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太阳能设备可边加热边制冷》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11-16
  • 中美科学家日前发表在美国《焦耳》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设备,在利用太阳能加热的同时,可利用辐射制冷原理制冷。在屋顶上安装这种设备有助于节约能源。

    辐射制冷利用了地球上物体通过热辐射的方式散热至极冷的外太空的自然现象。通常地球大气层会阻碍热辐射,空气像一条“毯子”包裹在我们周围,所以辐射制冷的效果不明显。但研究人员发现,空气“毯子”中有“漏洞”,特定波段的红外辐射能穿过“漏洞”,带走热量,这种制冷方式的优点在于不消耗电能。

    另一方面,用太阳能加热的太阳能板则已常见。美国斯坦福大学范汕洄教授团队和中国东南大学陈震教授等人在最新研究中说,他们将太阳能加热板和辐射制冷板垂直叠加放置,开发出一种可同时加热和制冷的设备。

    陈震对新华社记者说,用半导体材料锗制作的太阳能板在吸收太阳能波段光子的同时,可让底部的辐射制冷板辐射的中红外波段光子畅通无阻地通过,辐射制冷板与周围环境之间用真空装置实现热隔离。

    实验显示,这种设备的下部和上部可说是“冷热两重天”。上部的太阳能板在吸收太阳能后,温度可比周围环境高出24摄氏度;而下部的辐射制冷板降温效果明显,温度可比周围环境低29摄氏度。

    陈震说,实验中的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也可以将其替换成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设备如应用在建筑屋顶等处,有望一方面提供加热或发电的能源,另一方面节约空调制冷的能源。研究团队接下来希望能寻找更加廉价的材料,以推动这种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相关报告
  • 《太阳能装置边发电边净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7-11
    • 7月9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篇论文介绍了一种可以一边发电一边净水的太阳能装置,有望缓解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能源及清洁水源短缺问题。 全球对能源和清洁水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挑战。电力生产有时需要大量用水,净水厂反过来也要消耗电力资源。太阳光作为一种可持续、可再生的能源,能同时为太阳能电池和净水装置供能。不过,这两种技术的能量和成本效率都很有限。 沙特阿拉伯图沃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王鹏及同事的研制装置结合了现有的两种太阳能驱动技术——光伏和多级膜蒸馏,能够同时产生电力和清洁水源。膜蒸馏是一种先进的太阳能驱动系统,只需相对较低的温度就能完成蒸馏和淡水收集。研究者设计了一种三级膜蒸馏组件,并将其固定在光伏板背面,利用光伏板散出的热量进行蒸馏。整个装置的效率与一个商用太阳能电池相当,净水产量则超过大部分现有装置。 将两种功能集中在一个装置中可以提高能源效率。研究者认为他们的装置能让发电厂从用水者变成清洁水的生产者,有望在太阳辐射充足且淡水匮乏的地区实现废水再利用。
  • 《MIT新型太阳能制氢技术效率达40%》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25
    • MIT工程师们设计出一种完全依靠太阳能驱动的新型反应器系统,旨在生产绿色、零碳排放的氢燃料。 MIT的工程师们提出了系统的概念设计,可以高效利用“太阳热化学制氢”。太阳热化学制氢(STCH)是零排放的替代方案。但是现有的STCH设计效率有限,只有约7%的太阳光能用于制氢。迄今为止的结果是氢的产量低,而成本高。 MIT团队迈出了实现太阳能制氢的重要一步,他们的新设计可以利用40%的太阳热量制氢。提高效率会降低系统总成本,使STCH成为潜在可扩展、经济实惠的选择,有助于减少运输业的碳排放。 MIT系统的概念设计类似于其他已提出的设计。该系统将与现有的太阳热源(如集中式太阳能发电厂)配对,后者是一个由数百面镜子组成的圆形阵列,用于收集和反射阳光至中央接收塔。STCH系统吸收接收器的热量,用于分解水并生成氢气。这一过程与电解不同,电解使用电而不是热量来分解水。 STCH系统概念的核心是一个两步热化学反应。在第一步中,以蒸汽的形式存在的水暴露给金属。金属从蒸汽中吸氧,留下氢气。这种金属“氧化”类似于在水的存在下铁的生锈,但发生得快得多。一旦分离出氢气,氧化(或生锈)金属将在真空中被再次加热,以逆转生锈过程并再生金属。去除氧气后,金属可以冷却并再次暴露给蒸汽以生成更多氢气。这个过程可以重复数百次。 MIT系统的设计优化了这一过程。整个系统看起来像是火车般的反应器系统,沿着圆形轨道运行。在实践中,这个轨道将围绕太阳热源(如CSP塔)设置。火车中的每个反应器将容纳进行可逆生锈过程的金属。每个反应器首先要经过一个高温站,在那里会在高达1500摄氏度的温度下暴露于太阳热量。这种极端的热量可以有效地从反应器的金属中吸氧。然后,金属处于“还原”状态,准备好从蒸汽中吸氧生成氢气。为了实现这一过程,反应器将移到温度约为1000摄氏度的冷却站,那里将暴露于蒸汽以生成氢气。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化工工程助理教授Christopher Muhich表示,我们必须考虑系统中的每一点能量的使用,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利用该系统,我们发现用来制氢的热量全部来自太阳。这可利用40%的太阳能热量制氢。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该团队将建造该系统的原型,并计划在美国能源部实验室的集中式太阳能发电厂中进行测试,该项目获得政府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