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反式脂肪酸危害被夸大》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3-03-19
  • 2013-3-19: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昨日发布消息称,被誉为“餐桌上的定时炸弹”的反式脂肪酸,危害被夸大。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居民日常饮食中对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比,仅为0.34%,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限值。
  • 原文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3-03/19/c_124474403.htm
相关报告
  • 《反式脂肪酸危害不亚于三聚氰胺》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0-09-17
    • 2010-9-17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网讯:面包、蛋糕、威化饼干、匹萨、蛋黄派、巧克力……你是否想过,生产加工这些点心和零食使用的植物奶油中大部分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卫生部下属某研究单位负责人告诉晨报记者,反式脂肪酸摄入后会扰乱人体正常代谢,如果对其使用不加以控制,“危害甚至超过三聚氰胺”。昨日,多位专家在北京举行研讨会,呼吁卫生部尽早参考国际上各个国家对反式脂肪酸的控制标准,尽快建立有效的法规与监管体制。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召开发酵食品内源危害物防控标准技术研讨会》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3-03-13
    • 2021年6月21日至22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食品评估中心”)在北京召开发酵食品内源性危害物防控标准技术研讨会。食品评估中心、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北京市疾控中心、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酒业协会等14家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食品评估中心骆鹏杰对发酵食品中危害物限量值、检测方法及有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等进行汇报和解析。江南大学陈双副教授从酒精饮料、酱油内源性危害物防控技术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汇报。会议对食品评估中心所研制的真菌毒素、生物胺、氨基甲酸乙酯等快检方法及减控措施方案进行了讨论。对HACCP基础理论及应用、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规范、饮料酒中氨基甲酸乙酯预防控制策进行学习和讨论,会议建议应用所建立的快速识别技术、减控措施结合食品生产工艺开展应用示范化应用工作,为降低发酵食品内源性危害物水平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