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油气将主导未来油气增量》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12-17
  • 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后,目前增速有所放缓,但国际能源署在2019年的《世界能源展望》中表示,在既定政策情景下,2030年时,全球新增石油产量中约有85%、天然气中约有30%将来自美国。届时,美国的石油产量将达到2200万桶/日,约等于俄罗斯与沙特产量之和。剩下15%的石油产量增幅则由其他几个国家瓜分,主要包括伊拉克、巴西、沙特等。

    伊拉克2018年的石油产量为470万桶/日。预测显示,到2025年,其石油产量将增至530万桶/日;2040年时达到650万桶/日。但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石油产量增长主要取决于政局的稳定和注水项目的投资情况。巴西2018年的石油产量为270万桶/日,2040年时将达到470万桶/日。沙特的石油产量(包括天然气液)将出现增长,将从2018年的1240万桶/日增至2040年的1310万桶/日,主要来自其海上油田。俄罗斯因老油田减产和北极新页岩油项目受限于高成本和西方制裁,石油产量将逐渐下滑,从2018年的1150万桶/日降至2040年的940万桶/日。

    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出,美国已成为未来20年全球当仁不让的主要石油增长源,而这其中,页岩油占主要地位。

    美页岩油撬动全球能源版图

    据国际能源署11月29日发布的数据,美国今年9月单月原油和成品油出口量超过进口量,70年来首次成为石油净出口国。这一变化的背后正是美国页岩油在起作用,十几年前开启的页岩油气革命推动了美国油气产量的迅猛增长。

    2010年,美国页岩油产量仅60万桶/日,但当下已超过600万桶/日,也超过20世纪60年代末沙特的原油增产幅度,这在全球石油市场历史上都极为罕见。也正因如此,在近几年来的《世界能源展望》中,国际能源署对美国页岩油气的预测一直着墨甚多。

    业界继续看好页岩油气前景

    在2018年的《世界能源展望》中,国际能源署认为,美国页岩油气将在未来全球油气供应市场承担重要责任,尤其是考虑到2014年中期油价崩溃以来,全球常规油气勘探投资都呈持续下降态势,未来极可能出现较大的能源供应缺口,而美国页岩油气似乎是唯一现实可行的增长来源。国际能源署预测称,美国需要在7年内再造一个俄罗斯的产量规模,才能维持全球石油供求平衡。为此,国际能源署在2018年的《世界能源展望》中预测,美国页岩油将从2025年起开始产量递减,并呼吁业界加大向油气上游的投资,未雨绸缪,防止供应缺口的出现。

    时隔一年,全球石油市场的供过于求状态并未发生大的改变,虽然经历了美国再次制裁伊朗、沙特重要原油处理设施遇袭等数桩“黑天鹅”事件,但疲软的国际石油市场并未出现以往同类事件下常见的油价暴涨,国际油价依然徘徊在相对较低的价位。国际能源署在2019年的《世界能源展望》中也不再强调美国在供应上的责任,但对其页岩油气的前景依然看好,认为美国未来从石油净进口国向石油净出口国地位的转变和巩固,以及在国际油气市场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都将主要依赖页岩油气。根据国际能源署最新预测,在既定政策情景下,2025年,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将超过俄罗斯的油气总产量;2030年,美国用于出口的轻质油和成品油将达到1200万桶/日,进口石油(主要为重质油)将降至750万桶/日。美国生产和出口轻质油的同时进口重质油这一趋势并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流入和流出美国的石油量都将大幅超过页岩油气革命前。

    美将延长页岩油增产期

    2019年的《世界能源展望》根据美国对几个重要页岩区的重新评估结果调高了预测美国页岩油的资源基数,至1550亿桶,较2018年的《世界能源展望》调高了35%。而2011年,国际能源署对这个基数的估值仅为240亿桶。更高的基数意味着,美国页岩油产量有更大的增长空间,且持续时间也更长。

    基于该基数的预测表明,在既定政策情景下,到2035年,美国页岩油产量将从去年的600万桶/日增至1100万桶/日,仅二叠纪盆地的产量就将超过整个非洲大陆的产量。与2018年的《世界能源展望》相比,2019年的《世界能源展望》强调的不是美国页岩油何时抵达产量峰值,而在于这个峰值平台期的持续长度。国际能源署称,如果21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页岩油仍未达到产量峰值,则其他依赖石油资源的国家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有些国家可能放松对产量的控制,以占领市场份额。基于这个考虑,2019年的《世界能源展望》将2040年的国际油价预测在2018年预测的基础上下调了10%。

