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半导体大基金二期募资2041亿 》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10-31
  • 据报道,第二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也就是大基金,已经在10月2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高达2041.5亿元,比第一期的1387.2亿元高出一半多,最快11月份开始投资,这次投资重点是半导体装备及材料行业。

    为了推动半导体行业投资,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要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2014 年9月24日,国家财政部、国开金融、中国烟草、亦庄国投、中国移动、上海国盛、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华芯投资等共同发起“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这就是俗称的大基金。

    目前,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2014.09-2018.05)已经投资完毕,共募得普通股987.2亿元,同时发行优先股400亿元,总投资额为1387亿元(相比于原先计划的1200亿元超募15.6%),公开投资公司为23家,累计有效投资项目达到70个左右。

    据报道,大基金一期投资范围涵盖集成电路产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其中67%的投资投向了半导体制造,包括我们经常听到的长江存储、中芯国际、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制造、封测企业,另外还有兆易创新、汇顶、景嘉微、紫光、国科微等半导体设计公司。

    在一期大基金中,半导体装备及材料行业也有投资,比如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等,不过总体占比还是很少的,据悉这也是二期大基金的投资重点。

    从之前的信息来看,2000多亿的大基金二期除了会关注5G、AI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之外,重点还会投资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包括各种光刻机、蚀刻机、大硅片、光刻胶等等,它们在半导体生产中也非常重要,目前国内高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这方面主要是美国及日本厂商占主导地位,今年7月份日本限制三种半导体材料对韩国出口就是靠光刻胶、氟化氢等材料的领先地位。

    以光刻机为例,目前最尖端的光刻机是荷兰ASML公司的EUV光刻机,每台售价超过1.2亿欧元,约合9-10亿人民币,国内只有中芯国际购买了一台用于7nm工艺研究。

    目前国产光刻机只能做到90nm工艺级别,与先进水平差距甚远,而光刻机技术难度非常高,ASML公司也是联合多个合作伙伴花了二三十年才取得成功的。

相关报告
  • 《出资2.4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入股广州兴科半导体》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3-10
    • 兴森科技近日宣布,公司于2020年2月10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兴森众城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广州兴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兴森科技运营主体兴森快捷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1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41%,成为合资公司第一大股东;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2.5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25%,为第二大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出资2.4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24%,为第三大股东;广州兴森众城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1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10%,为第四大股东。 公司经营范围:集成电路封装产品设计(涉及许可项目的,需取得许可后方可从事经营);类载板、高密度互联积层板设计(涉及许可项目的,需取得许可后方可从事经营);集成电路封装产品制造(涉及许可项目的,需取得许可后方可从事经营);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开发;信息电子技术服务;电子产品批发;电子元器件批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类载板、高密度互联积层板制造(涉及许可项目的,需取得许可后方可从事经营)。 兴森科技方面表示,合资公司“广州兴科半导体有限公司”于2020年2月24日取得了由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 《AI与5G大热,芯片半导体行业进入爆发期》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1-01-19
    • 元旦前后,新洁能、汇顶科技、士兰微、富满电子等多家半导体大厂发布涨价通知函,从而为整个行业涨价提供了注脚。寻根究底,寻求与供应主导着此轮涨价潮。作为高精尖科技的代表,芯片、半导体产业的风吹草动,事关各国国家战略,并吸引了嗅觉灵敏的投资人前赴后继进入芯片、半导体产业,由此,A股芯片板块持续大热的同时,该赛道的投融资热潮也一浪高过一浪。 科技日报记者注意到,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日前发布《近十年我国芯片半导体品牌投融资报告》,分析了最近十年来行业投融资变化,以及盘点最受资本青睐的明星企业。 据了解,近十年,整个行业被披露的总融资额超六千亿,并在2017年达到顶峰。 据了解,近十年来,我国芯片半导体赛道共发生投融资事件3169件,总投融资金额超6025亿元。2017年芯片半导体行业共发生投融资总金额2105亿元,为十年来最高峰,其中1500亿元融资被行业巨头紫光集团一举拿下,国资占据主导地位,成绩瞩目。 去年,该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458起,总金额高达1097.69亿元。 2020年,芯片半导体发生投融资事件458起,拿到融资的企业共计392家,总融资金额高达1097.69亿元,最高融资金额被中芯国际拿下,合计198.5亿元,由国家基金一期、国家大基金二期、上海集成电路和国家集成电路共同注资,皆为国资背景。 资料显示,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高科技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 中芯南方、安世半导体以及中兴微电子等企业获得的融资金额同样瞩目。2020年的芯片半导体投融资赛道上,共有16家企业获得总金额超过10亿元融资,其中共计融资事件27起。 科技日报记者注意到,从近十年融资次数TOP10榜单来看,芯原股份以11次稳居榜首,利扬芯片以10次紧随其后。据了解,芯原股份是一家芯片设计平台即服务提供商,为多领域、多种终端提供半导体设计服务。除此之外,地平线机器人、寒武纪等知名品牌的融资次数也榜上有名。 AI与5G仍然是今年的大热门,芯片行业也已进入爆发期,在过去两年都取得了跨越式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芯片半导体赛道共发生A轮以及pre-A轮融资111起,占比约为24%。从这两年的发展来看,获得融资的企业正在变多,总金额也在逐步扩大,芯片行业的未来让人充满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