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千瓦级核电蒸汽发生器在中国一重制造完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4-27
  •     新华社哈尔滨4月23日电(记者梁冬、马晓成)由中国一重首次承制的红沿河5号机组百万千瓦级核电蒸汽发生器,23日在一重下辖的核电石化公司制造完成并列装发运。这不仅开创了中国一重自主研制核电蒸汽发生器的先河,也对中国实现核电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在压水堆核电站中,蒸汽发生器是核岛一回路系统中的重要设备,被称为“核电之肺”,其结构、设计、制造极其复杂,在制造方面代表着当今热交换器技术的最高水平。
      中国一重在总结国内外先进制造经验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质量创优,不断向制造过程专业化、流程化、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转型。在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攻关过程中,科研人员攻克了多个制造难关,实现了关键工序全部一次合格。同时,掌握和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制造工艺和制造流程,保证了蒸发器的高质量制造。

相关报告
  • 《自主三代核电CAP1400蒸汽发生器具备国产化能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8-13
    • 国家电投最新消息,由其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中的“CAP1400蒸汽发生器研制”课题,历经4年攻关,突破了这一自主三代核电核心装备的技术瓶颈,我国从此具备了CAP1400蒸汽发生器的自主制造能力。   据科技日报8月10日报道,国家能源局组织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聚焦CAP1400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所属上海核工院联合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集团等携手攻关,开展了CAP1400蒸汽发生器群孔高效成型及检测技术、关键焊接技术、制造缺陷诊断及评价技术等7大方面的研究。课题积累了大量试验数据、工艺参数,取得专利、技术秘密、论文、企业标准等知识产权成果52项,形成技术报告417篇、试验件和样机等23套;培养了一支蒸汽发生器设计、制造、检测的专业队伍,为蒸汽发生器的持续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课题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CAP1400蒸汽发生器和其他大型设备的制造中,形成了第三代核电主设备的国产化能力。   据悉,CAP1400是我国引进美国西屋电气AP1000、经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的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 《海阳核电3号机组首台蒸汽发生器吊装就位》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03
    • 7月1日13时35分,海阳核电3号机组核岛首台蒸汽发生器顺利吊装就位。 蒸汽发生器是核电机组一、二回路的枢纽,将堆芯产生的热量转换为蒸汽,通过主蒸汽管道输送到常规岛,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每台机组包含两台蒸汽发生器,单台直径约5.6米,长度约24.3米,净重约667吨,是核岛反应堆主回路中单体最重、体积最大的主设备。 从蒸汽发生器到场时的水平状态到吊装就位,需要经过水平吊装、旋转、翻转竖立、吊装就位、精确对中一系列过程。山东核电及各参建单位始终坚持“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工作理念,周密策划,精心准备,采用激光三维测量建模技术对蒸汽发生器就位位置进行模拟分析,开展蒸汽发生器吊装工作沙盘推演,通过建立每日碰头会制度,提前梳理各项先决条件,逐项核对查验,吊装过程中严格把控现场安全和质量,最终顺利实现蒸汽发生器精准就位。 蒸汽发生器的吊装就位,为核岛反应堆主回路的贯通和反应堆厂房的封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