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在《自然-食物》发表研究:农业机械或占2050年中国总碳排放20%,需通过新能源智能农机实现低碳转型以支撑双碳战略》

  • 编译者: AI智能小编
  • 发布时间:2025-08-20
  •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张福锁院士团队在农业减污降碳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团队联合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和重庆大学的专家,在《自然-食物》(Nature Food)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农业机械可能会占2050年中国总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物排放的20%,并妨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研究论文。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农业机械成为重要的碳排放和空气污染源。如果不加控制,预计到2050年,农业机械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将显著增加,严重影响碳中和和空气质量达标的目标。 研究基于改进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和多源数据库,系统评估了1985至2020年我国农业机械的排放情况,结果显示农业机械的CO?排放增加了近7倍,空气污染物排放增加了4至7倍。研究设计了三种情景路径,评估政策干预效果,发现在净零排放情景下,农业机械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均可下降70%以上,表明新能源技术的替代潜力巨大。 研究强调推动农业机械低碳转型的关键在于能源结构调整,提出生物燃料和天然气作为过渡替代能源,太阳能、电动化和氢燃料农业机械作为中长期主力。同时,结合新能源动力系统与智能农业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高效作业和降低单位排放。 研究还发现我国农业机械排放在区域上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分区制定治理路径,并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农机结构调整。通过这些措施,研究为农业领域实现减污降碳“双重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全球推广价值。
相关报告
  • 《中国农业机械市场》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张金钰
    • 发布时间:2023-05-16
    • 中国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努力为美国制造商创造了机会。 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向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大规模转型之中。2018年7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该政策指导要求到2025年将作物种植和收获的机械化率从2018年的67%提高到75%。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关于六大类农业机械(不包括拖拉机)的数据,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贸易产生了影响,但2020年中国农业机械进口额为7.99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6%。 中国已经承认其在农业生产方面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已经确定了主要挑战,如有限耕地的产出压力越来越大、供水有限、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和管理效率低下。尽管美国公司将面临来自中国制造商的激烈竞争,但一些高端产品行业仍存在机会,包括精密收割机械、先进的灌溉、排水和储存系统、谷物烘干设备、物联网技术以及供应链和农场管理系统。
  • 《中国的可持续农业》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5-04-09
    •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中国的农业对全球影响巨大。尽管中国进口越来越多的谷物,包括大豆和其他农产品,中国同时也是新鲜果蔬和加工食品的主要输出国。在中国,这种食物生产和消费的转变以及对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受到我们的关注。2015年3月20日,国际环境发展研究所(IIED)和中国农业大学(CAU)联合主持了研讨会,其主题是: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与合作。研讨会汇集了从业者、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分享了IIED和CAU的8个相关可持续农业的试验,相关的研究结果将整理成册,在今年8月发布。 当前的中国农业面临一些主要的挑战。中国是施用化肥和农药最多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土壤污染、水分缺乏,以及存在大面积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区域。因此中国采用很多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其效益包括环境和公共健康的改善,特别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的农耕历史有4000多年,绝大多数时间里没有施用化肥和农药。传统的生产措施包括用豆科作物进行固氮、作物轮作和间混作、梯田、利用品种多样性等。人类、动物和作物的废弃物被系统的回收来保持土壤肥力。 无损耗的农业 在美国农学家F.H. King著作的《四十个世纪农民》的书中阐述了许多传统中国农业措施成功的案例。保持4000年土壤肥力不变的关键措施是“农业无损耗”,且没有用额外的投入。其农业特征在高密度人口和有限土地的情况下,采用小规模集约化农业来获得最大化土地生产力。但这种传统农业模式在最近几十年出现了负面环境结果。需要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正确的导向,来强化可持续粮食生产的市场。 区域案例剖析 这8个案例选自中国的7个区域,其中一个特征是分享收获,是由两名博士研究人员从北京市发起的,没有农业背景。在大规模农民从从村到城市寻求工作机会的背景下,共享收获代表了城市知识分子接管农业的一个逆转趋势,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尽管共享收获采用有机农业模式,但他们没有官方认证。少量农民采用可持续的耕作方式,认证过程的花费太高,农户无力承担,是一个大问题。 江西省万载县是中国大规模有机农业的成功的一个案例。万载县的有机农业试验开始于1999年,当时通过人们代表大会投票,转换农业为有机生产,禁止施用所有的农业化学产品。政府牵头,培训农民,推广新技术,开拓市场。2014年底,万载县共有5400公顷耕地获得了有机认证,包括水稻、大姜、大豆、草莓、青葱、山药和其他经济作物,供应国内市场,并出口国外。今天,有机农业是万载县的主要发展战略,有17000户农民参与。 来自围城的挑战 共享收获和万载县都可以说可持续农业的成功案例,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一个问题是中央是否愿意推广有可能减产的农业措施,即使它们能够带来环境效益、提高农民收入。食品安全是国家关注的首要问题。其他的问题包括农村劳动力短缺、部分企业的环境意识差。事实上,采取可持续农业措施,农民不一定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