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油气田致密气产量快速增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31
  • 截至3月28日,西南油气田致密气今年累计产量同比增长492%,呈快速增长态势。

    年初以来,西南油气田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工作,打好致密气增储上产攻坚战,全力推进致密气快速规模效益开发。

    西南油气田立足川中核心建产区沙溪庙组,兼顾须家河组,按照“一体化评价+集中建产”思路,采用“区块和层间接替”开发方式,以探明储量为基础,优选开发有利目标区,加快推进致密气勘探开发。

    西南油气田构建一体化动态管理模式,形成“气藏—砂体—单井”一体化气藏管理模式,以“透明油气藏”工作为抓手,构建砂组“气藏卡片”,进一步深化细化认识各砂组开发特征。同时,科学构建动态监测体系,以评价各砂体产能特征、渗流特征、单井EUR等为重点,完善动态监测井网,取全、取准各项试采资料,同步开展动态分析,实现监测成果的及时应用。

    生产上,西南油气田严格管控5个生产关键环节,针对致密气生产特征,分级分类对井口装置、地面集输、脱水脱烃、除砂防砂、余液返排5个关键环节制定管控措施,通过安装药剂加注装置、开展回注评层选井等措施,逐步解决内腐蚀、产出水等问题,有效确保致密气长期稳定运行。

    同时,在新井投产时,西南油气田优化新井“33”开井制度,总结除砂防砂等试采经验教训,抓好气藏储层物性及流体特征认识,对气井压力恢复和产能试井测试,按照“30%、60%、100%”3个阶段,每阶段稳定观察3天的方式逐步组织单井达产,有效摸索单井生产规律和特征。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西南油气田天府气田致密气累产破百亿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02
    • 3月31日,西南油气田公司天府气田致密气累产量突破100亿方,为减少碳排放、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地方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以来,为加快推进天府气田致密气勘探开发,西南油气田公司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勘探开发、评价建产、地质工程、技术经济”四个一体化,着力打造“快速上产”和“控投降本”两个标杆,实现了天府气田储量、产量快速增长,助推致密气成长为公司增储上产新阵地。 勘探开发一体化 高效探明“千亿气田” 2018年,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启致密气勘探开发工作,综合评价构造、烃源、储层、断裂及保存条件,快速锁定了川中核心建产区天府气田为最有利的建产区。通过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快速落实了金秋沙二、简阳沙一、简阳须四、梓潼沙一四个千亿级储量区,高效探明金秋沙二、简阳沙一两个千亿方大气田,完整建立三级储量序列,支撑四川盆地致密气规模效益上产。 评价建产一体化  快速推进“规模上产” 西南油气田公司以金秋、简阳两大千亿探明储量区为基础,创新实施“储量研究、井位论证、方案编制、初步设计”四同步前期工作方法和“工程设计与施工准备、钻试作业与地面建设、试油测试与撬装生产”三同时快速建产模式,评价建产一体化,统筹推进致密气快速规模效益建产,实现储量向产量的快速转换。目前,天府气田日产突破1300万方。 地质工程一体化 全面支撑“提质增效” 西南油气田公司坚持“一体化研究、一体化部署、一体化实施”模式,快速攻关形成致密气5大系列72项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有效支撑增储上产。创新形成“窄”河道砂体雕刻技术,建立“强振幅+低泊松比+垂直最大主应力方向”高产井布井模式,组建“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跟踪团队,水平井优质储层钻遇率由70%提高到90%以上,有力支撑单井高产。完善固化致密砂岩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优化升级水平井“段内多簇射孔+高强度加砂+控液提砂+快速返排+特色工艺”储层改造技术,开发井有效率100%,平均钻井周期控制在25天左右,井均无阻流量超70万方/天,一类井占70%以上。 技术经济一体化 科学助力“效益开发” 目前,天府气田致密气通过3方面9项措施,逐步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实现效益上产。钻井工程方面,平台井眼数从2.3口/平台增加至3.2口/平台,通过市场化运作、工厂化作业等措施,建立完善井工程技术经济模板,工程成本下降约10%。地面建设方面,研究形成《西南油气田致密气地面建设标准化设计手册》,单井平台建设投资下降35%;管理创效方面,探索放喷气回收新工艺,降低碳排放提升产量,累计实施26个平台58口井,回收天然气超2.0亿立方米,助力碳减排近40万吨,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约3亿元。
  • 《西南油气田长宁区块页岩气日产量跃居中国之首》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10-19
    • 10月10日,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长宁区块日产气量达到2026万立方米,跃居中国页岩气田日产量之首。至此,西南油气田公司长宁公司成为中国石油首个页岩气日产量突破2000万立方米的生产单位。作为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先行者,西南油气田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批示精神,把页岩气作为产量快速增长的“发力点”,把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作为提质增效的“着力点”,持续强化技术攻关、精细生产组织、严守安全环保底线,坚决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把产量搞上去,为建成国内最大的现代化天然气工业基地攒足“底气”。   深化地层认识,精选“铂金靶体”。根据长宁区块各井区的地质特征,通过测井解释、岩心分析、元素俘获、矿物评价等大数据综合研究,认识到在地质甜点中还存在甜点,在“黄金靶体”中精选出2-3米的“铂金靶体”,坚持甲方主导,强化地质工程一体化,严格执行“分区靶体设计+随钻地震处理+精细元素分析+旋转导向控制”的技术手段,精准实施“铂金靶体”,为高产井培育奠定了基础。宁209H48-6井铂金靶体钻遇率91.2%,获测试日产量73.58万立方米。   优化压裂技术,提高储层改造率。强化压裂可造性研究和技术攻关,升级换代“大排量+段内多簇+暂堵转向+高强度加砂”压裂工艺,加强压裂过程的动态跟踪,及时优化调整施工方案,由“一井一策”转变为“一段一策”,在全面提升压裂时效的同时,增强了缝网复杂程度,压裂效果得到提高。1-9月,西南油气田公司在长宁区块培育测试日产量大于30万立方米的高产井34口,井均测试日产量38.28万立方米,打造了两个“三百万方”页岩气平台。精细生产管理,助力产量攀升。严格执行“日跟踪、旬纠偏、月总结”的动态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动态分析会,狠抓老井措施挖潜,有序实施带压下油管、气举、泡排、柱塞、增压等工艺措施,有效控制递减率,实现老井稳产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