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后实施的最新科技计划,由原来科技部管理的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发改委、工信部共同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农业部、卫计委等13个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该计划主要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
2016年~2018年近三年期间(截止2018年8月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示了114个重点专项,共发布了2997个项目,项目总金额高达650.7亿元。
根据机构性质不同,可将项目牵头承担单位划分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下图可以看出,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是我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重要参与者,企业承担的项目总金额为1574988.71万元,占比24%;高校承担的项目总金额为2233283.77万元,占比34%;科研院所承担的项目总金额为2314760.45万元,占比36%,其中中国科学院承担的项目总金额为873677万元,占所有项目总和的14%。
对近三年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分析发现,无论是从项目数量方面还是从项目总金额方面进行分析,清华大学在所有项目牵头承担单位中排名第一,项目总金额高达16.88亿,超过排名第二的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约2亿元。项目总金额排名前十的单位为清华大学、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以及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