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I 水下成像技术展望—3D浸入式视角观测海底地形及沉船残骸》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7-08-03
  • 在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与海洋成像技术公司(Marine Imaging Technologies)合作的先进成像和可视化实验室(AIVL)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新型多功能水下成像系统,能够生成超高清晰度电视视频、2D马赛克图像和海底物体和环境的3D光学模型。科学家正针对该技术在美国和欧洲的几个水下沉船地点进行实地测试。

    AIVL的主任WilliamLange说:“新的成像系统可以将海底的广阔区域和以前无法获得的光学分辨率图像显示出来。”这一尖端技术能够快速生成三维立体光学模型,并将其放大,在物体或海洋环境中进行视觉探索,而三维模型有助于改变科学家们对研究领域的研究,例如珊瑚礁、海洋保护区、海洋遗产,甚至是有害物质区域。

    这种近毫米精确的3-D模型采用数字光学成像,而不是激光器。与3-D图像不同,这些模型能够以全方位的高分辨率来展示物体,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接近于人类在空气中看到物体的视觉体验。Lange说:“这项新技术将使我们能够探索水下世界,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水下物体的结构和寿命。”

    目前,该模型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实验室中进行处理,但是新的水下成像系统将使模型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改良,甚至在海洋探险期间就能实现。“这些高分辨率的三维模型将使我们能够直观地穿过海底景观生物群落中,就像一个野生动物生物学家穿过雨林。”通常,在海洋研究考察之后,科学家们会花费数周的时间来研究水下航行器或其他设备收集到的图像和视频。Lange说,这些新模型将有助于简化解释数据的过程。通过整合以往任务中收集到的二维光学数据,这些模型还可以让研究人员了解一个点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此方法已被应用于泰坦尼克号海事遗产遗址的持续时间序列和考古现场评估工作中。

    (刘思青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www.whoi.edu/news-release/re-envisioning-underwater-imaging
相关报告
  • 《意大利科学家发明3D海洋观测新技术》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zhoubz
    • 发布时间:2017-02-16
    • 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和国家研究委员会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用电子眼观测开阔海洋的波浪,发现异常高海浪相比之前模型假设更为常见。相关文章已在JPO(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发表,并于亚得里亚海得到证实,其成果因涉及到所有海的波行为而具有全球范围的科学意义。此外,该研究催生了波形采集立体系统(Waves Acquisition Stereo System,简称Wass)的项目和专利,以及一种由计算机视觉与海洋学相结合的可实时传输轮船和移动平台测量信息的新技术。 环境科学部人工智能教授Andfrea Torsello解释说:“最困难的在于测量海洋这种移动表面,需要安装在运动浮体上的摄像机不断改变角度。不过,经历了两年的发展和开放水域测量,我们最终成功了。” 风暴中极限波的波高超过有效波高的两倍,知道极限波的实际发生频率至关重要,不仅对改进极限波理论的海洋学家有利,也能惠及到海上船只和平台的设计者。Wass利用了人工智能,将两个同步数码照相机固定在海面上,识别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公共点。从观测点导出的数据结合统计模型的结果,用数值代码(代码为开放源码)处理后重建3D海面。操作者通过远程遥控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三维重建的波浪,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数千平方米波面的实时数据。 (傅圆圆 编译)
  • 《机器人技术是巨大趋势 |3D 视角》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5-01-07
    • 世界各地都充满对机器人的巨大兴趣。学校无处不在每一级都参与某种类型的机器人竞赛。一些竞争的乐高挑战,一些参加政府或公司赞助的比赛,而其他人创建和承载自己的挑战。我进入大学之前,我的父亲是有关我选择的教育必须是可持续的。他研究了电子,在计算机事业上很成功。他总是对我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