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再制造市场研究报告》

  • 来源专题:绿色制造
  • 发布时间:2024-03-05
  • 欧盟再制造市场研究报告由Remanufacturing Market Study项目团队编写,旨在评估欧盟再制造行业的规模、结构、经济和环境效益,并探讨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报告得到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与创新计划的资助,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参与者提供决策支持。

    摘要

    根据BS8887-Part 2的定义,再制造是一种工业实践,其过程涉及将产品恢复到至少与新产品相同的性能,并提供等同于或优于新制造产品的保修。它是资源高效型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循环经济的关键策略。通过延长组件及其所含材料(包括“关键”或“先进”材料)的使用时间,可以显著减少能源使用和空气及水体中的排放(例如CO2和SO2)。除了环境效益外,再制造还为创造高技能工作岗位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机会。

    尽管再制造具有这些优点,但它在工业领域中仍然被低估,且未被充分认可。目前,促进再制造的活动是基于行业部门进行的。在欧洲,跨部门的知识转移和促进行业的活动在再制造领域并不存在,这与回收行业不同。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和中国,已经在其工业领域内形成了共同的愿景和战略。而欧洲的再制造可能会在这些更有组织的经济体面前失去竞争力。因此,迫切需要一个欧洲层面的解决方案,以鼓励整个欧洲的再制造活动。

    相应地,由地平线2020计划资助的ERN项目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障碍。本报告描述了工作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即估计欧盟内再制造活动当前的水平。通过多种方法收集的数据揭示了九个关键行业的再制造经济价值、就业人数和大致的碳效益。这些资源可以用于支持欧洲和成员国层面的进一步行动。重点关注的行业包括航空航天、汽车、重型和越野(HDOR)设备、电子和电气设备(EEE)、机械和医疗设备,以及较小的行业如(办公)家具、铁路(轨道车辆)和海洋。

    四个关键地区,估计占欧洲再制造价值的约70%,分别是德国、英国和爱尔兰、法国和意大利。下表提供了更全面的概述。显示德国在再制造方面遥遥领先,几乎占欧洲再制造营业额的三分之一。它在航空航天、汽车和HDOR行业中占有强势地位。这一地位反映了德国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地位,尤其是它在汽车和HDOR领域拥有强大的能力。法国和英国及爱尔兰的再制造规模大致相同,估计约为德国的一半。意大利的再制造行业规模略小于预期,考虑到其制造业的规模。这部分原因是由于航空航天行业的分布:德国、法国和英国是全球航空航天维护、修理和大修的主要中心。此外,意大利汽车行业再制造可能由于文化偏好而略有减少。

    调查部分还考虑了再制造的动机和障碍。再制造商的主要动机包括更高的利润率、环境责任、战略优势和增加市场份额。这些都表明了业内人士对再制造行业未来的积极看法。调查和讨论中还提到了其他动机,包括确保备件供应、降低产品价格的潜力、实现替代商业模式、降低资源安全风险、客户压力、产品保修、资产和品牌保护以及缩短交货时间。

    顶级障碍包括客户认可、核心(即将成为再制造产品的旧部件)的可用性和质量、核心的高劳动力成本。其他障碍包括再制造在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法律模糊性,特别是涉及跨国运输的问题,缺乏销售渠道(与客户认可有关),缺乏产品知识,包括第三方产品技术信息,缺乏技术,低成本新产品的竞争,技能短缺,设计不佳的再制造,快速变化的技术基础和缺乏修复技术。

    尽管存在这些障碍,但在支持性政策和行业投资的支持下,可以设想“延伸”和“变革性”的再制造目标。在这些情景下,我们可以预期,到2030年,欧盟再制造的年价值可能达到€700亿和€1000亿,相应的就业人数分别为约450,000和近600,000。


