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化所精细刻画大湖塘超大型矿床的流体成矿作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21
  •   赣西北大湖塘超大型钨铜钼矿床的形成受到大多矿床学家的极大关注。近期 ,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华勇研究 团队博士生宋伟乐和副研究员姚军明等精细刻画了该矿床的流体成矿作用。

      本文作者在详细的野外、室内和镜下工作基础上,首先将 大湖塘超大型钨铜钼矿床划分为八个蚀变与矿化期阶段:似伟晶岩阶段、钾化阶段、钠化阶段、云英岩化与钨主矿化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晚期白钨矿化阶段、碳酸盐阶段和表生阶段;然后选取云英岩化与钨主矿化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晚期白钨矿化阶段的八种矿物, 系统 研究了 大湖塘矿床的流体成矿作用 (图 1,2,3,4 ) 。结合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认为:

      大湖塘超大型钨铜钼矿床存在多期次多阶段的流体成矿作用,至少存在早晚两个流体成矿系统(钨成矿系统与铜钼成矿系统)。相同的是:两套成矿流体系统均为水钠钙体系,以岩浆热液为主,含甲烷、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成分,具有高温和低盐度的特征;不同的是:晚期铜钼成矿流体系统含有硫化氢气体成分,并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钨成矿系统中 黑钨矿主要形成于 240~400°C ,其沉淀可能受控于压力骤降、 pH 值升高、温度降低以及氟含量降低等因素,而水力致裂作用导致的流体压力骤降可能是触发黑钨矿开始沉淀的关键;白钨矿主要形成于 200~300°C ,其沉淀可能受控于 pH 值升高、温度降低以及氟含量降低,水岩相互作用可能是影响白钨矿沉淀的主要因素;黄铜矿和辉钼矿等多金属硫化物的沉淀可能主要受控于温度降低、 pH 值和 f O2 升高,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可能是导致硫化物沉淀的主要因素。

      该成果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深地资源勘查开采 ” 重点专项 “ 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 ” ( 2016YFC0600405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672079 , 41372085 )的联合资助,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 Ore Geology Reviews 第 99 期 116-150 页上。

相关报告
  • 《江西大湖塘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隐爆角砾岩成矿模式》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5-12
    • 近年来,赣西北地区大湖塘钨多金属矿集区发现了世界级超大型钨矿床,其矿化类型包括细脉浸染型白钨矿、石英大脉型黑钨矿和隐爆角砾岩型钨(铜、钼)矿。隐爆角砾岩作为重要的容矿构造和找矿标志,与这些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 研究集中在石门寺矿区,该矿区以其超大型成矿规模和丰富的成矿岩体成为该矿集区的代表。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与岩相学观察,研究发现石门寺隐爆角砾岩具有显著的分带特征,其形成主要受岩浆-气液爆破作用控制。隐爆角砾岩筒的形态特征及角砾与胶结物的组成明显区别于断裂构造形成的构造角砾岩。 研究指出,隐爆作用不仅改变了成矿环境,还为含矿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热液的运移、交代、混合以及矿质卸载与沉淀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空间。据此,建立了大湖塘石门寺矿区隐爆角砾岩型成矿模式。研究认为,隐爆作用是同一矿区发育多种矿体类型的重要控制因素,对大湖塘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该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大湖塘钨多金属矿集区成矿作用的认识,为区域找矿勘查及矿床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基金的联合资助。
  • 《广州地化所在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花岗岩及其与Mo-Au-Pb-Zn成矿作用关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5-23
    •   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时期发育大规模的花岗岩和 Mo-Au-Pb-Zn 成矿作用。近 10 年来,前人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探讨。然而,在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方面仍存在争议。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赵太平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对华北南缘中生代的岩浆作用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近年来开展了细致的研究工作,系统总结了前人研究资料,对岩浆岩的时空演变、成矿流体的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大规模的岩浆作用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化(图 1a ),其地球化学组成在 127Ma 前后发生明显转变(图 2 ),是对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构造体制由加厚的岩石圈向强烈的伸展减薄的构造环境的转变的响应。 Mo-Pb-Zn 成矿作用可分为两期(图 1b ),分别与早晚两期岩浆作用密切相关,早期钼矿化( 155-130Ma )包括斑岩型和斑岩 - 矽卡岩型矿化,其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晚期钼矿化( 127-116Ma )主要为斑岩型矿化,其成矿物质来源类似于早阶段的钼矿,但有更多的幔源物质 ( 图 3d , 4a-b) 。早期 Pb-Zn 矿化( 144-130Ma )主要包括热液脉型和矽卡岩型,而晚期 Pb-Zn 矿化( 125-117 ),则主要为热液脉型。 H-O-S-Pb 同位素特征指示(图 3-4 ), Mo 矿化与 Pb-Zn 矿化属于同一成矿系统,且后者为前者的远端产物。此外,华北克拉通南缘的金矿床集中爆发于 132-120Ma ,其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为主(图 3b ),而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 ( 图 3e, 4c-d) 。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本研究成果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编号 : 2016YFC0600106)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 : 41373046 , 41402047) 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jseaes.2018.0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