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LG显示成功开发蓝色磷光OLED》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4-08-23
  • LGD(LG Display)成功开发出利用蓝色磷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面板。蓝色磷光是一项迄今为止尚未商业化的技术,因为尽管其效率优异,但开发困难。据解读,蓝色磷光材料的开发,为OLED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韩媒报道,8月22日,据业内人士透露,LG Display最近被发现开发出采用蓝色磷光的红、绿、蓝(RGB)OLED面板。一位知情的行业人士表示,“我们已经成功开发出一直在研究的基于蓝色磷光的OLED面板,计划在年内进行量产性能评估,并审查商业化。”

    OLED是一种由有机材料制成的能够自行发光的显示器。这些有机物质根据其发光方式分为“磷光”和“荧光”。理论上,磷光将电能转化为光的效率接近100%,而荧光只有约25%。

    到目前为止,在OLED面板中,红色和绿色是通过磷光材料实现的,蓝色是通过荧光材料实现的。这是因为蓝色的波长短,能量高,因此蓝色磷光材料的寿命短,导致显示稳定性下降。蓝色磷光材料的开发和面板应用仍然是显示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也被称为“OLED最后的难题”。

    据称,LG Display 通过将OLED发光器件堆叠成两层的两层串联结构克服了这一挑战。具体来说,人们发现,混合蓝色荧光和磷光材料的“混合”方法结合了荧光材料的长寿命和磷光材料的高效率,可以实现与现有OLED相当的寿命。

    一位显示器行业人士表示,“两层串联发挥了关键作用,首款使用蓝色磷光的显示器预计将实现商业化。”

    LG Display 13 英寸串联 OLED

    两层串联是LG Display于2019年在业界首次开发的技术。它最初是为耐用性很重要的汽车市场而设计的,最近已扩展到平板电脑等信息技术 (IT) 应用领域,不仅提高了使用寿命,还提高了发光效率。

    如果蓝色磷光商业化,通过改善功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间可增加10-20%以上。最近,在设备本身实现人工智能的设备端AI的需求不断增长,蓝色磷光OLED预计将随着AI时代的到来而迅速崛起。

    磷光发光原理(来源:LG Display)

    荧光发射原理(来源:LG Display)