    • 再制造定义:再制造被定义为一种工业实践,它涉及将产品恢复到至少与新产品相同的性能,并提供相应的保修。这一过程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因为它延长了产品和材料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废物产生和资源消耗。
    • 市场概况:报告分析了包括航空航天、汽车、重型设备(HDOR)、电子和电气设备(EEE)、家具、机械、海洋、医疗设备和铁路在内的九个关键行业的再制造活动。这些行业在欧盟的再制造价值、企业数量、就业和环境效益方面进行了详细评估。
    • 经济与环境效益:再制造活动在欧盟创造了约300亿欧元的营业额,并提供了约19万个就业岗位。此外,再制造在环境方面具有显著效益,如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可节省88%的材料,减少53%的CO2排放和56%的能源需求。
    • 挑战与机遇:报告指出,再制造行业面临的挑战包括客户对再制造产品的认可度、核心部件的可用性和质量、高劳动力成本以及法律和监管的不确定性。同时,再制造提供了提高利润率、环境责任、战略优势和市场份额增加的机遇。
    • 未来发展潜力:通过三种不同的未来情景分析,报告预测到2030年,欧盟再制造行业的价值可能达到700亿至1000亿欧元,就业人数可能在45万至60万人之间。
    • 政策与法规:报告讨论了欧盟的多项指令,如废物框架指令、报废车辆指令(ELV)和废弃电气和电子设备指令(WEEE),这些指令对再制造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 技术与标准:报告强调了再制造过程中的技术挑战,包括对核心部件的了解、再制造过程的标准化以及确保再制造产品达到与新产品相同的性能标准。
    • 建议与行动:报告建议建立欧洲再制造网络(ERN)和欧洲再制造理事会(ERC),以促进行业交流和政策制定。同时,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支持再制造业务模式、提高再制造产品的认可度、改善法规环境等。
相关报告
  • 《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能源联盟进展评估报告》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发布时间:2021-04-11
    • 2020年10月1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能源联盟进展2020》报告,总结了欧洲能源联盟战略框架下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可再生能源、能效、能源安全、能源市场、研究创新五方面的举措和进展。报告为成员国《国家能源与气候计划》的实施以及能源相关投资和改革如何促进经济复苏提供了指导。关键要点如下: 一、欧洲能源联盟进展 1、碳减排 欧盟已经制定了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欧盟委员会已提出了一项欧洲气候法案,将这一目标以立法形式确立并提出了实现措施。目前,欧盟已经超额完成了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减少20%的目标,欧盟27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处于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主要原因是能源供应相关排放的减少。然而,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的5年中,国际航空排放持续增加,同期交通运输总排放也逐年增加。自2010年以来,欧盟燃料供应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有所改善,但仍需采取进一步行动,以确保2020年实现《燃料质量指令》设定的6%减排目标。 过去5年,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涵盖活动的排放量显著减少,尤其是电力部门。2019年,欧盟ETS所涵盖的工业和电力活动总排放量同比下降9.1%,其中电力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减少了近15%,工业排放则下降了2%,是欧盟ETS第三阶段(2013-2020年)迄今为止的最大降幅,但欧洲经济区内航空排放量温和增长近1%。