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2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高新区项目总投资57.7亿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03-19
  • 2021年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以视频形式举行。宁波28个重大项目齐刷刷亮相,一同站在了“新赛道”上。其中,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共有3个项目参加开工活动,分别是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项目、宁波美诺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高端制剂项目、宁波高新区总部基地二期C01地块项目,计划总投资57.7亿元。

    据悉,宁波28个重大项目中既有举足轻重的产业龙头项目,又有升级改造的新动能产业项目,还有备受关注的社会民生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对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补齐短板弱项、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增强区域发展后劲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这批项目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牢牢占据了“主赛道”。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项目。

    今年集中开工的这3个重大项目!

    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项目

    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项目位于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宁波软件园北区,是宁波软件园承载自主可控软件产业的创新高地,将进一步助推宁波创建特色型软件名城。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179.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3.96万平方米,其中产业用房约26.16万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建设周期3年,预计可容纳100余家鲲鹏上下游企业及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产业单位入驻,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年。本项目为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宁波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东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建设的产业园项目,计划建设以华为鲲鹏计算产业和5G产业为核心、聚集鲲鹏生态和5G上下游相关产业的智慧产业园区。

    宁波美诺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高端制剂项目

    本项目位于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GX07-02-07-04地块,东邻新梅路,南靠菁华路,用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3万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约4.6亿元,计划建设周期3年,计划建设集研发生产、高端制剂生产、药品分装与复配、仓储等为一体的药业制剂研发生产基地,预计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8亿元(不含税),年利润总额为1.78亿元。

    宁波高新区总部基地二期C01地块项目

    本项目位于高新区总部基地二期C01地块,南邻建新大厦用地,东侧、西侧、北侧均邻园区内部道路。总用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规划用地性质为商务用地,主要功能为商务办公及相应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3.1亿元,计划建设周期3年,未来规划业态一层为配套商业和门厅大堂,二层以上分若干组团出售给高端企业作为总部办公使用,兼具企业形象展示功能。力求建成后能够改善提升总部二期整体园区氛围。

相关报告
  • 《四川251个污染防治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37亿元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2-18
    • 今日,四川省2017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暨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分会场,在新都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现场举行。据悉,本次集中开工项目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聚焦主战场。针对突出环境污染问题,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导向清晰、路径明确、集中攻坚,水污染防治项目集中在沱江、岷江、涪江、渠江等流域干流和24条重点小流域,大气污染防治项目集中在成都、绵阳、自贡、乐山、达州等市,土壤污染防治项目集中在成都平原、川南片区、攀西地区。 二是聚焦补短板。针对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和治理能力短板,水和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突出城镇污水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重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突出工业排放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秸秆禁烧和综合化利用等重点,生态修复项目突出湿地建设与保护、土壤污染修复,科技项目突出污染防治科技示范、研发与应用。 三是聚焦抓整改。针对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特别是一些历史欠账和需要长期推进整改的问题,着力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加减法”,突出磷石膏综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等重点,以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环境问题整改,加快改善环境质量。 四是聚焦促发展。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作用,围绕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市场化投入机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环境污染治理市场,本次集中开工的项目中已落实PPP项目资金95亿元,同时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本次集中开工的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共251个,总投资737亿元。其中,水污染防治项目138个,总投资626亿元;大气污染防治项目57个,总投资24亿元;土壤污染防治项目40个,总投资36亿元;生态修复项目5个,总投资49亿元;科技类项目11个,总投资2亿元。总投资20亿元以上的有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内江、乐山、南充、达州等9市。 据悉,今天集中开工的这批项目,以及正在加快推进建设的上一批集中开工项目,标志着我省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进入全面攻坚期,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坚定决心,对加快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具有重要意义。 毗河系沱江流域三级支流,是成都市七大绿色走廊之一、是沱江流城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部分。成都市及新都区引进社会专业化资本,实施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泥巴沱森林湿地公园项目,总投资约61.35亿元。其中,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总投资46.6亿元,工程实施年限为2017-2020年。建设内容包括截污治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管理应急等五大系统工程。 该项目于2017年6月启动投资人招标事宜,8月依法确定以中国水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为首的联合体为中标人,11月15日签订合法性合同。同时,依托毗河流城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泥巴沱森林湿地公园,项目投资12.28亿元,规划建设森林面积1905亩(森林覆盖率达85%) ,生态湿地219亩。项目建成投用后,城市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全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毗河拦河堰考核断面达到II类水质(总磷除外);城市建成区安全防洪体系扎实筑牢;优美高端、宜居宜业的毗河生态水系和城北生态屏障全面构建。.
  • 《西安市72个稳增长稳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2-05
    • 12月1日上午,我市稳增长稳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隆重举行。本次集中开工活动设1个主会场,8个分会场。开工项自共72个,总投资786亿元。随着这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城建及基础设施项目、生态和民生保障项目的开工投运,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此次开工仪式,既是聚焦我市十项重点工作,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市持续实施项目攻坚行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保持有效投资增长的重要推手。”市发改委主任邢欣表示,这批项目的集中开工,将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经济增长点。市发改委将积极统筹协调好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会同市级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一线开展调研,深入一线做好服务,全力为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运、早达效。 谈到此次集中开工项目特点,市发改委专职副主任李虎祥表示,此次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涉及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城建及基础设施、环保和民生等五个重点工作领域,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先进制造业项目突出。”李虎祥介绍到,此次开工项目中,涉及先进制造业项目19个,占此次集中开工项目总个数的26.4%。其中,总投资17亿元的西高新天和防务二期5G通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3.9亿元的陕西宏远先进锻造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8.4亿元的华天科技集成电路封装项目(二期)、总投资6.3亿元的诺瓦光电显示控制系统产业化研发基地等多个项目科技含量高、创新引领效应突出。 “第二是单体项目规模大。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10.91亿元。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1个,超30亿元的6个,超10亿元的13个,亿元以上的62个。”李虎祥表示,从单体规模上,大项目带动力增强,这些项目是实现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体现了我市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第三是城建及基础设施项目多。”李虎祥说,随着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三期工程、奥体中心周边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西安火车站北广场及周边市政配套工程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市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第四是项目建设推进速度加快。”李虎祥告诉记者,此次集中开工距离年底仅剩一个月,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将以超常规的措施进一步抢抓有效建设时间,提速建设进度,全面实现开工建设,加快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