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 一个紊乱的区域通过缩合和伙伴招募控制cBAF的活性》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0-08
  • 2023年10月3日,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及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发表题为A disordered region controls cBAF activity via condensation and partner recruitment的论文。该研究表明在mSWI/SNF染色质重塑器(cBAF)的ARID1A/B亚基中,凝析物形成和异型相互作用是IDR不同且可分离的特征,并建立了不同的“序列语法”。

    凝结是由均匀分布的酪氨酸残基驱动的,而伴侣的相互作用是由富含丙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酰胺残基的非随机块介导的。这些特征集中了特定的cBAF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染色质定位和活性至关重要。重要的是,人类疾病相关的ARID1B IDR序列语法扰动会破坏细胞中的cBAF功能。总之,这些数据确定了IDR对染色质重塑的贡献,并解释了相分离如何提供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实现基因组定位和功能伴侣招募。



    本文内容转载自“ CNS推送BioMed”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XZql52S_Zgr8Y_Jly7-kg

相关报告
  • 《一个关键基因控制高粱及其他作物的茎干多汁性》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zhangyi8606
    • 发布时间:2018-11-15
    • 甜高粱茎汁液基因的发现可能具有巨大的农业意义。 也许你从未尝过高粱(高粱),这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第五大作物,但你可能很快就会尝到了。这种古老的谷物在发展中国家是常见的食物来源,也用来酿造白酒,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烈酒之一。谷物高粱是一种坚韧、耐旱的植物,茎干干而脆,也用于生产从动物饲料到工业化学品到无麸质面粉等产品,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燃料来源。不太常见的多汁甜高粱品种被用来生产类似枫糖浆的产品。茎多汁可以使植物更耐旱,但也可以使其抗病性降低,另外这些植物的高度会导致它们在风中倾倒。了解茎多汁性状是如何进化的,并鉴定其潜在的基因,可以帮助育种家在高粱和其他重要作物中微调这一性状,同时阐明植物的茎水运输。100多年前,科学家们发现干多汁是由一个叫做干的基因位点决定的。而这种遗传区域已经缩小到一个小区域,在一个单一的染色体,高粱茎的水分含量可以变化很大,使得很难研究这一特性并找出潜在的基因。 通过对大量不同高粱品种的仔细遗传分析,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了控制高粱茎多汁性状的基因,正如本月出版的《植物细胞》中所描述的。干基因产物似乎是一个主开关,控制许多基因的表达,帮助确定植物细胞壁的形状和组成。多汁茎秆型高粱品种的干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壁异常,甚至细胞崩溃,但是这些植物中的高糖含量促进了它们的生长,并可能导致粮食产量的增加。看起来育种家长期以来一直在选择具有干基因突变的植物以提高高粱糖浆生产的效率。作者在其他作物物种中鉴定出类似的基因,这也为其他植物的茎多汁性水平的形成提供了机会。根据德克萨斯大学的Thomas Juenger博士的说法,“这是一项标志性高粱基因的重要发现,也是利用遗传作图、自然变异和转基因操作来理解重要驯化事件关键因素的综合方法的一个伟大例子。
  • 《Cell | 调控核仁内部结构和pH梯度形成的机制》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19
    • 2024年3月18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Rohit V. Pappu通讯在Cell发表题为Macromolecular condensation organizes nucleolar sub-phases to set up a pH gradient的文章。 细胞核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结构,具有不同的专门区域,在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核仁是最大的无膜细胞器,是核糖体(细胞的蛋白质工厂)生产的核心。最近的研究表明,核仁不是一个均匀的结构,而是多个子相的动态组装,每个子相都具有独特的大分子组成和功能。 研究深入探讨了核仁组织的复杂性,重点关注了核仁蛋白的内在无序区(IDR)。IDR是缺乏固定三维结构的氨基酸片段,通常参与介导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在核仁蛋白中确定了两种不同的IDR语法(grammar):【D/E区】和【K区+E富集区】。这些IDR在决定核仁蛋白在细胞核内的定位偏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项研究进一步阐明了核仁被组织成不同的亚相,每个亚相都有不同的大分子密度。这些亚相可能是活性过程和自发相变相结合的结果,统称为“缩合”(condensation)。Condensation涉及多种相互作用,包括位点特异性、可饱和性、化学计量结合、不可饱和性、缔合多价相互作用(associative multivalent interaction)和互补静电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证明,含有D/E区和富含K区+E区的核仁蛋白在核仁中富集。这些IDR负责蛋白质在细胞核内的定位,含有D/E区的蛋白质在整个细胞核中富集,其定位由RNA或DNA结合结构域的存在决定。该研究还表明,核仁亚相是通过凝聚组织的,凝聚结合了核仁成分的结合和复杂的凝聚(coacervation)。缩合过程受到IDR的特异性及其所包含的RNA或DNA结合结构域类型的影响。体外重建和对细胞的研究显示了condensation是如何促进核仁组织的。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核仁蛋白的D/E区有助于降低体外与核仁RNA形成的共缩合物的pH值。在细胞中,这在核仁和核质之间建立了pH梯度。核仁旁体(Juxta-nucleolar bodies)具有不同的大分子组成,以具有相当不同的电荷分布的蛋白质IDR为特征,其pH值等于或高于核质。这项研究还强调了condensation过程的重要性。组成特异性导致了质子梯度,使核仁比周围的核质更酸性。核仁的特征是pH梯度,核质比核仁更碱性。这种pH梯度被认为是由质子与核仁蛋白中D/E区的差异结合产生的,这反过来又影响了蛋白质在核仁中的定位和功能。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核仁组织和功能的复杂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不同IDR语法的鉴定及其在核仁蛋白定位中的作用,以及在核仁内pH梯度的建立,为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的调控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