2019年1月开始运行的市场稳定储备机制已经大大降低了排放配额的盈余,预计2020年拍卖配额数量将减少约3.75亿欧元,2021年将会继续减少,欧盟将在2021年修订ETS的同时对市场稳定储备机制进行首次审查,以确保实现至少55%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另外,除了新冠疫情导致2020年初欧盟碳价短暂下跌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欧盟碳价稳定在24欧元左右,欧盟委员会将尽快发布一系列气候报告,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欧盟碳市场和燃料质量的详细信息。 2、可再生能源 2018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增至18%,有12个成员国的进展符合其国家目标,但仍有5个成员国进展较为缓慢。总体而言,欧盟有望实现其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越来越受市场因素驱动,成员国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竞争性招标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并确保按照国家援助和欧盟内部能源市场规则的要求,将可再生能源整合到电力市场。欧盟鼓励成员国探索使用合作机制的所有方案,包括统计数据转移,以确保实现其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欧盟委员会准备支持成员国之间缔结统计协定和开展相关对话,包括通过正在筹备的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平台。2020年后,欧盟将全力推进成员国对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的贡献,包括通过2021年发布《可持续增长战略》(Sustainable Growth Strategy)以及欧洲旗舰计划“Power up”以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最近商定的欧盟可再生能源融资机制允许成员国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以换取参与成员国的统计归属。此外还将修订相关的国家援助指南,特别是《国家环境和能源援助指南》,以加快可再生能源的部署。 3、能效 欧洲能源联盟已经认识到能效在实现所有气候和能源目标方面的关键作用,并将“能效第一”原则写入相关法案。2018年,欧盟终端能源消费同比上升0.2%达到11.24亿吨油当量,比2005年下降了5.9%,比2020年目标高出3.5%;一次能源消费同比下降0.6%达到15.52亿吨油当量,比2005年下降了9.8%,比2020年目标高出4.6%。由于经济活动增长推动能源消费上升,成员国实施的新政策和措施不足以降低能源消费并使其回到实现2020年目标的轨道上。欧盟能效领域创造的直接就业机会从2000年的24.4万个稳步增加到2017年的96.4万个,年均增速(17.4%)超过了其他经济体(0.5%)。 2020年的部分数据表明,新冠疫情危机对欧盟能源需求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使这有助于实现2020年的能效目标,也不会导致能源消费的结构性下降。一旦经济复苏,预计会出现反弹效应。欧盟计划通过2021年《可持续增长战略》以及欧洲旗舰计划“Renovate”,提高公共和私人建筑的能源和资源效率,并通过智能家居和智能电表推动数字化发展,帮助欧洲从新冠疫情危机中复苏。欧盟委员会正在制定更多指导方针,并将“能效优先”原则纳入所有相关政策提案,如欧盟能源系统集成战略、“翻新浪潮”计划和即将修订的跨欧洲能源网络。成员国还需要在经济规划、政策和投资决策中考虑能效措施。 4、能源安全 尽管新冠疫情危机对能源需求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欧盟成员国确保了能源基本业务的连续性。欧洲能源联盟关于能源安全的立法框架,如《电力部门风险防范条例》和《天然气供应安全条例》,在应对危机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欧盟立法机构成立的专家组在促进跨境协调,以及成员国、系统运营商和能源部门相关机构之间的广泛合作和信息共享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后续行动,欧盟委员会正在评估能源供应的潜在脆弱性和提高能源技术关键供应链恢复能力的备选方案。欧盟新出台的《欧盟安全联盟战略》包括了一项加强关键能源基础设施恢复能力和网络安全的建议,欧盟委员会还开始制定网络法规,以确保跨境电力流动的网络安全。 电力部门方面,《风险防范法规》的实施确保各成员国能够相互合作,以预防、防范和缓解电力危机。此外,欧洲输电系统运营商网络(ENTSO-E)应用两种新方法能够首次确定最相关区域的电力危机情景,并可根据往年夏季情况进行季节充足性评估。欧盟委员会还通过了关于成员国在预防和管理危机方面相互提供援助时给予公平补偿的建议。 基础设施方面,欧盟制定了电力互联能力目标,一些成员国还没有达到2020年10%的互联目标。