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应用的进展增强了电池的干法工艺》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11-27
  • 由韩国电气技术研究院(KERI)纳米混合技术研究中心的韩重德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全球首个高分散性碳纳米管(CNT)粉末生产技术,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环保型二次电池的干法工艺。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比钢铁高100倍的抗拉强度和与铜相当的电导率,但其聚集性强,容易形成缠绕结构,影响与其他电池材料的混合。该团队通过控制碳纳米管的小束保持在粉末状态下的分散性,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在无溶剂条件下的干法工艺中能够均匀混合,从而提升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这项技术不仅环保、降低生产成本,还引起了全球电动车制造商的关注,KERI已申请国内专利,并计划将此技术转让给相关行业。
  • 原文来源: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4-11-advances-carbon-nanotube-applications-battery.html
相关报告
  • 《通过功能化的盐基碳纳米管增强了Nafion的质子输运特性》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8-06-05
    • 自然发生的原纤维结构的halloysite clays (HNTs)进入Nafion矩阵,导致质子的电导率增强,质子运输的活化能降低。评估的各种状态的影响HNTs膜添加剂,σH +复合膜(全氟磺酸/ HNTs,全氟磺酸/ HNTs-NH2,全氟磺酸/ HNTs-SO3H)测定在30°C和80°C和不同程度的相对湿度(% RH)。全面改善的σH +电解质在nanotubular添加剂的存在(HNTs或HNTs-NH2)可归因于较高的比表面积的亲水官能团,因此导致了复合膜保水/管理。然而,全氟磺酸/ HNT-SO3H复合材料是杰出的增强性能在σH +坚持% RH的水平,指出σH本机电解质+值几乎2倍(30% - -50%)和低湿度地区在80°C。同意σH +增强,本机电解质的活化能低于表明质子运输促进-SO3H修改HNTs的存在,可能导致一种改进的离子进行域连接和安排。 ——文章发布于2018年6月1日
  • 《碳纳米管于碳纸原位生长,构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微孔层》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董璐
    • 发布时间:2015-07-01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体扩散层(GDL)的性质影响。于此,在碳纸上的原位生长碳纳米管(CNT)作为气体扩散层(GDL)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进行制造。使用基于碳纳米管(CNT)的气体扩散层(GDL)为1.6毫克厘米-2硝酸镍(II)装载的燃料电池,与所述和MPL同样采用Vulcan XC-72的气体扩散层(GDL)相比,显示出更好的性能。孔径分布和气体渗透率的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层密度的增加对气体扩散层的孔结构主要有两方面影响:首先,碳纳米管层密度的增加降低了宏观孔隙体积与基于其的气体扩散层的细孔开口。其次,碳纳米管层密度的增加降低了气体扩散层的微孔直径。从蒸汽渗透性和燃料电池性能试验得到的数据表明,通过应用基于碳纳米管的气体扩散层能够使注水减小。电化学阻抗谱(EIS)证实,基于碳纳米管的气体扩散层能够有效地促进基团转移,这是由于其适合的疏水性和适当的结构功能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