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及微软香港携手推进多学科研究中的人工智能》

  • 来源专题:一流高校动态监测服务
  • 编译者: 常江
  • 发布时间:2018-08-30
  • 近日,香港大学与微软香港签订谅解备忘录,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伙伴关系,以通过加快科技进步和增强数据驱动的研究,为各行业带来突破。该伙伴关系旨在为香港大学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微软 AI 技术,用于支持围绕医疗保健、金融科技和智能城市地区开展的研发项目。主要举措包括:

    (1)人工智能技术在科研项目中的应用:通过协作,研究人员和医务人员能够利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工具和服务的全面微软平台,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研究项目。

    (2)通过结构化培训培养人才:研究人员和学生有机会通过在线平台学习微软的 AI 技术,包括数据科学、大数据、机器学习,并获得微软的认证证书。

    (3)释放微软学术图表服务的力量:微软学术图表服务使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研究,通过快速检索科技出版物、引文关系,了解医学领域的发展态势及趋势。

相关报告
  • 《香港大学推进与西安交大、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合作交流》

    • 来源专题:一流高校动态监测服务
    • 编译者:刘建华
    • 发布时间:2018-08-28
    • 近日来,香港大学何立仁副校长先后访问西安交大、南京大学,推进与内地高校的合作。 在西安交大,何立仁副校长介绍了香港大学通识课程的内容范围、设置特色、学时学分等基本情况,以及在通识课程、社会实践领域与西安交大合作培养的初步设想。西安交大教务处处长徐忠锋、港澳台办主任贺长中分别就西安交大慕课在本科生教学中的引进、C9高校暑期学校、本科生校企合作培养方式等与代表团沟通交流。 在南京大学,双方代表就通识教育和服务学习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在通识教育合作方面,两校达成共识,两校拟于2019年春季学期首先开展人文和科技两大模块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合作,借助MOOC等方式在线授课,再利用暑期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和实地参访学习,课程由两校教师共同开设、两校学生共同参与,并在香港和南京两地进行,课程初定为期四周,未来并拟在试点效果良好基础上扩大课程范围。在学生服务学习方面、尤其是共同在内地偏远地区中小学共同开展英语等支教方面,两校亦达成共识,并展开进一步探讨和予以推进。
  • 《香港工业迈向智能制造 学习中国制造2025》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6-05-18
    • 5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其网志上撰文表示,拥有深厚根基的香港工业,在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他建议香港需“智能工业化”,结合高端科技,发展智能化、高技术的制造业。      曾俊华表示,世界工业强国近年都提出推动“智能工业化”策略,国家也提出《中国制造2025》,力求推动制造业朝高增值方向升级转型,迈向智能制造。香港拥有优秀的科研人才和设备,研究成果丰硕,在机器人技术、医疗仪器、资讯科技及物联网穿戴装置等方面均有不俗的基础和发展潜力。      他表示,以科技带动经济的关键是“应用”,要懂得将科技结合实际环境和自身的优势,才能达到推动产业发展的目标。除了在本地推动科研和高增值制造业,香港也可以利用环球网络,善用不同地方的科研人才及融合不同地方的科研成果,协调各地的生产线,将高增值的生产工序集中在香港进行。      曾俊华还说,在特区政府大力推动下,香港的创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不少海外初创企业和人才都被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营商环境所吸引,带着尚属雏型的产品落户香港,以香港作为进一步研发和测试的基地,再配合内地的生产线,进军亚洲以至世界各地市场。      他说,香港的制造业以中小型厂商为主,商业触觉敏锐,也善于变通,过往一直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而不断转型革新。相信业界能灵活善用香港的网络,发挥创新科技的威力,透过“再工业化”为香港经济打开另一个新领域,吸引更多有创意、有头脑的青年人,选择向科学、工程和科技界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