共同利益项目可以促进成员国的脱碳努力,并为欧洲的氢能市场奠定基础,这些措施可能涉及“互联欧洲”设施以及“促进经济复苏及其韧性增强基金”(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的旗舰行动Power up的支持,以通过现代化电网和增强互联性整合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欧盟同时也在努力确保对现有的互联和数字平台进行充分利用,实施与内部电力市场设计相关的规定,使欧洲电力交易效率大幅提高。 天然气供应安全方面,成员国已经制定了预防措施和应急计划,包括减轻天然气供应中断影响以及确定国家和区域级的风险。欧盟委员会将继续帮助成员国执行团结原则,以确保即使在严重的天然气危机情况下,也能保障所有成员国的天然气供应。欧盟委员会已经评估了海上石油和天然气作业安全性的相关现行立法经验,并将于年底向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提交报告。 核安全保障方面,欧盟已建立涵盖整个核能生命周期的全面框架,包括对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管理。欧盟委员会将继续监测这一框架在成员国的实施情况。欧盟还将继续在欧盟范围内促进核能安全发展,特别是在运营或计划建造核电站的国家,主要措施包括支持进行压力测试和采取后续行动,以促进合适和透明的执行过程。欧洲理事会特别强调了确保白俄罗斯Ostrovets核电站的核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5、内部能源市场 欧盟实施了一些重要举措加强内部电力和天然气市场,尽管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还需做出更多努力。 在电力方面,欧洲清洁能源一揽子计划,尤其是2019年通过的新电力市场设计规则,为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市场铺平了道路。数据互操作性相关的实施法案有助于促进用户和新服务供应商参与市场,《电力法规》通过最大程度利用电力互连的规则来确保电力市场的进一步整合,这些规则将促进跨境贸易,使能源资源在整个欧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欧盟正实施一套全面的技术法规(网络法规),取得了积极成果。自2016年以来,各成员国零售电价逐渐接近,但仍存在较大差异,零售电价仍由监管机构制定,而不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税收对最终能源价格,特别是电力价格有着重大影响,这可以为推进特定能源品种的使用创造条件,成员国可以综合考虑税收影响以确保价格信号的变化能够促进清洁、公平的能源转型。欧盟能源税指令的一些税收减免实际是对化石燃料的补贴,与《欧洲绿色协议》的目标不符,对其的修订正在改进这些问题。 在天然气方面,欧盟内部市场已取得良好进展。欧洲天然气中心交易量一直持续增长到2020年,2020年第一季度仍同比增长了32%,不同天然气来源的连通性和获取途径也在不断改善。不过,2019年欧洲市场的天然气价格水平有所下降,但零售价格仍较2018年有所上涨。欧盟《能源进口法案》突出了欧盟对化石燃料进口的依赖以及面临的动荡国际市场。2016至2018年,欧洲能源进口总额增至3300亿欧元/年,扭转了从2013年最高峰(4000亿欧元)的下降趋势。2020年新冠疫情将降低能源进口价格,随着经济复苏,价格有望上涨,但可能要到2021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6、研究、创新和竞争力 (1)研究与创新 在研究与创新方面,欧盟的清洁能源公共和私营支出发展趋势并不乐观。与前几年相比,欧盟成员国在清洁能源研究和创新方面的支出略有减少,而欧盟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和创新的公共投入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占比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低的。全球对于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都出现下降趋势,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2019年全球低碳能源技术的公共投入低于2012年。相应地,2012年以来清洁能源技术的专利申请量也在下降,而电池和智慧能源管理等高价值技术的专利申请一直在增加。 近年来,欧洲能源联盟研究与创新优先领域的私人投资一直在减少。此外,欧盟成员国、工业界、学术界和欧盟委员会对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SET-Plan)涵盖的研究和创新活动相关投资仅占到2030年所需资金投入的15%。