    美国页岩油产量的长期增长势必导致一些常规油资源国和出口国收益下降,也将伴随着国际油气市场话语权的转换。随着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增长,以及挪威和巴西的产量增长,到2025年,欧佩克在全球石油产量中的占比将萎缩至36%,这是其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占比;到2030年,欧佩克和俄罗斯在全球石油市场上的占比也将从2005年的55%降至47%。份额的此消彼长,也意味着全球油气市场的话语权迁移。与2018年《世界能源展望》有关2025年美国页岩油将开始产量递减的预测相比,2019年《世界能源展望》表示,美国页岩油产量在21世纪30年代中期后才会开始减少,中东产油国届时才有机会重夺市场份额,并最终重返现在的水平。

    2019年《世界能源展望》还表示,到2040年,全球石油产量将增长10%,天然气将增长40%,美国油气出口国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页岩气将成新的增长极

    2019年《世界能源展望》称,美国页岩气将比页岩油增长空间更大。在既定模式下,至21世纪20年代中期,全球天然气产量中将有1/4来自美国。由于美国市场及其与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市场连接的管网只能少量消化这一产能,美国将主要通过液化天然气(LNG)的形式出口。从现在起到2040年,美国LNG贸易将以年均3.5%的幅度快速增长。

    2019年《世界能源展望》指出,在不同预测情景模式下,油气市场的演化路径也各不相同,但美国页岩油气之间的联系却并未改变。虽然在下游领域,油气之间的关联较松散,但在上游,二者之间的伴生关系仍无法忽视,美国每采出1桶石油,就有60立方米的伴生气(2119立方英尺)。

    2019年《世界能源展望》也指出了美国页岩油气当前存在的隐忧。过去十年,国际能源署估算美国非常规油气革命吸引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投资,约有9000亿美元都投向了上游,但迄今许多公司仍处于无法盈利的状态。2018年,页岩油气上游整体都没能实现正现金流。实际上,今年以来,美国中小页岩油气公司申请破产的数量出现了2014年以来的又一次快速增长。这些迹象都表明,页岩油气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司的整体融资环境都非常不好。尽管如此,预测显示,美国页岩油气资源的竞争方兴未艾,页岩油气革命的深远影响还将陆续有所体现。美国在非常规油气革命上的经验也表明,投资流向的改变可以快速改变整个能源发展格局。

    评论

    “推波助澜”的美国政府

    可以说,美国页岩油气产业取得当下的成就,与美国政府的助力不无关系。在页岩油气产量大增后,美国急需相应的配套政策。在今年的《世界能源展望》发布前不久,国际能源署还出炉了一份《美国能源政策回顾》的报告,这份报告对过去5年美国的能源政策进行了梳理和回放,凸显了美国政府在能源政策导向上的作为,以及其对页岩油气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可视为对《世界能源展望》中美国页岩油气预测基础及结果的注解。

    美国政府过去5年能源相关政策反映出的战略思路主要表现在提高能源产量、借力能源出口、领先能源科技和减少消费者的能源支出等方面,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些政策的核心主要在于消除遏制美国能源增产的管理弊病、提高美国能源工业的竞争力。其中较重要的举措包括取消原油出口禁令、简化LNG出口批准流程等,都很及时到位。

    如果想实现《世界能源展望》中描绘的前景,美国页岩油气还面临许多挑战,其未来的油气生产增长和出口增长空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油气运输瓶颈的突破。

    虽然美国政府努力为油气出口提供便利,但中游基建设施的缺乏仍制约着美国页岩油气产业的未来。

    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中提到,加大对相关油气管网的投入,不仅有利于将美国丰富的油气资源出口,而且可以大幅减少石油生产过程中的天然气放空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这显然也符合当今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相关措施的大势。

