾病和其他传染病的流行。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将于2015年9月获得批准。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起草2015后全球结核病策略。接着,通过一个广泛的咨询程序,并提交给2014年世界卫生大会所有成员国进行讨论,并形成决议WHA 67.1.1。2015后策略的总体目标就是在2035年全球终止结核病的流行,也确定了具体的指标:2035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结核病死亡数减少95%,发病数减少90%。也确立了2020年、2025年和3030年的里程碑式的具体指标;例如在2015年的基础上到2025年结核病死亡数减少75%,到2020年没有因结核病导致灾难性支出的患者或家庭。取得这些目标须有三个支柱: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和预防、强有力的政策和支持性系统和强化研究和创新。

    表2 2015年后全球结核病策略概述

    愿景

    无结核病的世界——结核病不再导致死亡、疾病和痛苦

    总目标

    终止全球结核病流行

    2025年里程碑

    1. 结核病死亡比2015年减少75%

    2. 结核病发病率降低50%(每10万人口中结核病例少于55例)

    3. 没有因结核病而导致灾难性支出的家庭

    2035年目标

    1. 结核病死亡比2015年减少95%

    2. 使结核病发病率降低90%(每10万人口中结核病例少于10例)

    3. 没有因结核病而导致灾难性支出的家庭

    原则

    1. 政府负责管理和问责,同时进行监测和评价

    2. 与民间社会组织和社区建立强大的联盟

    3. 保护和促进人权、伦理和公平

    4. 全球协力,在国家层面调整应用战略和目标

    支柱与要素

    1.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和预防:

