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站在冬天回望四季,2018年,“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战略加速互动融合,区域发展协调性在不断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分化现象逐渐显现,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区域发展机制还不完善,难以适应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2019年,击鼓催征,踏浪前行。
区域新势
2018年11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公布。对于区域发展来说,这是继十九大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写入报告之后,我国区域发展的新部署和行动指南,对新时代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虽然在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分化现象逐渐显现,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基于此,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提出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此次,意见的出台将成为未来30年区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仔细研读意见,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
其一,2019年,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最有力抓手。
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在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区域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
如何突破呢?意见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
事实上,中央赋予这几个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非常清晰。
“一带一路”建设助推沿海、内陆、沿边地区协同开放,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为主骨架加强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统筹国内国际、协调国内东中西和南北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优化开发模式。
长江经济带充分发挥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
几大战略共同的着力点都是集中建立经济的关联,通过关联,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释放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
其二,未来,将通过重点中心城市引领,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区域板块融合发展。
近几年,我国城市群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多个城市群规划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群在引领区域发展方面效果非常明显。
此次意见提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由此梳理,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从而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将成为未来区域发展主旋律。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随着陆续推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协调推进机制,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将得到实质性地推进。
2018·大事记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设立
1月10日,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其中提出,加快提升济南、青岛、烟台核心地位,以其他14个设区市的国家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为补充,形成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总体格局。
点评:这是我国首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2018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从战略谋划阶段转向建设实施阶段。新旧动能转换,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体制机制、工作模式等诸多方面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除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关中平原城市群获批
2月7日,《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为目标,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以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为动力,以延续中华文脉、体现中国元素的风貌塑造为特色,加快高端要素和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人口和经济集聚水平,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点评:作为西北地区发展的引擎,关中平原城市群要发挥其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推动全国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引领和支撑西北地区开发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呼包鄂榆城市群获批
2月,《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其中提出,将呼包鄂榆城市群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定位成为全国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向北向西开放战略支点、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合作共建区、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点评:努力了多年的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终于尘埃落地。培育发展呼包鄂榆城市群,对探索资源型地区和农牧结合区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跻身国家中心城城市方阵
2月,《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至此,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9座城市被明确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点评:西安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联通欧亚、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重要枢纽,要把西安作为西北的龙头扬起来。相比此前已获批的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一带一路”是西安的一张王牌。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围
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兰州、白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宁波、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1月,批复同意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至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增至20个。
点评: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于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自2009年3月北京中关村成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等陆续加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列,九年来,国家自创区持续保持较快速度发展。
海南自贸区起航
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4月14日,《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以现有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海南特点,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海南自贸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点评:因改革开放而生,先行先试是海南发展的独特基因。与我国其他自贸区相比,海南自贸区最为年轻,但承担了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重任,既要复制推广和深化现行自贸试验区的各项制度创新,同时也要为积极探索、稳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打好基础,将打造成为中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任重而道远,海南还要经历经济结构转型期的“阵痛”,向着“新高地”挺进。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出台
4月,《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获批,着眼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推动雄安新区实现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创造“雄安质量”和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
点评:雄安的意义在于,能够在中国不沿海不靠边的地方,打造一个新时代可复制的城市样板,这里将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发展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增长极。一年来,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抢滩,百余家高端高新企业核准注册登记,将陆续进驻新区。
新设22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8月,国务院同意在北京市、呼和浩特市、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南京市、南昌市、武汉市、长沙市、南宁市、海口市、贵阳市、昆明市、西安市、兰州市、厦门市、唐山市、无锡市、威海市、珠海市、东莞市、义乌市等2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名称分别为中国(城市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至此,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数量将从13个增加至35个,基本覆盖了主要一、二线城市。
点评: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成交额连续两年增长1倍以上,现已成为我国外贸创新发展的新亮点、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创新创业的新平台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载体。22个新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将着力在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方式相关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提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点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长三角地区将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并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长三角区域将进一步加深合作,着力建设成为我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14地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
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支持山东威海等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功能平台。
点评:推动海洋经济建设是带动大陆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手段,海洋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经济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要坚持陆海统筹,立足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点,明确发展方向,发挥引领作用,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彩娜据公开资料整理)
2019·向未来
12月,被视作来年经济发展风向标,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路线图跃然纸上。
◆要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目前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规模经济效应开始显现,基础设施密度和网络化程度全面提升,创新要素快速集聚,新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要推动这些地区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长江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推动城镇化发展,抓好已经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工作,督促落实2020年1亿人落户目标,提高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彩娜据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