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_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使用逻辑增长模型预测2019-nCoV流行》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13
  • 2月5日_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使用逻辑增长模型预测2019-nCoV流行

    1.时间:2020年2月5日

    2.机构或团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3.事件概要: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2020年2月5日在medRxiv上发表题为“Forecasting the Wuhan coronavirus (2019-nCoV) epidemics using a simple (simplistic) model”的文章。

    研究人员使用截至2020年1月28日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大陆确诊的感染病例。此外,截至2月3日的所有可用数据都以相同的方式处理。对于第一个期间(截至2020年1月28日),累积的病例数遵循指数函数。但是,从1月28日起,指数增长呈下降趋势。有效传染数的持续下降也证实了这种慢于指数的增长。反向趋势分析表明最初的基本传染数R0约为2.4到2.5。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简单的逻辑增长模型,该模型非常适合所有报告的数据。研究人员使用该模型和第一组数据,估计2月中旬病例数达到最大,约21,000例。使用所有可用数据,最大病例数会更高,为29,000,但其动态没有改变。这些预测没有考虑到任何其他可能的次要感染源。

    *注,本文预印本论文,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4.20020461v1

  • 原文来源: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4.20020461v1
相关报告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首次使用CRISPR/Cas9改变光合作用》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0-11
    • 2024年6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IPE团队利用CRISPR/Cas9技术首次成功提高了食物作物的基因表达,增强了光合作用。研究通过改变植物上游调控DNA,实现了基因表达和光合作用的增强,与以往研究多采用降低基因表达的做法不同。该研究未引入外来DNA,而是利用植物自身基因,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水稻的关键光合作用基因进行编辑。结果显示,基因表达量的增加超出了预期,且对其他重要基因活动的影响很小。这一发现为提高作物产量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新途径,尽管目前成功率较低,但展示了传统植物育种方法之外的潜力。
  • 《Nature: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开发用于量子信息应用的3D打印微型离子阱技术》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与量子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9-05
    • 离子阱技术是量子信息科学、精密测量、光学原子钟和质谱分析等领域的核心工具之一。传统的3D Paul阱通过精密机械加工制成,具有近乎理想的谐波势、高囚禁效率和较大的陷阱深度,但其尺寸通常较大,限制了其在规模化量子计算中的应用。 9月3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子聚合(2PP)的高分辨率3D打印微型离子阱技术,用于制备微型化的3D Paul离子阱。该技术结合了传统3D阱的高性能与表面阱的可扩展性优势,具有亚微米级的分辨率,能够制造大规模的高性能小型化三维离子阱阵列,为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颖且充满希望的道路。 该研究成果以题名“3D-printed micro ion trap technology for quantum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发表在《Nature》上。 论文下载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