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51个污染防治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37亿元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2-18
  • 今日,四川省2017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暨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分会场,在新都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现场举行。据悉,本次集中开工项目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聚焦主战场。针对突出环境污染问题,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导向清晰、路径明确、集中攻坚,水污染防治项目集中在沱江、岷江、涪江、渠江等流域干流和24条重点小流域,大气污染防治项目集中在成都、绵阳、自贡、乐山、达州等市,土壤污染防治项目集中在成都平原、川南片区、攀西地区。

    二是聚焦补短板。针对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和治理能力短板,水和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突出城镇污水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重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突出工业排放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秸秆禁烧和综合化利用等重点,生态修复项目突出湿地建设与保护、土壤污染修复,科技项目突出污染防治科技示范、研发与应用。

    三是聚焦抓整改。针对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特别是一些历史欠账和需要长期推进整改的问题,着力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加减法”,突出磷石膏综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等重点,以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环境问题整改,加快改善环境质量。

    四是聚焦促发展。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作用,围绕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市场化投入机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环境污染治理市场,本次集中开工的项目中已落实PPP项目资金95亿元,同时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本次集中开工的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共251个,总投资737亿元。其中,水污染防治项目138个,总投资626亿元;大气污染防治项目57个,总投资24亿元;土壤污染防治项目40个,总投资36亿元;生态修复项目5个,总投资49亿元;科技类项目11个,总投资2亿元。总投资20亿元以上的有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内江、乐山、南充、达州等9市。

    据悉,今天集中开工的这批项目,以及正在加快推进建设的上一批集中开工项目,标志着我省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进入全面攻坚期,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坚定决心,对加快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具有重要意义。

    毗河系沱江流域三级支流,是成都市七大绿色走廊之一、是沱江流城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部分。成都市及新都区引进社会专业化资本,实施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泥巴沱森林湿地公园项目,总投资约61.35亿元。其中,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总投资46.6亿元,工程实施年限为2017-2020年。建设内容包括截污治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管理应急等五大系统工程。

    该项目于2017年6月启动投资人招标事宜,8月依法确定以中国水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为首的联合体为中标人,11月15日签订合法性合同。同时,依托毗河流城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泥巴沱森林湿地公园,项目投资12.28亿元,规划建设森林面积1905亩(森林覆盖率达85%) ,生态湿地219亩。项目建成投用后,城市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全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毗河拦河堰考核断面达到II类水质(总磷除外);城市建成区安全防洪体系扎实筑牢;优美高端、宜居宜业的毗河生态水系和城北生态屏障全面构建。.

相关报告
  • 《宁波2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高新区项目总投资57.7亿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03-19
    • 2021年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以视频形式举行。宁波28个重大项目齐刷刷亮相,一同站在了“新赛道”上。其中,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共有3个项目参加开工活动,分别是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项目、宁波美诺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高端制剂项目、宁波高新区总部基地二期C01地块项目,计划总投资57.7亿元。 据悉,宁波28个重大项目中既有举足轻重的产业龙头项目,又有升级改造的新动能产业项目,还有备受关注的社会民生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对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补齐短板弱项、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增强区域发展后劲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这批项目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牢牢占据了“主赛道”。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项目。 今年集中开工的这3个重大项目! 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项目 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项目位于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宁波软件园北区,是宁波软件园承载自主可控软件产业的创新高地,将进一步助推宁波创建特色型软件名城。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179.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3.96万平方米,其中产业用房约26.16万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建设周期3年,预计可容纳100余家鲲鹏上下游企业及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产业单位入驻,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年。本项目为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宁波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东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建设的产业园项目,计划建设以华为鲲鹏计算产业和5G产业为核心、聚集鲲鹏生态和5G上下游相关产业的智慧产业园区。 宁波美诺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高端制剂项目 本项目位于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GX07-02-07-04地块,东邻新梅路,南靠菁华路,用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3万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约4.6亿元,计划建设周期3年,计划建设集研发生产、高端制剂生产、药品分装与复配、仓储等为一体的药业制剂研发生产基地,预计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8亿元(不含税),年利润总额为1.78亿元。 宁波高新区总部基地二期C01地块项目 本项目位于高新区总部基地二期C01地块,南邻建新大厦用地,东侧、西侧、北侧均邻园区内部道路。总用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规划用地性质为商务用地,主要功能为商务办公及相应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3.1亿元,计划建设周期3年,未来规划业态一层为配套商业和门厅大堂,二层以上分若干组团出售给高端企业作为总部办公使用,兼具企业形象展示功能。力求建成后能够改善提升总部二期整体园区氛围。
  • 《南通今年水污染防治涉及7大类204项总投资38.48亿元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5-24
    • 水是生命之源。为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记者近日从市政府办最新印发的《南通市201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中了解到,今年南通市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工程,主要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船舶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以及能力建设项目共计7大类204项,计划总投资38.48亿元。 在今年的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中,地表水5个国考断面、31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分别达到100%和67.7%,其中Ⅱ类水比例不低于6.5%;完成8条省考和7条市考黑臭水体整治;4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保持100%,6个备用水源地完成保护区整治任务;6个地下水国控点位和6个省控点位的水质级别保持稳定不下降,水质极差比例不高于33.3%;近岸海域5个国控、3个省控近岸海域点位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62.5%以上。此外,还设置了化学需氧量等4项主要水污染物总量的减排目标。 《计划》提到,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长江沿岸重点规划区域、通榆河清水通道沿岸两侧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的依法关停并转迁任务;关停或拆除企业或污染生产线(工段)210家(条);完成江苏泰仓农化有限公司、南通天泽化工有限公司等农药、电镀企业清洁化改造工程;化工园区内各化工企业完成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改造,企业清下水排口必须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可自动控制的排放阀,如东化工园区率先建立企业废水特征污染物名录库;新增污水管网196.2公里,完成建制镇提标改造规模4.2万吨/日,实施251座村庄生活污水设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治理率达到80%以上,规模养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5%;新增东安闸桥西等9个国考或入海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确保数据联网并投入运行;完成启东市吕四污水处理厂非法排口整治;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过程监管,定期公布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