相关报告
  • 《欧盟首发蓝色经济年度报告》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07-13
    • 6月27日,欧委会发布了首份欧盟蓝色经济年度报告。这份报告从经济增加值、利润和就业岗位等方面,对2009年~2016年期间欧盟传统海洋产业和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欧盟蓝色经济发展动力强劲、潜力巨大,已成为拉动欧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受金融危机引发的整体经济衰退影响,一些传统海洋产业如造船、海上运输和港口经济等还处于缓慢复苏阶段,海洋新兴产业也需突破投入不足的发展瓶颈。作为海洋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欧盟海洋经济的发展对全球海洋经济来说举足轻重。细读这份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我们或将可以一窥全球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   拉动欧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报告指出,2016年,欧盟蓝色经济总量为5660亿欧元(约合4.4万亿元人民币),占欧盟GDP总量的1.3%。2016年,欧盟蓝色经济的增加值(GVA)达到1740亿欧元(约合1.4万亿元人民币),利润达到951亿欧元(约合7408亿元人民币),成为拉动欧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就业方面,欧盟蓝色经济为348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占欧盟总就业岗位数的1.6%,其年平均工资达到2.83万欧元(约合22万元人民币)。   欧盟环境、海洋事务和渔业委员卡尔梅努·韦拉对此表示:“过去几年,欧盟蓝色经济稳步发展,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通过投资和创新驱动、有效的海洋管理,以及环境、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发展,预计到2030年欧盟蓝色经济总量将翻倍。”   然而,报告也指出,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一些欧盟传统海洋产业,如造船业、海上运输和港口经济遭受重创,导致2009年~2015年期间欧盟蓝色经济在GDP中的占比持续下降,直到2016年才出现回升,但还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此外,一些与陆地产业关系紧密的欧盟海洋新兴产业,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发展受阻。例如近年来全球陆上风电价格的持续走低,使得欧盟海上风电市场竞争力不强。   与此同时,报告还对欧盟各成员国蓝色经济发展规模、速度、投入力度和就业岗位等进行了分析。   发展规模与速度欧盟蓝色经济发展规模上,排在前列的依次是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发展速度上,葡萄牙、西班牙和比利时等国的增速高于其国家经济增速。例如,2009年~2016年,葡萄牙蓝色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27%,而其国家GDP增速只有4%。克罗地亚、丹麦和希腊等国的蓝色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超过欧盟成员国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地中海沿岸国家,欧盟蓝色经济占GDP比重最高的5个国家中,就有4个是地中海沿岸国家。   投入力度英国、丹麦和德国位列前三,2016年这3个国家在蓝色经济上的投资金额占当年欧盟投资总额的80%。其中,仅英国2016年在蓝色经济上的投入就达到133亿欧元(约合1036亿元人民币),占比60%。   就业岗位西班牙蓝色经济所提供的岗位数量最多,占欧盟蓝色经济总就业岗位数的20%,其次是意大利、英国和希腊。蓝色经济工资支出方面,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总额占欧盟的一半。其中,英国占比达到25%。   传统海洋产业发展步调不一   报告就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包括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海上油气开采、海上运输、港口经济、造船、滨海旅游等欧盟传统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欧盟传统海洋产业呈现参差不齐的发展态势,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滨海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但造船业和海上油气开采等依然发展缓慢。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报告指出,与造船和海事运输等产业缓慢复苏相比,欧盟捕捞业(尤其是在北海和东北大西洋)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2016年期间欧盟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2%,就业岗位数(占比15%)也持续增长。报告指出这主要得益于欧盟实施的可持续渔业管理政策,以及燃油费用的下降和渔获价格的提高。成员国中,西班牙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占比22%)和经济增加值(占比17%)最高。   海上油气开采报告指出,随着陆地油气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全球油价的长期低迷,欧盟海上油气开采产业面临的发展形势日益严峻。目前,欧盟28个成员国共有600个海上油气平台,大多位于北海海域。其他海域中,波罗的海油气开采规模最小,且主要位于波兰沿海;地中海油气开采区域主要集中在西班牙、希腊和马耳他等国海域;黑海油气开采区域则主要集中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   海上油气开采在欧盟蓝色经济利润中占比最高。据统计,2016年,海上油气开采占欧盟蓝色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为15%,利润占比更是达到了20%。就业岗位上,海上油气开采为6万人提供了直接就业岗位(占比2%,低于2009年就业岗位数量),其年平均工资9.1万欧元(约合70.9万元人民币,高于2009年平均工资)。成员国中,英国海上油气开采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国家,就业岗位占欧盟蓝色经济就业总数的比重达到56%,增加值占比达到66%。   港口经济报告指出,港口经济包括货物装卸、仓储、水利工程建设和服务活动等,其在海洋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港口经济在欧盟蓝色经济增加值占比为11%,利润占比9%。就业岗位上,近年来欧盟港口经济的就业岗位数量和平均工资一直持续增长,2016年共为26.7万人提供了直接就业岗位(占比8%,高于2009年就业岗位数量),年均工资增长速度达到16%,2016年的平均工资为3.25万欧元(约合25.3万元人民币)。成员国中,英国港口经济在就业岗位(14%)和增加值(21%)中占比最高。   海上运输报告指出,欧盟74%的货物运输依靠海路。2016年,海上运输占欧盟蓝色经济增加值的16%,经济利润占比18%,就业岗位占比7%,共为23.5万人提供了直接就业岗位(占比7%,低于2009年就业岗位数量),其年平均工资3.69万欧元(约合28.7万元人民币,高于2009年平均工资)。