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的天气预报:新算法优于大型计算机系统》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02-24
  • 在过去,我们已经看到了摩尔定律所预测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恒定加速率,但现在看来,这种指数增长率似乎是有限的。新的发展依赖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但相关的过程基本上不为人所知和理解。很多机器学习方法,比如非常流行的深度学习,都非常成功,但却像黑匣子一样工作,这意味着我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想了解人工智能是如何工作的,并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联系。德国美因茨大学(JGU)和意大利斯维扎拉大学(USI)研究员一起开发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复杂计算技术。这种方法能够在标准PC机上执行以前需要超级计算机的任务。除了天气预报之外,这项研究还发现了许多可能的应用,例如在生物信息学、图像分析和医学诊断中解决分类问题。
    基于乐高原理,复杂的系统被分解成离散的状态或模式。只使用少数的模式,就可以分析大量数据,并预测它们未来的行为。例如,使用可伸缩概率近似算法,我们可以基于数据对欧洲未来一天的地表温度进行预测,预测误差只有0.75摄氏度,错误率是气象部门通常使用的计算机系统的40%,同时也便宜得多。
    可伸缩概率近似是基于数学的概念。该方法可应用于需要自动处理大量数据的各种情况,例如在生物学中,我们可以了解细胞的分类特征。另一个潜在的应用领域是神经科学,脑电信号的自动分析可以成为评估大脑状态的基础。它甚至可以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因为乳腺摄影图像可以被分析以进行乳腺癌预测。此外,可伸缩概率近似算法还可以应用于许多其他领域,从洛伦兹模型到水中氨基酸的分子动力学。与目前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相比,这个过程更容易、更便宜,结果也更好。
    相关论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5/eaaw0961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原文来源:https://www.uni-mainz.de/presse/aktuell/10864_ENG_HTML.php
相关报告
  • 《人工智能加快计算机建模》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1-16
    • 华盛顿 — 科学家建立计算机模型是为了了解交通、天气或癌症进展等复杂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这些现实世界的模拟通常需要数十名科学家工作好几个月。 但是,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再加上人工智能的新进展,可能会大大加快这一进程。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科研人员试图回答一个影响全世界人的问题,那就是哪种分子过程会导致癌细胞的发展。 创建这些流程的计算机模型需要阅读和综合30万篇医学论文中所积累的知识。 这需要一个研究小组工作几十年,所以科学家们研发了一个计算机程序。 美国匹兹堡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保尔·科恩说:“科研人员建立了一台能够读取癌症生物学文献句子的机器,将它们转化为语言学表征、语义表征,然后将其转化为生物学表征,生成一个模拟器并模拟实际的生物学原理。从英语文字到生物学模拟,整个过程无需人的干预。” 美国匹兹堡大学参考了从DARPA项目中获得的经验,建立了一个新的部门“计算与信息学院”,以一种激进的跨学科方法来教授计算机科学。 学院现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博学者,使他们能够看到与单个问题相关的各种因素的相似之处。 例如,在设计校车路线图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包括能源成本、路线如何帮助学生上学以及如何影响社区“士绅化”等等。 科恩教授说:“为一个复杂的事务制作计算机模型,如果这是一个模拟现实的过程,往往都需要不同学科的人。 这对学校来说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关注点,学校的任务就是模拟和管理世界上复杂的互动系统。“ 科恩说,他们的毕业生应该能够认识到不同领域的共同点。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种新方法可能会使科研人员加快为复杂的交互系统建立计算机模型。
  • 《能存储并处理数据的蜂蜜忆阻器问世 有助开发环保型神经形态计算机系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4-07
    •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工程师在《物理学杂志D》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利用蜂蜜研制出了一款忆阻器。这是一种类似于晶体管的组件,不仅可处理数据,还可存储数据。未来,他们或许能将数以百万计或数十亿计的蜂蜜忆阻器整合在一起,创建出一款功能与人脑非常相似的神经形态计算机系统。   研究人员解释说,传统计算机系统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包括输入、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等,所有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处理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如日本“富岳”超级计算机的运行功率超过28兆瓦,而大脑的运行功率仅为10—20瓦。此外,人脑拥有1000多亿个神经元,还有1000万亿个连接这些神经元的突触,每个神经元都可以处理和存储数据,这使人脑比传统计算机效率更高,神经形态计算机旨在模拟人脑,其比传统计算机运行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因此被誉为计算的未来。   包括英特尔和IBM在内的几家公司已经发布了神经形态芯片,尽管每款芯片拥有超过1亿个“神经元”,但与人脑中神经元的数量相比相形见绌。此外,许多开发者仍在使用一些不可再生的有毒材料开发这样的设备。鉴于此,本研究通讯作者、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赵峰(音译)等人一直在为这种新型计算机寻找可生物降解和可再生的解决方案,最终发现了蜂蜜的潜力。   在最新研究中,赵峰团队将蜂蜜加工成固体并夹在两个金属电极之间,制造出这款微米尺度的蜂蜜忆阻器,他们计划进一步缩小尺寸到纳米尺度,并将数百万甚至数十亿蜂蜜忆阻器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神经形态计算系统。   赵峰说:“蜂蜜不易变质,水分浓度非常低,因此细菌无法在其中生存,这意味着这些计算机芯片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而且,新开发出的蜂蜜忆阻器芯片应该能耐受神经形态系统产生的较低热量。此外,它还将减少电子垃圾——要处理用蜂蜜制成的电脑芯片设备时,将它们溶解在水中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