相关报告
  • 《重磅!中石油重点部署,加强页岩油气勘探开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08
    • 近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印发《关于加强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页岩油气规模效益开发,努力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页岩油气创新和技术发展之路,助力上游业务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下一阶段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部署13个方面重点工作,要求从4个方面加强组织保障。 近年来,随着国内油气开发向非常规资源进军,页岩油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层面也加紧部署,推动页岩油气发展。就在今年7月24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了2022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提出大力推动页岩油、页岩气成为战略接续领域,坚定非常规油气发展方向,加快非常规资源开发;8月25日组织召开的页岩油勘探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扛起使命担当,强化配套保障,推动页岩油高质量发展。 01. 强化技术攻关,实现规模效益开发 我国页岩油气资源丰富,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我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取得重大突破,页岩油气也成为我国未来稳产增产的重要资源支撑。 根据中国石油官网报道,《指导意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加强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页岩油气高效勘探、低成本开发目标,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发展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理论,探索适应我国地质特点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发挥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势,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工程技术产业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打造页岩油气原创技术策源地,支撑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高质量发展。 《指导意见》指出,页岩油气勘探开发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突出发展理念创新,着力突破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瓶颈,努力实现低成本规模效益开发。要抓紧抓实各项重点工作,深化地质认识和储层评价,加强方案前期研究,强化成本效益意识,创新发展页岩油气地质与开发理论技术,全力打造工程技术“三把利剑”,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科学技术攻关,推进大平台建产模式,创新工厂化组织方式,加强一体化统筹协调,大力推进市场化运作,强化投资计划管理,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安全绿色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油争气”。 02.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强调,要积极扩大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加快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力度。此外,《规划》还将吉木萨尔页岩油,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致密气,以及松辽盆地大庆古龙页岩油等资源区,列入能源安全保障重点工程。 从2012年起我国政府各部门制定了多项与页岩气有关的政策,支持页岩气开发及产业发展。政策的先后出台对我国页岩气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从2012年到2020年,我国页岩气产量从0.25亿立方米增长到200.4亿立方米,8年CAGR高达130.67%。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划目标,“十四五”及“十五五”期间,我国页岩气产业将加快发展,预计2030年实现页岩气产量800-1000亿立方米,国内页岩气资源有望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调查中心教授翟刚毅表示,从发展势头来看,国内页岩气增产迅速,以年30%速度快速增长,极具接续潜力。其中,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资源潜力大,地质资源量为104.17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64%;技术可采量为16.1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62%。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实现工业开发,2021年产量达230亿立方米。 在页岩气发展增速势头不减的同时,国内正全方位加大页岩油工作部署,并取得系列成果。2021年6月,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获得重大成果,探明地质储量超10亿吨的页岩油整装大油田。当年11月,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勘探取得多点突破,首批上报预测石油地质储量4.58亿吨,初步测算该地区页岩油资源量达40亿吨以上。2022年7月,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在苏北盆地页岩油探井取得重大勘探突破,苏北盆地高邮、金湖凹陷的11亿吨页岩油资源量被成功激活。放眼全国,各大油田纷纷在页岩领域展开部署,并相继斩获储量巨大的接替资源,老油区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页岩油产业展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
  • 《东北发现大量页岩油气 资源量达近80亿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06
    • 中国地调局资源部官网近日发布消息,“十三五”期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石油集团和中石化集团合作,开展了陆相页岩油气地质理论和工程技术攻关,在松辽盆地优选5个地区针对白垩系2个新层系部署的5口钻井均获得工业油气流突破。 经评价,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油地质资源量75亿吨,梨树断陷沙河子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超5000亿立方米,开拓了松辽盆地油气资源接替新领域,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勘探开发潜力广阔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调中心和油气调查中心针对勘查难度最大的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深湖相页岩油开展攻关,在齐家-古龙凹陷、长岭凹陷部署实施了3口水平井,经压裂测试均获得日产超10立方米的高产页岩油流。在三肇凹陷部署的松页油3井直井压裂获得日产3.46立方米工业油流。 经资源潜力、技术经济、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油资源量75亿吨,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潜力。 首次发现51米厚富含气混积页岩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调查中心瞄准下白垩统沙河子组陆相页岩气新领域开展攻关,在梨树断陷部署实施吉梨页油1井钻探,首次发现51米厚富含气混积页岩,直井压裂获得日产7.6万方高产页岩气流。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梨树断陷沙河子组页岩气资源量5558亿立方米。行业专家评价认为这是我国陆相页岩气调查的重大战略突破,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有望带动松辽盆地2.7万平方千米有利区陆相页岩气勘查开发。 创新成藏理论、勘查技术 针对松辽盆地页岩油气储层难改造等工程难点,创新形成选区评价、钻探工程和压裂试气三大陆相页岩油气关键工程技术体系,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创新形成了陆相页岩油气富集规律、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新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页岩油压裂现场 松辽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也是中石油集团和中石化集团的油气主要产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连续开采,急需后备资源接续。页岩油气的新发现,以及一系列理论与技术的突破,提振了整个行业对松辽盆地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信心,引领带动了国家石油公司加大勘探力度,建设页岩油气先导试验区。 “十四五”时期,中国地质调查局将继续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加强北方陆相页岩油气地质调查与科技攻关,深化开展中国陆相页岩油气地质理论与技术方法创新,系统开展基础地质调查、资源潜力评价、战略选区调查和勘查示范工程建设,不断促进页岩油勘探开发。 同时,还将探索构建公益性与商业性油气工作新机制,有效服务我国油气资源增储上产和能源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