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峪镇全力发展生物质分布式热电联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09
  • 时下,走进泗水县高峪镇,“变废为宝”“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石头缝里种太阳”等新鲜而时尚的词语不绝于耳。

    骤雨初歇,泗水山区的天空放晴。高峪镇北部的会山东坡上,一排排海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从空中俯瞰,甚为壮观。据泗水县启方发电站巡查员王遵池介绍,该发电站利用山坡面积600亩,年发电量达2632万千瓦时,上传国家电网。

    置身高峪镇双创园区的济宁永阳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亦令人耳目一新。这是一家利用农林废弃物生产生物质炭的企业。走进生物质炭加工车间,两台颗粒机开足马力工作,将粉碎、筛选后的树皮、树枝、锯末、麦秸、花生壳等挤压成直径8毫米、长约3厘米的颗粒状生物质炭。公司经理孔德军向记者介绍:“相比无烟煤,生物质炭更有优势。无烟煤每吨1500元,这个价格差不多能买2吨生物质炭颗粒,而1.5吨生物质炭就能替代1吨煤。生物质炭炉具看上去和传统煤炉差不多,但是用起来却更干净、更安全,燃料燃烧完之后产生的烟还会在炉膛内二次燃烧,没有刺鼻气味,不冒黑烟,也避免了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高峪镇4MW生物质分布式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已获得批复,即将在这里开工建设。”7月31日,高峪镇副镇长王昆鹏站在高峪镇双创园区东北角的一片空地上说,“该项目建成后,可直接解决镇驻地社区居民的冬季取暖问题。”

    如今的高峪镇,困扰当地百姓多年的垃圾堆不见了,田间地头堆放的玉米秸秆有人收了,焚烧秸秆的情况也没有了。今年1月,该镇被列为全省10个绿色能源示范村镇之一。“这个结果得益于我们在绿色能源建设方面实行的‘三箭齐发’策略。”王昆鹏自豪地说,“我们以生产生物质炭为基础,大力推广生物质分布式热电联产和光伏发电,建设绿色能源镇。”

    “我们已将推广生物质炭炉具列为镇里的一项重点工作。”王昆鹏满怀信心地说,“县里也出台了购买炉具和生物质炭补贴政策,并计划推广1500台生物质炭炉具,高峪镇是推广重点。”

    泗水县是鲁西南的一个农业大县,玉米产量在山东省位居前列,全县每年农林废弃物高达30万吨,因此,县里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秸秆综合利用之路,从2018年开始积极推广生物质能源取暖,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让农民用上玉米秸秆炭。县里对炉具、玉米秸秆炭进行补贴,炉具每台补贴80%,生物质压块燃料每吨补贴250元,每户最高补助2吨,生物质颗粒燃料补贴70%,每户最高补助1.5吨。目前,全县已有8000户农民用上了经济实惠、安全环保的生物秸秆炭。该县在农村地区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专用炉具”利用模式,有效破解气源不足、群众负担重、使用不习惯三大难题,走出一条“群众认可、政府推动、环境改善”的生物质清洁利用新路子,为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探索发展出一套“泗水模式”。

    “我们在探索生物质清洁利用的同时,还加大光伏发电站建设、热电联产等绿色能量建设布局。”泗水县发改局能源和环境发展科科长孔德峰介绍,华能山东泗水30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落户苗馆镇,正进行锅炉钢架的吊装施工,年底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2.1亿千瓦时,每年可消耗秸秆约25万吨,替代标煤7.43万吨。

