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成为最大电力来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08
  • 12月6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2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显示,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安全问题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调整全球电力结构,未来五年内,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将增加2400千兆瓦(GW),这一增量相当于中国目前的全部电力装机容量,比去年预测高出30%。

    报告显示,预测期内,可再生能源新增电量将占全球新增电量的90%以上。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超过煤炭。

    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法提赫·毕罗尔(Fatih Birol)称,未来5年,全球将增加与前20年一样多的可再生能源。

    该报告称,全球能源危机正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安装的急剧加速,未来五年全球总产能增长将几乎翻一番,并有助于保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的可能性。

    分地区来看,报告称,俄乌冲突是欧洲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能源安全问题和气候雄心的推动下,预计2022-2027年,欧洲增加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是前五年期间增长的两倍。

    欧洲以外,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上调主要由中国、美国和印度推动。2022至2027年,预计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量将占全球新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加的一半。与此同时,美国《减少通胀法案》为美国可再生能源的扩张提供了长期政策支持。该法案于今年8月通过,将可再生能源税收抵免延长至2032年,此外,50个州中有37个州有支持扩张的可再生能源投资组合标准和目标。

    报告称,预测期内,全球光伏发电量将增加两倍,超过煤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来源;全球风力发电量将增长近一倍,其中海上风电占增长的五分之一。风能和太阳能加起来将占未来五年增加的可再生能源容量的9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看到了全球光伏供应链多样化的新迹象,预计美国和印度的新政策将在2022-2027年期间将光伏制造业投资增加高达250亿美元,比过去五年增加了7倍。

    与此同时,报告称,该预测期内,全球生物燃料总需求将增加22%,其中,美国、加拿大、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将占全球生物质燃料需求增加的80%。这5个国家均制定了支持生物燃料增长的政策。

  • 原文来源:https://wind.in-en.com/html/wind-2425154.shtml
相关报告
  • 《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18
    • 11月10日,IEA发布《可再生能源2020》报告称,可再生能源行业已经迅速适应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尽管全球今年能源需求将下降5%,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仍将增加近7%,预计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200吉瓦,占全球总新增装机容量的近90%。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取代煤炭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力来源。 今年全球新增电力9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 尽管全球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投资者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依然强劲。今年前10个月,全球可再生能源拍卖产能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得益于市场对上市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商和项目开发商中期业务增长及财务健康的预期,上述公司股票表现一直优于大多数主要股市指数和整体能源板块。今年10月,全球光伏公司的股价较2019年12月上涨了1倍多。 在中美两国的推动下,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将同比增长近4%,达到约200吉瓦。风电和水电的增加使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创下新纪录,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总量的近90%。 IEA预计,2021年,可再生能源产能将增长近10%,为2015年以来的最大增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美国、印度和一些欧洲国家政府迅速采取措施,授权开发商在拍卖截止日期(原定于2020年底)几个月后完成项目。二是因成本持续下降和政策支持,明年美国、中东、拉丁美洲等地可再生能源增长势头将持续。预计印度将为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做出最大贡献,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合同谈判以及土地收购等原因,印度拍卖的大量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将延迟至2021年投入运营,该国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几乎为2020年的2倍。欧盟方面,法国和德国此前拍卖的公用事业规模的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将投产,预计欧盟2021年可再生能源产能也将大幅增加。 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有望在5年内超过煤炭 IEA认为,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95%,取代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届时,可再生能源将提供全球1/3的电力资源,水电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可再生电力来源,其次是风电和光伏发电。在全球多数国家,光伏发电和陆上风电已成为扩大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最廉价途径。在拥有丰富资源和易于融资的国家,风光发电厂将对化石燃料发电厂构成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美国等地的可再生能源的激励措施将到期,IEA认为由此产生的政策不确定性将导致2022年新增产能小幅下降。在中国,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补贴将于今年到期,海上风电补贴将于明年到期,而2021—2025年的政策框架将于明年年底公布,为中国2022年以后的可再生能源增速带来不确定性。此外,美国陆上风电税收抵免到期,印度配电公司持续陷入财务困境,拉丁美洲项目拍卖延迟也将使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增速降低。 若各国对可再生能源发展采取积极政策,2022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将增加25%,推动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71吉瓦的历史新高。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总量有望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超过天然气和煤炭。到2025年,光伏发电将占可再生能源总新增装机容量的60%,风电占30%。此外,得益于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海上风电发展重心将从欧洲转向中国和美国等市场,装机容量将激增,2025年海上风电将占整个风电市场份额的五分之一。2025年,全球大油气公司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投资预计将比2020年增加10倍。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净零排放目标预计将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近期,继欧盟之后,日本和韩国宣布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中国则宣布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虽然评估上述国家政策影响还为时尚早,但这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将进一步加快可再生能源在全行业的部署,并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持续提高 据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报告,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地位愈发突出,成为实现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驱动力。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风机和光伏设备生产国,还是产能大国和全球最大投资流入国。 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持续提高,专利数、投资、装机和发电量多年稳居全球首位,可再生能源投资已连续5年超过千亿美元。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0年9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8.37亿千瓦,同比增长9.6%;其中水电装机3.65亿千瓦,风电装机2.23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2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616万千瓦。 IEA称,中国近期提出了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将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里程碑。中国是低碳能源的最大投资国,技术实力雄厚,对可再生能源有着强烈的投资倾向。鉴于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价值链中的地位,可再生能源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重要推动力,风能、太阳能等产业的就业增长率是传统能源产业的1.5-3倍。据悉,2019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从业人数达436万人,占全球从业人数的38%,其中一半集中在光伏领域。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认为,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新疆、内蒙古、甘肃等风光资源大省的支柱性产业,在优化当地经济结构、贡献财政收入以及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国际能源署最新预测:可再生能源将超煤炭成为主体能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17
    • 1 月 16 日消息,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可再生能源将在 2025 年初超越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 这一预测标志着全球能源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可再生能源的崛起,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变革。过去几年,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不断下降,技术不断成熟,使其在全球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到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将增长近50%,达到近10亿千瓦。这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将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分别占到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29%和26%。而煤炭发电则将下降至25%,失去其长期以来在全球电力市场的主导地位。 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显示,2023-202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预计增长至7300吉瓦,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占新增容量95%,2025年初将超煤炭成为最大电力来源。IEA指出,2023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增50%,未来五年将迎最大增长期。尽管报告乐观,但IEA强调,要在2030年实现装机容量翻三倍目标,还需更多努力。报告涵盖大型太阳能光伏系统、水力发电、陆上和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IEA执行董事比罗尔表示,陆上风电和太阳能光伏成本已低于新建化石燃料发电厂,融资和部署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是主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