    a. 早期诊断结核病包括开展药物敏感试验,系统筛查接触者和高危人群

    b. 对包括耐药结核病在内的所有结核病患者进行治疗,同时提供患者支持

    c. 开展结核病/艾滋病毒联合活动,并管理合并症

    d. 为高危人群提供预防性治疗;以及接种抗结核病疫苗

    2.强有力的政策和支持性系统

    a. 具有充分资源用于结核病治疗和预防的政治承诺

    b. 社区、民间社会组织以及公立和私立卫生保健提供者的参与

    c. 实现全民健康覆盖

    d. 社会保护、缓解贫穷以及针对结核病其它决定因素的行动

    3.强化研究和创新

    a. 开发、研制和迅速利用新的工具、干预措施和战略

    b. 开展研究以优化实施和影响,并促进创新

  • 原文来源: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137094/1/9789241564809_eng.pdf?ua=1&ua=1;http://www.chinatb.org/xxjlg/201504/t20150414_113357.htm
相关报告
  •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9年世界疟疾报告》》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毛开云
    • 发布时间:2020-03-21
    • 2019年12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TO)发布《2019年世界疟疾报告》。该报告显示全球抗击疟疾的行动在过去10余年里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近年来进展缓慢,可能无法实现一些关键目标。该报告跟踪了疟疾规划和研究投资、疟疾预防、诊断和治疗、监测、疟疾疾病负担趋势和疟疾消除等领域的进展。它还包括有关疟疾对孕产妇、婴儿和儿童健康的后果,“高负担到高影响”方法以及对抗击疟疾的生物威胁等。 一、 疟疾病例和死亡负担的区域和全球趋势 全球疟疾病例中的85%来自19个国家:印度和18个非洲国家。其中尼日利亚占全球所有病例的25%,其次是刚果民主共和国(12%)、乌干达(5%)、科特迪瓦、莫桑比克和尼日尔(各占4%)。2018年,全球估计有40.5万人死于疟疾,而2017年估计为41.6万,2010年为58.5万人。其中WTO非洲区域是2018年疟疾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占2018年所有疟疾死亡人数的94%。 图 1 2010-2018年全球及WTO区域疟疾发病率趋势(每千名危险人群中的病例) 资料来源:WHO,World Malaria Report 2019 二、 疟疾对孕产妇、婴儿和儿童健康的影响 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仅有26%的孕妇和儿童睡在药浸蚊帐里,到2018年,孕妇和儿童睡在药浸蚊帐里的人数占比高达61%。从2017年到2018年,在该地区孕妇中,在产前保健机构中接受所推荐的3剂或3剂以上妊娠期间歇性预防治疗(IPTp)服务的百分比从大约22%增加到31%。针对生活在非洲萨赫勒地区的五岁以下儿童,WTO建议在高传播雨季采取季节性抗疟化学预防措施。2018年,对72%符合预防医学要求的儿童采取了此项预防措施。另一项推荐办法是,采用婴儿间歇性预防治疗(IPTi)方法,通过国家免疫接种平台向幼童提供抗疟药物。 WTO建议使用有效的病媒控制措施(使用药浸蚊帐或室内滞留喷洒)和预防性抗疟药物来保护孕妇和儿童,使其免受疟疾感染。通过强大的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提供这些及其他经证实有效的疟疾控制工具,包括进行及时诊断检测和治疗,是实现《2016—2030年全球疟疾技术战略》目标的关键。 三、 “高负担到高成效”倡议 2018年,WTO和终止疟疾伙伴关系一道发起了“高负担到高影响”计划。这是一项有针对性的应对计划,旨在减少受疟疾影响最严重国家的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截至2019年11月,已有九个国家启动了这项计划,其中有两个国家报告说2018年疟疾病例数比上一年大幅减少(印度病例数减少了260万,乌干达病例数减少了150万)。 四、 消除疟疾,防止疟疾卷土重来 全球消除疟疾的范围正在扩大,越来越多国家接近本土病例为零。2018年,49个国家报告不到1万疟疾病例,高于2017年的46个国家和2010年的40个国家。其中,巴拉圭和乌兹别克斯坦于2018年获得WTO消除认证,阿尔及利亚和阿根廷于2019年初获得认证。2018年,中国、萨尔瓦多、伊朗、马来西亚和东帝汶报告的本土病例为零。这些指标表明,消除疟疾已触手可及。 五、 对疟疾规划和研究的投资 2018年,疟疾流行国政府和国际伙伴对全球疟疾控制和消除工作的投资估计为27亿美元,比2017年的32亿美元有所减少。2018年的投资额没有达到全球如期实现《全球疟疾技术战略》里程碑所需的50亿美元。2018年近四分之三投资用在WTO非洲区域,其次是WTO美洲区域(7%)、东南亚区域(6%),以及东地中海区域和西太平洋区域(各占5%)。 图 2 2010-2018年按产品类型分类与疟疾相关的研发经费 资料来源:WHO,World Malaria Report 2019 虽然自2010年以来疟疾防治资金保持相对稳定,但2018年的投资水平远远不足以实现《全球疟疾技术战略》确定的前两个里程碑,即到2020年全球疟疾病例发病率和死亡率与2015年相比至少降低40%。2018年,用于疟疾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的投资为6.63亿美元,比2017年增加了1800万美元。用于药物研究与开发的资金从2017年的2.28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2.52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 六、 疟疾防治 为预防疟疾,WTO建议在特定人群(即孕妇、儿童和其他高危人群)中进行病媒控制(即减少蚊子叮咬人类的机会)或化学预防(即提供抑制感染的药物)。WTO建议的预防蚊虫叮咬的核心干预措施是在杀虫剂处理的蚊帐(ITN)和室内残留喷雾剂(IRS)下睡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通过幼虫源管理或其他环境改造来补充ITN和IRS。关于化学预防,WTO建议采取多种因地制宜的干预措施。 七、 诊断检测和治疗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防止疟疾轻症发展为重症乃至死亡的最有效方法。根据2015至2018年间在20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完成的全国性家庭调查发现,由于难以获得卫生保健提供者的服务或照护人员缺乏对疟疾症状认识,造成了很高比例的发热儿童没有得到任何医疗照顾。缩小儿童之间的治疗差距,WTO建议采用社区综合病例管理(iCCM)。该方法促进在卫生设施和社区一级对儿童常见的威胁生命的情况(疟疾、肺炎和腹泻)进行综合管理。2018年,30个国家在不同层面实施了社区综合病例管理,不过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是在全国实施。 八、 疟疾监测系统 《全球疟疾技术战略》的第三个支柱是使疟疾监测成为核心干预措施。为了解疟疾监测系统能否满足该需要,WTO建议对监测系统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全球疟疾规划与奥斯陆大学合作,在地区卫生信息软件2(DHIS2)中开发了标准化的疟疾模块,用于汇总和收集基于病例的日常数据,包括相关数据元素、主要流行病学和数据质量指标总表、报告以及便利数据分析和解读的医疗机构数据分析课程。WTO一直在协调各国卫生部的卫生管理信息系统(HMIS)部门。截至2019年10月,已有23个国家安装了WTO的总体疟疾模块,另外6国计划在2020年安装。 九、 应对疟疾防治工作面临的生物威胁 从2010年到2018年,约有81个国家向WTO报告了杀虫剂抗性监测数据。2010—2018年提供数据的81个疟疾流行国中,73国发现来自一个收集点的一种疟疾病媒对四类杀虫剂中至少一类存在抗性。 图 3 2010-2018年81个国家的杀虫剂抗性监测数据 资料来源:WHO,World Malaria Report 2019 拟除虫菊酯是目前药浸蚊帐使用的唯一杀虫剂类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普遍存在,三分之二以上接受检测的地点都至少有一种疟疾病媒被发现存在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其中WTO非洲区域和地中海区域抗性最高。由于寄生虫pfhrp2和pfhrp3基因缺失,基于富含组氨酸蛋白2的快速诊断试剂盒无法检测到寄生虫。WTO建议有pfhrp2/3基因缺失报告的国家或邻国对疑似疟疾病例进行有代表性的基线调查,以确定造成快速诊断检测结果假阴性的pfhrp2/3基因缺失的流行率是否已达到改变快速诊断试剂盒的阈值(>5%pfhrp2基因缺失造成假阴性结果)。
  • 《世卫报告:全球终止结核病仍需加快步伐》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7-11-21
    • 世界卫生组织30日发布《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称,尽管多年来全世界终止结核病成就显着,但最新情况依然严峻,死亡和患病人数之多说明进展速度仍不够快,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 报告称,2000年至今,全球因防治结核病而拯救了约5300万人的生命,结核病死亡率降低了37%。但2016年估计仍有1040万新发病例,死亡病例约170万。 全球范围内,2016年结核病造成的负担超过六成集中在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南非7个国家。病例漏报和漏诊问题仍普遍存在,2016年新发病例中,仅有630万为正式报告病例,其余410万遗漏病例过半数分布在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尼日利亚。 同时,结核病还是与抗生素药物耐药性有关的主要死因,也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面临的主要杀手。而大多数国家终止这一疾病的进展却停滞不前,以至于结核病治疗和预防方面的全球目标和现实状况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按照世卫组织《终止结核病战略》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30年,结核病死亡病例和新发病例人数应在2015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90%和80%。即便是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中,这两个指标也需达到35%和20%。 世卫组织全球结核病规划监测和评估组协调员凯瑟琳·弗洛伊德博士表示,资金不足是终止结核病进展仍不够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她呼吁中等收入国家划拨更多国内资金用于结核病防治,而国际捐助者应对低收入国家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