欧盟成员国能够利用一系列政策工具支持研究与创新活动,如“地平线欧洲”、“创新基金”和“投资欧洲”等。“地平线2020”框架计划针对欧洲绿色协议的招标预算为10亿欧元,旨在解决关键的能源和系统集成挑战,包括海上和陆上能源的生产、对大规模电解槽的支持、清洁能源在港口、机场的使用以及高能效建筑的建设和翻新。 (2)竞争力 第一份竞争力进展报告显示,欧盟工业部门成功抓住了清洁能源技术需求增加带来的机遇。在增加值、劳动生产率、就业增长和普及率方面,工业部门的竞争力优于传统能源技术。就GDP而言,清洁能源部门在欧盟经济中越来越重要,而传统能源的重要性正在下降。欧盟工业部门得益于风能、可再生氢能和海洋能技术的先发优势。在欧盟不具备(或已失去)先发优势的领域,也需要持续努力追赶并建立竞争优势。 考虑到对太阳能和锂电池的需求增长,这些技术的模块化和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尤为重要,如将太阳能系统集成到建筑、车辆或其他基础设施中。欧洲电池联盟已经证明了欧盟成员国、研究团体和工业界之间更好的协调能够促使工业利益相关方投资清洁技术。基于这一成功探索,欧盟委员会发起了欧洲清洁氢能联盟和欧洲原材料联盟。同样,智能电网等其他关键技术也很重要,预计欧盟智能电网行业将在未来十年显著增长。考虑到绿色技术的绝大多数投资将在欧盟以外地区进行,有必要确保欧盟产业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竞争。 (3)补贴 欧盟有必要加大努力,以减少能源浪费并促进能源转型,能源补贴数据是进行准确监控的关键。能源补贴相关数据仍然零散,各成员国《国家能源和气候计划》的报告基本不完整。欧盟能源补贴报告显示,2018年欧盟能源补贴总额达到1590亿欧元,较2015年增长5%。其中,超过一半的补贴支持清洁能源转型,但化石燃料补贴仍占1/3(500亿欧元)。化石燃料补贴在过去十年相对稳定,2012年达到530亿欧元的峰值,随后从2015年开始再次增长,到2018年增长了6%。奥地利、丹麦、爱沙尼亚和匈牙利等成员国与这一总体趋势相反,大幅削减了化石燃料补贴。 7、结论与展望 欧洲能源联盟已成为实现《欧洲绿色协议》目标的重要支柱,新冠疫情危机的巨大压力已经验证了能源联盟框架的韧性,总体而言,能源联盟可以支持欧盟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欧盟委员会将在未来几个月全力支持成员国制定强有力且经得起考验的国家经济复苏计划,以可持续和社会公平的方式推动欧洲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尽快加大努力以减少对浪费性能源消费的支持,并将其转向促进清洁能源转型的措施,如终止化石燃料补贴。欧盟委员会将与成员国合作,减少化石燃料消费并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补贴。此外,委员会将着手应对国家层面对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和创新投入明显减少的问题,以增强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潜力,包括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在整个价值链上整合公共和私人资金等措施。欧盟委员会将继续与会员国密切合作,提出加强立法执行力度的具体解决方案,例如通过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平台和可再生能源融资机制。除了已经达成一致的立法之外,针对建筑和甲烷排放发布的战略补充了欧盟为实现2030年气候目标做出的努力,欧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提出有关海上能源和泛欧能源基础设施的战略。此外,欧盟委员会将在2021年6月之前提出关键的立法提案,助力实现2030年气候目标。
  • 《对欧盟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洞察:趋势与比较分析》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10-17
    • 先进制造业(ADMAN)研究于2023年启动,旨在支持欧盟政策制定者、行业利益相关者和成员国评估欧洲先进制造业的表现,并制定欧盟产业战略。ADMAN研究侧重于应用于制造过程的先进技术,以工业论坛先进制造业工作组的建议为基础,旨在通过部署一种方法来解决现有的数据差距,该方法提供了对先进制造业的全面和比较概述。本报告描述了DGGROW和JRC对全球先进制造业的研究结果,定义了在全球范围内绘制先进制造业地图的指标以及主要发现,特别强调了欧盟相对于全球竞争对手的地位。报告发现,欧盟是一个强大的国际先进制造业参与者;然而,它正日益面临国际竞争压力。ADMAM研究还包括一个在线工具,让读者进一步深入了解报告的主要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