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油气矿致密气中浅1井区实现油气“双超”》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13
  • 5月8日,“立夏”第二天,川中油气矿各生产区块春季“战报”成绩亮眼。其中,致密气中浅1井区1-4月生产天然气1.84亿方,超计划1286万方;生产凝析油3233吨,超计划370吨。

    中浅1井区是西南油气田公司按照“勘探开发、地质工程、技术经济”一体化原则,以沙溪庙为主要目标层,通过“新井钻探+旧井试修”的方式,形成的“多储层、多井型”的致密气立体勘探开发区块。自2021年12月投入开发以来,中浅1井区已建成投运8个生产平台。目前,该区块按照集气站浅冷装置最大处理量160万方/日组织生产,已累计生产天然气5.5亿方。

    油气矿密切关注中浅1井区各平台生产井的油套压力、气液比变化趋势、出砂,以及管道输气情况,优化调整平台的生产组织,确保各平台稳定生产;抓好集气站装置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运行监控,特别针对市电闪停、流程泄漏、管线堵塞,以及增压设备故障等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常态化开展演练,确保突发情况高效处置和快速恢复生产。

    一边开足马力,一边挖掘产能。中浅201-8-H1井测试产量低,一度被认为是“躺平井”。油气矿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蹲点,反复摸索生产制度,调整排砂周期,确保了这口井日产量稳定在2.5万方。中浅205-9-H2井关井时间长、井筒积液多,导致开井困难,油气矿通过实施提喷排液措施,成功恢复该井7万方/日的产能。油气矿还利用增压机维护保养时机,“见缝插针”开展了5个平台的正式生产流程碰口施工作业,压缩停产施工时间,减少受施工影响的气产量150万方。

    油气矿还全面梳理中浅1井区生产现场重点安全风险,通过修订完善操作规程和处置程序、抓好生产工艺参数管理、开展新设备新工艺操作培训、加大检查监督力度等措施,提升井区现场安全管控水平。此外,川中油气矿还积极协调地方电力公司和外委服务单位,全力做好集气站电力供应、关键设备设施维护和凝析油、气田水的拉运保障,为井区持续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 原文来源:https://oil.in-en.com/html/oil-2953603.shtml
相关报告
  • 《西南油气田致密气产量快速增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31
    • 截至3月28日,西南油气田致密气今年累计产量同比增长492%,呈快速增长态势。 年初以来,西南油气田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工作,打好致密气增储上产攻坚战,全力推进致密气快速规模效益开发。 西南油气田立足川中核心建产区沙溪庙组,兼顾须家河组,按照“一体化评价+集中建产”思路,采用“区块和层间接替”开发方式,以探明储量为基础,优选开发有利目标区,加快推进致密气勘探开发。 西南油气田构建一体化动态管理模式,形成“气藏—砂体—单井”一体化气藏管理模式,以“透明油气藏”工作为抓手,构建砂组“气藏卡片”,进一步深化细化认识各砂组开发特征。同时,科学构建动态监测体系,以评价各砂体产能特征、渗流特征、单井EUR等为重点,完善动态监测井网,取全、取准各项试采资料,同步开展动态分析,实现监测成果的及时应用。 生产上,西南油气田严格管控5个生产关键环节,针对致密气生产特征,分级分类对井口装置、地面集输、脱水脱烃、除砂防砂、余液返排5个关键环节制定管控措施,通过安装药剂加注装置、开展回注评层选井等措施,逐步解决内腐蚀、产出水等问题,有效确保致密气长期稳定运行。 同时,在新井投产时,西南油气田优化新井“33”开井制度,总结除砂防砂等试采经验教训,抓好气藏储层物性及流体特征认识,对气井压力恢复和产能试井测试,按照“30%、60%、100%”3个阶段,每阶段稳定观察3天的方式逐步组织单井达产,有效摸索单井生产规律和特征。
  • 《西南油气田天府气田致密气累产破百亿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02
    • 3月31日,西南油气田公司天府气田致密气累产量突破100亿方,为减少碳排放、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地方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以来,为加快推进天府气田致密气勘探开发,西南油气田公司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勘探开发、评价建产、地质工程、技术经济”四个一体化,着力打造“快速上产”和“控投降本”两个标杆,实现了天府气田储量、产量快速增长,助推致密气成长为公司增储上产新阵地。 勘探开发一体化 高效探明“千亿气田” 2018年,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启致密气勘探开发工作,综合评价构造、烃源、储层、断裂及保存条件,快速锁定了川中核心建产区天府气田为最有利的建产区。通过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快速落实了金秋沙二、简阳沙一、简阳须四、梓潼沙一四个千亿级储量区,高效探明金秋沙二、简阳沙一两个千亿方大气田,完整建立三级储量序列,支撑四川盆地致密气规模效益上产。 评价建产一体化  快速推进“规模上产” 西南油气田公司以金秋、简阳两大千亿探明储量区为基础,创新实施“储量研究、井位论证、方案编制、初步设计”四同步前期工作方法和“工程设计与施工准备、钻试作业与地面建设、试油测试与撬装生产”三同时快速建产模式,评价建产一体化,统筹推进致密气快速规模效益建产,实现储量向产量的快速转换。目前,天府气田日产突破1300万方。 地质工程一体化 全面支撑“提质增效” 西南油气田公司坚持“一体化研究、一体化部署、一体化实施”模式,快速攻关形成致密气5大系列72项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有效支撑增储上产。创新形成“窄”河道砂体雕刻技术,建立“强振幅+低泊松比+垂直最大主应力方向”高产井布井模式,组建“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跟踪团队,水平井优质储层钻遇率由70%提高到90%以上,有力支撑单井高产。完善固化致密砂岩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优化升级水平井“段内多簇射孔+高强度加砂+控液提砂+快速返排+特色工艺”储层改造技术,开发井有效率100%,平均钻井周期控制在25天左右,井均无阻流量超70万方/天,一类井占70%以上。 技术经济一体化 科学助力“效益开发” 目前,天府气田致密气通过3方面9项措施,逐步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实现效益上产。钻井工程方面,平台井眼数从2.3口/平台增加至3.2口/平台,通过市场化运作、工厂化作业等措施,建立完善井工程技术经济模板,工程成本下降约10%。地面建设方面,研究形成《西南油气田致密气地面建设标准化设计手册》,单井平台建设投资下降35%;管理创效方面,探索放喷气回收新工艺,降低碳排放提升产量,累计实施26个平台58口井,回收天然气超2.0亿立方米,助力碳减排近40万吨,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约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