成员国中,意大利海上运输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最多,占比22%,德国则在增加值中占比最高(21%)。   造船业报告指出,由于造船业经济附加值主要来源于上下游产业链,这对拉动蓝色经济的就业和收入起到了倍增效应。但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自2009年以来欧盟造船业持续衰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逐年下降。从统计数据看,欧盟造船业在蓝色经济中的占比普遍偏低,其中增加值占比7%、就业岗位占比7%、经济利润占比2%。就业岗位上,2016年欧盟造船业为26.2万人提供了直接就业岗位(比2009年减少了15%),年平均工资为2.86万欧元(约合22.3万元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了25%)。成员国中,英国造船业在就业岗位和增加值中占比最高。   2016年,欧盟造船业开始复苏,越来越多的船企将目光转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领域。在一些特定产业(如游艇和军舰)中,欧盟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实现了经济附加值翻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滨海旅游业报告指出,2016年,滨海旅游业占据了40%的欧盟蓝色经济增加值(704亿欧元)和42%的经济利润(402亿欧元)。就业岗位上,滨海旅游业提供了61%的欧盟蓝色经济就业岗位(直接就业人数约201万人),是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传统海洋产业。成员国中,西班牙滨海旅游业在就业岗位和增加值中占比最高,其次是希腊、英国、意大利和法国。   海洋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报告对海洋能、海上风电、蓝色生物技术、海水淡化、海底采矿等海洋新兴产业进行了评估,指出欧盟海洋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但同时缺少政府和企业充足投资仍然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瓶颈。   海上风电报告指出,海上风电是海洋新兴产业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发展速度也最快。目前,欧洲海上风电产能已占到全球海上风电总产能的91%,风力涡轮机达到3589台(分布于10个成员国),总装机容量15.8吉瓦。预计到2025年总量将达到25吉瓦。就业岗位上,欧盟海上风电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从2009年的2.37万个,增长到2016年的16万个,超过了捕捞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就业人数将达到43.5万人,其中欧盟占比将达到56%,其次是中国(23%)、美国(20%)。   海洋能报告指出,欧盟海洋能产业,如波浪能和潮汐能多处于研发阶段,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约2000个。2007年~2015年,欧盟在海洋能领域共投入资金26亿欧元(约合202.5亿元人民币),其中75%来自私企。欧盟在该领域处于技术领先水平,全球半数以上的潮汐能开发商和60%的全球波浪能开发商都在欧盟。预计到2050年,欧盟海洋能装机容量将达到100吉瓦,可以满足10%的欧盟成员国电力需求。   蓝色生物技术报告指出,蓝色生物技术包括从鱼类、海藻和微生物中提取可再生生物资源,用于生产食物、材料和能源。目前,欧盟蓝色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医疗和制药,农业、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工业制造、能源生产等领域,据经合组织统计,2017年欧盟蓝色生物技术产业规模达到46亿美元(约合305亿元人民币)。一些成员国(如冰岛)的年均增速已达到两位数。.
  • 《前沿 | 科学家为提高显示器和照明的蓝色OLED性能提供见解》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4-02-27
    • 美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与三星高级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展了一项新研究,以更好地了解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退化。该研究已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导致蓝色OLED失效的降解机制仍未完全了解。这限制了蓝色OLED的稳定性,并进一步限制了OLED技术在全彩显示屏和照明中的使用寿命。 第一个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于 1975 年在 NPL 创建。它使用了厚达2.2微米的聚合物薄膜,位于两个电荷注入电极之间。从那时起,红色和绿色OLED技术的发展使这些彩色OLED现在可以与传统LED相媲美。 了解蓝色OLED的降解机理对于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OLED是由非常薄的有机分子层形成的,对纳米级有机层和界面进行化学采样具有足够的分析信息是具有挑战性的。 为了解决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NPL / SAIT团队使用了OrbiSIMS,这是NPL于2017年发明的一种创新质谱成像技术。该团队使用OrbiSIMS的纳米级质谱法首次以前所未有的灵敏度鉴定了蓝色OLED的降解分子,并以7纳米深度分辨率将其定位在OLED多层架构中。 研究小组发现,化学降解主要与发射层和电子传输层界面处分子中的氧损失有关。OrbiSIMS的结果还显示,使用略有不同的主机材料的OLED设备的寿命大约增加了一个数量级。 该研究中描述的结果和方法可以为未来提高新型蓝色OLED架构性能的努力提供信息,并帮助显示技术制造商开发质量更好、产品寿命更长的显示器。该方法已经用于三星和韩国科学技术院领导的另一项研究,该研究也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Gustavo Trindade博士说:“我们的研究被选为'器件'主题的编辑选择,使我们能够识别降解分子,这些分子是位于发射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界面的反应产物。 “这些降解分子的存在与蓝色OLED的寿命呈负相关。此外,我们发现,具有微妙修饰的主体材料的器件的界面降解产物强度大大降低,并表现出更长的使用寿命。 该研究的NPL通讯作者Ian Gilmore教授说:“OrbiSIMS可以高度自信地识别具有attomole灵敏度的复杂分子,并同时定位到小于7纳米的层。使用需要溶解器件的传统高性能LC-MS方法无法实现这一点。 OrbiSIMS作为OLED降解的诊断工具,在为未来的材料和器件架构开发提供见解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Soohwan Sul博士和Joonghyuk Kim博士说:“我们很高兴与Ian Gilmore教授的NPL团队合作,首次应用OrbiSIMS来研究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退化,这是目前OLED行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得益于OrbiSIMS的开发,其前所未有的深度/质量分辨率和对有机分子的完整分析能力,我们现在可以诊断和回答有机电子设备中的各种悬而未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