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队用锌及有机化合物打造出新型玻璃 柔韧性更高》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3-20
  • 传统的石英玻璃是由二氧化硅(SiO2)所制成的,而工业化还带来了运用硼、聚合物和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各式玻璃,近期国外团队开发出一种由金属和有机化合物制成的全新玻璃类型「 ZIF-62」,这种新材料不仅比旧有类型更容易形成玻璃,同时也具有更高的柔韧性。

    除了组成原子的区别,ZIF-62 与二氧化硅玻璃的四面体结构大致相同,中心的锌(zinc)原子被两种有机化合物围绕,这两种有机化合物分别是imidazolate和 benzimidazolate。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玻璃,为了保持表面光滑,生产过程中都得非常谨慎保持平衡,多数材料必须在加热至熔化后迅速冷却,才能呈现非晶(Amorphous)的形式,而这种材料在焠火时形成玻璃的能耐便被称为「 玻璃形成能力」(glass-forming ability,GFA)。

    团队在研究过程发现,随着加入的 benzimidazolate 越多,玻璃形成能力也就越好,截至目前为止,二氧化硅玻璃是已知具有玻璃形成能力的组成,但团队认为,ZIF-62 将会改写这项纪录,它已经超过了 50 种现有的玻璃类型, 甚至比硅基玻璃更柔韧。

    尽管如此,ZIF-62 目前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现有玻璃的制作过程受益于数千年的改良,相较之下 ZIF-62 还处于研究的早期阶段,还无法与之竞争。

    为了制造这种新型态的玻璃,团队必须先合成有机化合物,然后将其与含水硝酸锌(hydrous zinc nitrate)和溶剂混合,接着加热到约 800°F(427°C)并维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熔化,但当温度达到 980°F(527°C)时,它则将会开始蒸发。

    团队目前已经运用光谱学和 X 光观察了一些材料特性,也对 ZIF-62 的光学和机械性能进行了一些测量,其中一些测试还是在纽约康宁公司(Corning)完成,但目前仍有许多内容有待了解。

    研究作者之一的 John C. Mauro 表示,这种材质的玻璃非常新颖,尽管他们已经确定了它的玻璃形成能力和一些能力,但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它所有的材料特性,“我们还需要研究如何将制作过程适用于量产。”

    团队预计未来还将持续研究其他的金属有机玻璃配方,包括潜在的钴基玻璃(cobalt-based),这项研究目前已公布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中。

相关报告
  • 《国外团队打造出新型二维光子时间晶体,可改进激光器和无线通信》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4-28
    • 近期,国外一支研究团队宣布开发出一种制造光子时间晶体的方法,并证明这种基于时间的人造光学材料可以放大照射在它们上面的光。最终,这些光子晶体将有望带来更高效、更强大的无线通信,并显著改进激光器。 日前,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描述了这些发现。相关成果来自来自阿尔托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 早在2012年,诺贝尔奖得主Frank Wilczek就曾首次提出了时间晶体的概念:普通的、熟悉的晶体具有在空间中重复的结构模式,而在时间晶体中,这种模式可以在时间上重复。去年,阿尔托大学低温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就成功创造出了成对的时间晶体,它们能够用于量子器件。 如今,另一个团队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在微波频率下工作的光子时间晶体,并且证明这种晶体可以放大电磁波——这种能力在各种技术中均存在潜在的应用,包括无线通信、集成电路和激光。 迄今,科研界对光子时间晶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块状材料上(即三维结构),这已经被证明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而且相关实验还没开发出可用于实际应用的模型系统。 上述研发出新型光子时间晶体的团队则尝试了一种新的方法:建立一个二维光子时间晶体,被称为超表面。 通过将三维结构“降维”至二维结构,他们使得实际条件下实现光子时间晶体的制造变得更简单轻松。研究小组表示,他们已经能够制造出光子时间晶体,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有关其行为的理论预测:“我们首次证明了光子时间晶体可以高增益地放大入射光。” 在光子时间晶体中,光子以一种随时间重复的模式排列。这意味着晶体中的光子是同步和相干的,这可以导致光的干涉和放大。光子的周期性排列,意味着它们也可以以增强放大的方式相互作用。 二维光子时间晶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通过放大电磁波,它们可以使无线发射器和接收器变得更强大或更高效。研究人员指出,在表面涂上二维光子时间晶体也可以帮助信号衰减,这是无线传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光子时间晶体还可以通过消除通常用于激光腔的大块反射镜来简化激光器的设计。 另外,二维光子时间晶体不仅可以放大在自由空间中撞击它们的电磁波,还可以放大沿表面传播的电磁波。表面波用于集成电路中电子元件之间的通信,而将二维光子时间晶体集成到系统中,就可以放大表面波,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 《我国研制出高柔韧性单晶硅太阳电池》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30
    • 柔性太阳电池在移动通信、车载移动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的研究团队研制出可以像纸片一样弯曲,且不易断裂的高柔韧性单晶硅太阳电池。该成果于北京时间5月24日晚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科研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研制的高柔韧性单晶硅太阳电池,太阳电池在科研人员手中就像我们平常看到的一张纸可以大角度弯曲。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刘正新介绍,现在常见的光伏太阳电池都是由单晶硅制成的,单晶硅是一种脆性材料,当我们给它施加应力时容易碎,尤其我们要把它做得更便宜,厚度减薄的时候,它就更容易碎。大角度弯曲而不损坏的硅片在过去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其主要原因就是硅片的力学特征限制了其柔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