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发现大量页岩油气 资源量达近80亿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06
  • 中国地调局资源部官网近日发布消息,“十三五”期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石油集团和中石化集团合作,开展了陆相页岩油气地质理论和工程技术攻关,在松辽盆地优选5个地区针对白垩系2个新层系部署的5口钻井均获得工业油气流突破。

    经评价,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油地质资源量75亿吨,梨树断陷沙河子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超5000亿立方米,开拓了松辽盆地油气资源接替新领域,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勘探开发潜力广阔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调中心和油气调查中心针对勘查难度最大的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深湖相页岩油开展攻关,在齐家-古龙凹陷、长岭凹陷部署实施了3口水平井,经压裂测试均获得日产超10立方米的高产页岩油流。在三肇凹陷部署的松页油3井直井压裂获得日产3.46立方米工业油流。

    经资源潜力、技术经济、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油资源量75亿吨,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潜力。

    首次发现51米厚富含气混积页岩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调查中心瞄准下白垩统沙河子组陆相页岩气新领域开展攻关,在梨树断陷部署实施吉梨页油1井钻探,首次发现51米厚富含气混积页岩,直井压裂获得日产7.6万方高产页岩气流。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梨树断陷沙河子组页岩气资源量5558亿立方米。行业专家评价认为这是我国陆相页岩气调查的重大战略突破,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有望带动松辽盆地2.7万平方千米有利区陆相页岩气勘查开发。

    创新成藏理论、勘查技术

    针对松辽盆地页岩油气储层难改造等工程难点,创新形成选区评价、钻探工程和压裂试气三大陆相页岩油气关键工程技术体系,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创新形成了陆相页岩油气富集规律、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新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页岩油压裂现场

    松辽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也是中石油集团和中石化集团的油气主要产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连续开采,急需后备资源接续。页岩油气的新发现,以及一系列理论与技术的突破,提振了整个行业对松辽盆地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信心,引领带动了国家石油公司加大勘探力度,建设页岩油气先导试验区。

    “十四五”时期,中国地质调查局将继续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加强北方陆相页岩油气地质调查与科技攻关,深化开展中国陆相页岩油气地质理论与技术方法创新,系统开展基础地质调查、资源潜力评价、战略选区调查和勘查示范工程建设,不断促进页岩油勘探开发。

    同时,还将探索构建公益性与商业性油气工作新机制,有效服务我国油气资源增储上产和能源高质量发展。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中国发现首个亿吨级页岩油油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25
    • 3月22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国家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这意味着中国首个亿吨级页岩油油田正式问世。报道称,这是今年1月,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首个《页岩层系石油储量估算规范》后,第一批获得认定的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 据悉,此次通过评审的中国首个亿吨级页岩油油田——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境内,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1135.99万吨。
  • 《我国十年新发现17个亿吨级大油田 石油资源量新增101亿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6
    • 2月25日从自然资源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十年新增101亿吨、6.85万亿立方米,发现17个亿吨级大油田和21个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心正向西部转移、向海域拓展。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油气、铁、铜等重要矿产资源需求呈刚性上升态势,国内供应保障能力不足,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矿产资源保障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但我国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获得找矿突破的空间和潜力。 自然资源部地勘司司长于海峰介绍,自2011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我国石油、天然气十年新增资源量分别为101亿吨、6.85万亿立方米,晶质石墨新增3.36亿吨,煤炭新增5268亿吨,发现17个亿吨级大油田和21个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新形成32处非油气矿产资源基地。 其介绍,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心也正向西部转移、向海域拓展。西部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2%和34%,天然气占85%和84%;海域发现1个亿吨级油田、4个千亿立方米级气田;全国新形成的32处非油气矿产资源基地中,25处分布在西部。 此外,我国陆续在长江上游贵州、云南,中游湖北,下游安徽获得页岩油气调查重大发现。在青海共和盆地成功实施我国首个干热岩试采储层建造工程,目前正在筹备开展发电试验。 于海峰谈到,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战略性矿产资源刚性需求和供需矛盾仍将长期存在。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产业、科技、财政等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据悉,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2021-2035年)》,突出紧缺战略性矿产,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矿藏深勘精查,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