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杀菌产品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现状与控制措施》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8-05-28
  • 本文主要研究了蜡样芽孢杆菌在高温杀菌产品、生产用水及生产环境的污染状况。肉中所含有的蜡样芽孢杆菌的数量比蔬菜类产品高。余氯对水中蜡样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 原文来源:http://www.sfncc.org.cn/Z_Show.asp?ArticleID=2007
相关报告
  • 《华南农业大学:新型噬菌体vB_BceP_LY3的特性及其在控制牛奶和大米中蜡样芽孢杆菌中的潜在作用》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王晓梅
    • 发布时间:2025-01-24
    • 新型噬菌体vB_BceP_LY3的特性及其在控制牛奶和大米中蜡样芽孢杆菌中的潜在作用 2024年7月10日,华南农业大学吴清平院士团队Shilin Tan、Hanfang Chen,及通讯作者Meiyan Yang、吴清平院士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JCR一区,IF2023=5)发表了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ovel phage vB_BceP_LY3 and its potential role in controlling Bacillus cereus in milk and rice”( 新型噬菌体vB_BceP_LY3的特性及其在控制牛奶和大米中蜡样芽孢杆菌中的潜在作用)的研究论文。 摘要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可导致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对传统灭菌方法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为此,本研究从污水处理中分离并鉴定了一种新型噬菌体 vB_BceP_LY3(LY3),并分析其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LY3表现出短的潜伏期,并在广泛的温度(4-60°C)和pH(4-11)范围内保持稳定性。其基因组不含抗生素抗性基因或毒力因子。在4°C条件下,LY3以高感染倍数(MOI=10,000)处理牛奶,可在24小时内将蜡样芽孢杆菌维持在检测限以下。本研究表明LY3具有潜在的食品生物防控应用价值。 引言 蜡样芽孢杆菌因其产生的耐高温芽孢和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中,并易导致食物中毒。传统的灭菌方法难以彻底消除蜡样芽孢杆菌,因此,寻找新型生物防控方法成为必要。噬菌体因其对细菌的特异性裂解作用,逐渐成为一种有前景的生物控制工具。本研究通过对噬菌体 vB_BceP_LY3 的分离和表征,探索其在食物基质(如牛奶和大米)中控制蜡样芽孢杆菌的潜力。 研究内容 (1)噬菌体的分离和表征:通过对广州污水处理厂样本的过滤和富集,利用多药耐药菌株作为宿主分离噬菌体LY3。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并通过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基因组结构。 (2)环境耐受性测试: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检测LY3的稳定性,评估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潜力。 (3)抗菌效果测试:在牛奶和大米中模拟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通过添加不同MOI的LY3,观察其在不同时间和温度下对细菌的抑制效果。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成功分离并表征了一种具有良好环境稳定性的新型噬菌体LY3。实验结果表明,LY3对牛奶和大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食物安全中的生物防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其在其他食品基质中的应用潜力,以推动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实际应用。 图文赏析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8160524002228?via%3Dihub
  • 《银纳米颗粒和蜡样芽孢杆菌LPR2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11-25
    • 自然于2020年11月23日发布关于银纳米颗粒的内容,文章指出研究了促进植物生长的根状杆菌(芽孢杆菌)和银纳米颗粒对玉米生长的影响。银纳米粒子是从万寿菊叶和花的提取物中合成的,而PGPR是从菠菜根际分离得到的。银纳米颗粒(AgNPs)经超离心纯化,并利用梯度波长的紫外可见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其进行了表征。AgNPs的平均粒径约为60nm。几乎所有的潜在分离物都能产生吲哚乙酸(IAA)、氨和氰化氢(HCN)、可溶性磷酸三钙和抑制大褐藻的生长,但其中LPR2分离物效果最好。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分离株LPR2为蜡样芽孢杆菌LPR2。分别用LPR2和AgNPs杀菌的玉米种子萌发率显著提高(87.5%),LPR2 + AgNPs分别提高75%。而LPR2包覆后,AgNPs包覆后和两者包覆后,玉米植株根和茎的生长最快。蜡样芽孢杆菌LPR2和银纳米颗粒增强了植物的生长,而LPR2强烈抑制了有害真菌病原体的生长。因此,LPR2和AgNPs可以分别作为玉米的生物接种剂和生长促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