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板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以及316奥氏体不锈钢的等离子表面共渗现象》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董璐
  • 发布时间:2015-07-28
  • 奥氏不锈钢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中一种很有前途的候选材料。然而,它的界面接触电阻率约为能源部(DOE)目标(10米Ωcm2)的16倍,导致燃料电池性能较差。在这项工作中,一新型混合等离子体表面工程中,已经开发了基于活性离子的Co合金,同时对奥氏体不锈钢(316 SS)表面覆盖氮和铌。结果表明,改性表面层结构可以对处理条件进行调整。所有的等离子体处理的不锈钢样品表现出性能显著降低至ICR 10 m以下。

相关报告
  • 《双氮与铌材质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董璐
    • 发布时间:2015-08-06
    • 奥氏体不锈钢是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中的一种很有前途候选材料。然而,它的界面接触电阻率约为能源部(DOE)的目标(10米Ωcm2)的16倍,导致燃料电池性能不良。在这项工作中,基于活性屏幕等离子共渗下,一个新的混合等离子表面形成中,已发展到316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氮和铌同时合成。结果表明,改性表面的层结构可以对处理条件进行调整。所有的等离子体处理的316不锈钢样品表现出ICR 10 m以下Ωcm2 DOE的显著降低。
  • 《铝的掺入对CrN薄膜界面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对316L不锈钢用作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影响》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董璐
    • 发布时间:2015-08-04
    • 双极板的界面导电性和耐腐蚀性是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和耐久性的重要参数。本研究设计来探讨的影响铝的掺入对CrN薄膜界面电导率和腐蚀性能双极板,其方式是通过改变铝靶磁控溅射电流调节铝含量。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沉积的薄膜是具有致密性和连续性的。界面接触电阻(ICR)之间气体扩散层(GDL)掺杂薄膜中铝含量增加,以及最低的ICR值是5.1MΩcm2at.4兆帕。电化学腐蚀试验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透露,铝的掺杂CrN薄膜可以在实际PEMFC环境下,形成致密的钝化膜,以及提高双极板的耐久性,降低金属离子膜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