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140艘LNG动力船建造项目正式启动》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05-13
  • 韩国政府140艘小型LNG动力船建造项目正式启动,第一艘500立方米LNG供气驳船在5月7日举行钢板切割仪式。 ‍ 这艘新船采用LNG动力推进,将是韩国第一艘完全采用韩国国内开发技术的同类船舶。该船将在2021年交付,在经过一年的海上试验之后计划在2023年开始LNG燃料补给作业,一次能够为5艘以上的沿海船舶提供LNG燃料。 据悉,这是韩国正在开发的新沿海LNG燃料补给系统的一部分,服务于LNG动力船。该项目由韩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所(KRISO)主导,由韩国海洋水产部资助。项目参与者包括浦项制铁(POSCO)、造船厂EK重工、压力容器制造商Mytec、LNG加注站开发商Valmax和LNG方案提供商Trans Gas Solution。 其中,Trans Gas Solution将负责监督LNG供气驳船控制系统的开发,包括货物装卸系统。值得一提的是,去年Trans Gas Solution的500立方米LNG供气驳船设计已经获得了韩国船级社(KR)的原则性批准。 为重振韩国造船业,韩国政府推出一揽子援助计划,将在2020年至2025年间订造140艘LNG动力船,以扶持中小型船企。这是韩国将政府船舶和私人船舶改造为LNG动力船计划的一部分。预计这些订单将给中小型船企创造一个价值约1万亿韩元(约合8.2亿美元)的新市场。 韩国政府积极支持当地船企和配套企业参与LNG动力船的研发。由于中小型船企和配套企业在LNG动力船领域力量较弱,韩国政府将采用“政府出资支援”的方式引导行业内企业联手合作,由大型船企提供技术帮助,中小型船企和配套企业参与研发和生产制造、研发生产配套模块和各种配套部件,从而在LNG动力船领域的整个产业链上形成较高水平的竞争力。

相关报告
  • 《我国正式启动海上核电站实验堆建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马丽丽
    • 发布时间:2016-11-14
    • 11月4日,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新闻发言人黄晓飞称,中广核当天与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中广核ACPR50S实验堆平台项目”压力容器采购协议》,意味着广受关注的中广核海上小型堆ACPR50S实验堆建设正式启动。 发布会现场 中广核 摄 据悉,海上浮动核电站是世界各国研发热点,俄罗斯罗蒙诺索夫号KLT-40S是目前国际上开发进展最快的海上浮动核电站,即将建成投运。中国、韩国、美国、法国等也提出了先进的海上浮动核电站概念。 据中广核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小型堆总设计师芮旻介绍,ACPR50S是中广核开发的海上浮动核电站,是利用核能实现海上电力、热电、淡水供应的海洋综合能源供给装置,是先进的成熟核电技术与海洋设施的结合。海上钻井平台、小岛居民等均可成为供给对象。 中广核ACPR50S采用紧凑型小型压水堆技术,反应堆热功率为200MW,输出电功率60MW左右。换料周期较长,达到30个月;建造周期较短,与海上常规能源相比有良好的经济竞争力。同时,ACPR50S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其中,反应堆位于水平面以下,保证事故时海水冷却作为热阱,极端严重事故时海水淹没保证余热排出和放射性包容,即使发生最严重的堆芯融化事故,也不会对环境和公众产生放射性影响。 中广核海上核电站设计概念图 中广核 摄 发布会当天,中广核还与上海电气签署了《智能核电联合推进框架协议》,联合中国的核电装备制造业,全面推进智能核电建设。另外,中广核当天召开的科学技术大会也透露,中广核已设立了“十三五”智能核电,科技战略专项,力图打造中广核特色的“核电工业4.0”。按照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广核资产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三大核电运营商。
  • 《韩美启动钠冷快堆核心技术联合研究项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28
    • 当地时间27日,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宣布,为确保未来核电技术竞争力、强化韩美战略合作,该院与美国能源部(DOE)下属的阿贡国家实验室(ANL)已于24日启动新的联合研究项目,聚焦“开发钠冷快堆(SFR)先进建模、仿真和验证核心技术”。 钠冷快堆(SFR)采用液态钠替代水作为冷却剂,凭借高热效率与高稳定性,被视为下一代反应堆的领先类型之一。 此次联合研究旨在整合双方技术优势。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具备可精确分析、验证钠冷快堆内部现象的实验基础设施(STELLA),拥有详细的热流数据。而美国在先进建模和仿真技术领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但缺乏恒星快速反应相关的详细热流数据。基于这一互补性,两国决定携手开展联合研究。 24日,韩美双方通过视频会议就未来研究计划展开讨论,并正式启动该联合研究项目。项目为期三年,期间将对韩国原子能研究院从STELLA获取的反应堆内部行为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并基于这些数据构建先进模型与模拟,以评估钠冷快堆的安全性。 项目预期成果包括获取完成钠冷快堆技术所需的多物理多维分析基础数据与关键数据,同时生成可用于钠冷快堆开发支持及许可的安全验证数据。 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先进反应堆研究所所长赵振英表示,与美国合作创造了加速基于钠冷快堆的小型反应堆开发的重要契机,该院计划持续拓展与美国核研究机构的联合研究,以保障在小型反应堆领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