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启动钠冷快堆核心技术联合研究项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28
  • 当地时间27日,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宣布,为确保未来核电技术竞争力、强化韩美战略合作,该院与美国能源部(DOE)下属的阿贡国家实验室(ANL)已于24日启动新的联合研究项目,聚焦“开发钠冷快堆(SFR)先进建模、仿真和验证核心技术”。

    钠冷快堆(SFR)采用液态钠替代水作为冷却剂,凭借高热效率与高稳定性,被视为下一代反应堆的领先类型之一。

    此次联合研究旨在整合双方技术优势。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具备可精确分析、验证钠冷快堆内部现象的实验基础设施(STELLA),拥有详细的热流数据。而美国在先进建模和仿真技术领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但缺乏恒星快速反应相关的详细热流数据。基于这一互补性,两国决定携手开展联合研究。

    24日,韩美双方通过视频会议就未来研究计划展开讨论,并正式启动该联合研究项目。项目为期三年,期间将对韩国原子能研究院从STELLA获取的反应堆内部行为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并基于这些数据构建先进模型与模拟,以评估钠冷快堆的安全性。

    项目预期成果包括获取完成钠冷快堆技术所需的多物理多维分析基础数据与关键数据,同时生成可用于钠冷快堆开发支持及许可的安全验证数据。

    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先进反应堆研究所所长赵振英表示,与美国合作创造了加速基于钠冷快堆的小型反应堆开发的重要契机,该院计划持续拓展与美国核研究机构的联合研究,以保障在小型反应堆领域的竞争力。

  • 原文来源:https://www.wedoany.com/zh-cn/shortnews/eOgleLKy.html
相关报告
  • 《美机构正式启动JUMP 2.0》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3-02-09
    • 1月4日,美国半导体研究联盟(SRC)、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会同行业及学术利益相关方一起,正式启动“联合大学微电子计划2.0”(Joint 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Program 2.0,JUMP 2.0),旨在加速美国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进步。 JUMP 2.0是美国电子复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七个合作的、多学科的、多大学参与的研究中心,每个中心将专注于一个被认为是应对新兴技术挑战的关键的总体研究主题。JUMP 2.0将通过开展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寻求显著提升一系列电子系统的性能、效率和能力。新材料、设备、架构、算法、设计、集成技术和其他创新是解决下一代信息及通信挑战问题的核心。这七个中心的研究主题及主导运营机构分别如下。
  • 《我国正式启动海上核电站实验堆建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马丽丽
    • 发布时间:2016-11-14
    • 11月4日,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新闻发言人黄晓飞称,中广核当天与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中广核ACPR50S实验堆平台项目”压力容器采购协议》,意味着广受关注的中广核海上小型堆ACPR50S实验堆建设正式启动。 发布会现场 中广核 摄 据悉,海上浮动核电站是世界各国研发热点,俄罗斯罗蒙诺索夫号KLT-40S是目前国际上开发进展最快的海上浮动核电站,即将建成投运。中国、韩国、美国、法国等也提出了先进的海上浮动核电站概念。 据中广核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小型堆总设计师芮旻介绍,ACPR50S是中广核开发的海上浮动核电站,是利用核能实现海上电力、热电、淡水供应的海洋综合能源供给装置,是先进的成熟核电技术与海洋设施的结合。海上钻井平台、小岛居民等均可成为供给对象。 中广核ACPR50S采用紧凑型小型压水堆技术,反应堆热功率为200MW,输出电功率60MW左右。换料周期较长,达到30个月;建造周期较短,与海上常规能源相比有良好的经济竞争力。同时,ACPR50S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其中,反应堆位于水平面以下,保证事故时海水冷却作为热阱,极端严重事故时海水淹没保证余热排出和放射性包容,即使发生最严重的堆芯融化事故,也不会对环境和公众产生放射性影响。 中广核海上核电站设计概念图 中广核 摄 发布会当天,中广核还与上海电气签署了《智能核电联合推进框架协议》,联合中国的核电装备制造业,全面推进智能核电建设。另外,中广核当天召开的科学技术大会也透露,中广核已设立了“十三五”智能核电,科技战略专项,力图打造中广核特色的“核电工业4.0”。按照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广核资产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三大核电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