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三代核电CAP1400蒸汽发生器具备国产化能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08-13
  • 国家电投最新消息,由其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中的“CAP1400蒸汽发生器研制”课题,历经4年攻关,突破了这一自主三代核电核心装备的技术瓶颈,我国从此具备了CAP1400蒸汽发生器的自主制造能力。

      据科技日报8月10日报道,国家能源局组织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聚焦CAP1400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所属上海核工院联合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集团等携手攻关,开展了CAP1400蒸汽发生器群孔高效成型及检测技术、关键焊接技术、制造缺陷诊断及评价技术等7大方面的研究。课题积累了大量试验数据、工艺参数,取得专利、技术秘密、论文、企业标准等知识产权成果52项,形成技术报告417篇、试验件和样机等23套;培养了一支蒸汽发生器设计、制造、检测的专业队伍,为蒸汽发生器的持续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课题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CAP1400蒸汽发生器和其他大型设备的制造中,形成了第三代核电主设备的国产化能力。

      据悉,CAP1400是我国引进美国西屋电气AP1000、经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的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相关报告
  • 《核电审批“回暖”CAP1400已做好冬季开工预案》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11-06
    • 记者独家获悉,国家重大专项科研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CAP1400依托的核电项目成为“十三五”期间首个获批开工的三代核电项目。 CAP1400的新名字--“国和一号” CAP1400首堆示范工程位于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厂。 “那是在2007年12月24日,天气温零下10度,北风凛冽。”深度了解CAP1400的一位权威核能专家至今还清醒地记得第一次现场踏勘了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厂址的情景。现如今,这里成为国家重大专项CAP1400与高温气冷堆的示范工程现场。 “随着工程进展,这里将成为先进核电技术的综合示范基地,将来可能包括先进热电联供堆等等。”上述专家说。 CAP1400和“华龙一号”一样,都承担着我国核电自主化的历史使命。如今,它还有一个新的名字--“国和一号”。 记者独家了解到,目前CAP1400核电项目前期工程设计已完成,机组成熟,支撑工程设计的设备已签订合同,其中不少已完成制造,开工准备充分。 “CAP1400项目前期工作早已一切就绪,并做好了冬季施工方案。”内部人士透露称。 安全吗?--安全指标提高100倍! 对于公众而言,各种能源类型中,核能可能最为神秘而敏感。不少民众对核电的安全性仍心有余悸。 实际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主要应用场。三代核电技术与二代核电相比,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对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目前三代核电技术每堆年发生严重堆芯损坏概率低于十的负六次方,大量放射性释放概率低于十的负七次方,安全性比二代技术大幅提高。电站设计寿命从40年延长到60年。 一位全球核能领域权威专家介绍说,CAP1400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不仅全面满足三代核电技术要求,其关键安全指标较传统核电提高100倍,符合当前最高安全标准。 另外,CAP1400根据URD关于最小应急的要求,在设计上消除需要厂外应急的严重事故序列,从技术上能够满足无需应急撤离的准则要求。 技术哪家强?--关键设备与材料全部国产化! 谈到CAP1400的技术水平,记者采访到的业内专家颇为自信。“我国已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技术品牌,并且在产业链体系上已形成完整的配套能力。” 记者独家了解到,截至目前,包括100多家国内企业,另外还有部分合资企业及外资企业在内的CAP1000/CAP1400的三代核电装备供应链体系已经完成布局,已形成的装备加工、制造、试验能力能够满足三代核电的技术要求,每年有能力制造6-10台机组的核电设备,支撑国内核电工业的可续发展。 其中,CAP1400在国家重大专项安排攻关的设备和材料基本实现了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首批机组设备总体国产化率将超过85%,后续机组将达到90%以上。 “特别关键设备与材料基本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同时,还建立了良性的竞争环境。”业内权威专家介绍说,每样关键核心设备都有2-3家国内制造企业具备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旗鼓相当,同时设备价格明显降低。 核电贵吗?--经济性优势凸显 9月21日凌晨3点57分,中核旗下三门核电1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机组具备投入商业运行条件,成为全球首台具备商运条件的AP1000核电机组。 如今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在中国率先完成了从图纸到工程再到并网发电、满负荷运行的一个完整性过程验证,标志着技术已经成熟。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将进一步研究三代核电技术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性。 核电生产具有环保性,不排放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但作为商业化的发电项目,其成本亦被外界所关注。 目前,我国核电标杆上网电价大约为每千瓦时0.43元。上述权威专家预测,待核电建设形成规模效应,核电单位发电成本有望降到每千瓦时0.35元,经济性优势更加明显。 记者独家了解到,位于山东荣成的CAP1400示范工程项目,预估成本约14600元/kW,在三代电站中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优势。对于批量化建设的机组,基于学习效应、设计固化、设备材料的国产化与产业链、更成熟的模块化、以及更优化的工程管理,CAP1400的建造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核电具备规模化发展条件 通常一台核电机组带动的投资规模大约200-300亿元人民币。核电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意义重大。 我国核电已具备批量化、规模化发展的条件。业内专家预计2020年-2030年,中国核电规模大约会有1.5亿-2亿千瓦的装机容量;从2030-2050年,乐观估计可能增加3亿千瓦;所以未来核电的空间容量有5-6亿千瓦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据了解,目前国内至少有14台三代核电机组完成了前期准备,翘首以盼,静待核准开工。除了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站2台CAP1400机组外,还有三门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海阳核电二期3、4号机组、广东陆丰核电1、2号机组、辽宁徐大堡核电1、2号机组;还有4台应用华龙一号技术的机组,包括惠州1、2号机组和福建漳州核电1、2号机组。 在走出去方面,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中国核电技术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国际名片。而CAP1400技术海外输出前景亦值得期待。 “土耳其、保加利亚、巴西等核电国家的政府和核电企业,对中国CAP1400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CAP1400技术走出去的市场竞争潜力可期。”消息人士透露。
  • 《三代核电自主化型号“国和一号”设备研制基本完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05
    • 据科技日报消息,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在5月21日召开的国家电投创新大会上宣布,备受关注的中国三代核电自主化型号“国和一号”(CAP1400)设备研制基本完成,示范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有效形成了国内三代核电装备产业链。 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全面掌握了第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核电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据介绍,“国和一号”(CAP1400)是在引进消化吸收AP1000三代核电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再创新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率更大的大型先进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型号,功率达到1500兆瓦,成功超越了AP1000技术引进合同设置的1350兆瓦的技术门槛。 它基于非能动安全理念,采用最新国际标准,满足最严排放要求、全面贯彻纵深防御理念、实现非能动安全,事故后72小时内无需人工干预。能有效应对地震、海啸、大飞机撞击等极端事件,满足实际消除大规模放射性释放要求,是当今世界上最安全、最先进的三代核电型号。2016年4月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通用安全审评,获得了国际认可。 “国和一号”依托国家电投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研究成果,迄今,其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控制棒驱动机构、爆破阀等主设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大锻件、蒸汽发生器690传热管、核级锆材、核级焊材等关键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自主化先进核燃料定型组件研制成功;11种泵、10类阀门工程样机基本研制完成。由此,其综合性能特别是经济性优于AP1000,后续批量化造价还能再降低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