相关报告
  • 《生物质发电是“支农兴农、城乡发展与碳中和”的利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1-27
    • 截至2023年9月底,光伏装机容量是生物质发电的12倍,光伏发电量是生物质发电量的3倍;“风、光、生”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三驾马车”中绿色电力占比:风电发电量52%,光伏发电量36%,生物发电量12%, 由上可见,生物质发电占比并不小。去年统计生物质发电量是光伏发电量约为50%,近两年因为出台了多个不利于生物质产业即项目运行和发展的政策,生物质发电厂大批停机,致使发电量没有达到应有的目标。生物质发电除了供应不需要调峰的稳定的绿色电力外,还能余热供热供暖和热电联产提供绿色的稳定的工业蒸汽,是全生命周期的零碳工程,综合碳减排效益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是高效、高产,稳定可靠。 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72亿千瓦,同比增长93%,截至2023年9月底,中国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约13.84亿千瓦,同比增长20%,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9.6%,已超过火电装机,其中,水电装机4.19亿千瓦,风电装机4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5.21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43亿千瓦。 (注:上文所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超过火电装机”,但是需要注意风电、光伏、水电的这个“装机容量”跟煤电、生物发电等火电的装机容量不是一回事,该同等“装机容量”的实际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差别很大,是煤电等火电的同等装机容量的最大可能实际发电量的四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建议要根据其实际发电能力,关注考察其“等效装机容量”) 2023年前三季度,水电装机4.19亿千瓦,全国规模以上水电发电量8584亿千瓦时,全国水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367小时。 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突破4亿千瓦,同比增长15%,其中陆上风电3.68亿千瓦,海上风电3189万千瓦。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风电发电量63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7.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2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2.95亿千瓦,分布式光伏2.25亿千瓦。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量43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8.3%,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全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207万千瓦,累计装机达4339万千瓦,同比增长6.8%,生物质发电量147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
  • 《事关分布式光伏!陕西印发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17
    • 6月16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关于印发《创新支持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促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容指出,陕西省内的虚拟电厂运营商将需求侧可调节负荷、分布式电源、独立储能等各类分散资源聚合后形成虚拟电厂,作为整体参与电力市场。虚拟电厂运营商是虚拟电厂建设、运营和组织的主体,是虚拟电厂市场权利义务、聚合资源调度响应管理以及涉网安全管理等的主要责任主体。 虚拟电厂与其他经营主体享有平等的市场地位,按照市场规则依法、合规、公平参与电能量交易、绿电绿证交易、辅助服务市场及容量市场等各类市场化交易,实现协同调度并承担偏差结算和不平衡资金分摊等相关费用。 内容还指出,虚拟电厂现阶段主要聚合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独立储能等调度未直接调管的分布式资源和具备负荷调节能力的市场化用户。聚合资源应为具有电网企业独立户号、在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的市场主体。由调度机构直接调度管理的发电及储能资源不纳入聚合范围。 虚拟电厂在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开展购售电业务,应具备售电公司资质,电力、电量数据具备日96或24时点分时计量与传输条件,聚合资源总调节容量不低于5兆瓦,且单个电网现货市场出清节点(初期为相关33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母线,下同)调节容量不低于0.5兆瓦,持续调节时间不低于1小时。 已参与市场交易的虚拟电厂,其聚合资源主体发生经营主体市场注销、机组退役关停转让、电源或储能装机容量变更、用户扩容或减容、其他关键技术参数变更等影响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的,应重新进行能力测试。通过测试的虚拟电厂及其聚合资源主体应配合同步办理市场注册信息变更手续。 虚拟电厂退出及保底售电启动条件,参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陕西电力市场保底售电机制实施细则》执行。虚拟电厂被取消市场交易资格或强制退出的,虚拟电厂运营商与聚合资源主体已签订尚未履行的购售电合同次月起终止履行,聚合资源主体可以与其他虚拟电厂或售电公司签订新合同。已进入市场的发电类、独立储能类资源与主体签订新聚合合同前,无合同月份按照“不报量不报价”方式参与现货市场,作为价格接受者,按所在节点实时市场出清均价结算。 鼓励各市(区)结合电力保供、新能源发展、关中控煤等需求,利用区域源网荷储资源优势,选取典型性、代表性方向开展实践探索,打造一批技术先进、响应精准、商业模式创新、可复制推广的精品示范项目,引领陕西省虚拟电厂项目建设发展,全力支持陕西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