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均一化观测序列的京津冀地区气候变化格局分析》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 APC
  • 发布时间:2018-10-04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利用1960~2015年京津冀地区88个国家级气象站观测资料(包括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水、日平均风速等),使用MASH(Multiple Analysis of Series for Homogenization)方法剔除台站迁址、仪器变更等因素所致偏差后,生成均一化的观测资料集。基于新资料集计算了各站气温、降水和凤速序列的线性趋势和Morlet小波等统计特征,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气候变化格局。结果表明:MASH方法能较准确地检测并校订观测序列中迁站、仪器变更等因素所导致的非均一性;1960~2015年期间京津冀年平均气温显著上升,上升幅度为0.261℃/10 a;降水减少,平均减少11.27 mm/10 a;风速显著减小,平均减小0.193 m s -1 (10 a) -1 。

相关报告
  • 《京津冀百年均一化气候资料日值序列构建技术通过成果鉴定、》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3-11-06
    •     10月23日,由天津市气象信息中心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京津冀百年均一化气候资料日值序列构建的研究”正式通过成果鉴定,其研发的百年均一化气温和降水日值序列构建技术经专家评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项目研究,天津市气象信息中心重新构建了京津冀区域1841年以来的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观测数据集,攻关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百年均一化气温和降水日值序列构建技术,揭示了以京津冀为代表的我国百年来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的趋势变化规律,完善了华北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变化评估的基础数据,不仅有力支撑了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还为我国构建不同区域气候背景条件下长年代可靠日值序列提供了技术借鉴,为制定减缓和适应极端气候变化影响的 科学有效对策 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 《2020年京津冀区域LNG供需情况分析》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1-03-03
    • 过去五年,京津冀鲁LNG工厂产能平均增速为75%。2014年以前,中国LNG工厂生产利润基本在1000-1500元/吨以上,市场投资热情高涨,霸州华气、张家口国储等液化工厂均在2013年投产,自2013年7月10月开始,发改委将天然气区分为存量气和增量气,并分别对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进行了上调,导致LNG工厂生产利润大幅降低。2014年LNG工厂产能增速为123%,仍旧保持较高增速,主要原因为彼时投产的LNG工厂均已在前期开工建设。进入2015年以后常规气气源价格持续走高,LNG工厂连续两年加工利润低迷,常规气制LNG市场投资热情转淡。非常规气制LNG 开始起色,迁安翅冀、枣庄薛能等LNG工厂都是在2015年后投产。河北地区凭借境内较大的焦化产能,在近几年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焦炉煤气制LNG的产地。 2020年京津冀地区接收站共进口LNG1430.337万吨,占到全国LNG总进口量的22.1%。其中,中石化天津进口量为605.97万吨,在三站中占比为42%,占比最大,其次为中石油曹妃甸接收站,接收量为435.11万吨,占比为31%,国网天津2020年共接收LNG389.29万吨,占比为27%。分月来看,4月份和9月份接收量处于全年低位。受到疫情影响,国内经济运行速度放缓,天然气下游需求降低,加上供暖结束,接收站进口量降低。9月份处于传统LNG需求淡季,接收站船期安排较少。10月份供暖季开始后,国内天然气需求出现缺口,接收站加大进口量,进口量不断攀升。2020年,京津冀接收站共计通过槽车出货313405车,约合689.49万吨,槽批出货量约占接收总量的48.2%。分月来看,2月份槽批出货较差,由于春节及疫情影响,下游需求降至低谷,3-4月份需求逐步恢复,后出货量基本平稳。至11月份,由于国内天然气供应缺口显现,曹妃甸接收站由于承担保供任务,减少槽批出货,加大气化返输量。2020年,京津冀地区LNG工厂出货总量为46697车,约合102.73万吨。由于区内多焦炉煤气工厂,工厂开工受到气源影响较小,整体开工较为平稳,出货量也在3000-4000车/月震荡。3月份由于国产价格较低,出货量在年内处于高位。 2020年,京津冀地区LNG消费总量为546.58万吨,较2019年大幅增加54.1%。其中,河北省增幅最大,达到了66.9%。2020年,大部分时间LNG市场处于极低价格运行状态,利好下游市场培育,尤其是工业用户,由于相较管道气,LNG经济性较为明显,故双气源用户倾向于选择LNG进行使用,LNG工业领域消费量增加;2020年民用“煤改气”大幅推进,河北地区“气化农村”成果显著,民用气量也有明显提升。但北京地区2020年消费量较2019年下降。2020年,北京地区LNG消费量为26万吨,较2019年降低18.8%。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市区内天然气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城市管网覆盖率提高,LNG替代率下降导致消费量降低。天津市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为89万吨,较2019年增加25万吨,增幅为36.2%。得益于LNG的高经济性和民用“煤改气”,2020年天津区内民用需求和工业需求均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