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高双面率加持,提升大基地发电效率,助力全球电力市场化交易》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12
  • 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TOPCon技术凭借低成本、高效率、高产业链配合度等多种优势,已明确成为未来5年的主流技术。得益于其高达90%的双面率,TOPCon在沙戈荒大基地等典型双面场景下比BC提高单瓦发电能力1.5%以上,具备更高的综合发电效率。TOPCon高双面率和优异的低辐照性能使得其在全球所有双面场景中,尤其是在电力市场化交易环境下,都能带来卓越的发电量和收益,充分满足全球广泛的电力市场需求。

    更高双面率&综合发电

    TOPCon备受大基地青睐

    重视组件高双面率已成行业共识, TOPCon技术凭借先天结构性优势,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随着TOPCon 2.0时代到来,TOPCon组件双面率提升至85%,最高可达90%;据BC最近的数据显示,其双面率为75%,最高可达80%,TOPCon的双面率比BC的双面率高出10-15%。

    由于不同的场景下反射率差异,组件带来的发电增益也不同。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典型的大型地面电站场景中,地面反射率较高,TOPCon组件更高的双面率带来更强的背面发电能力,可有效提升整体系统发电量。

    这也与首个国家级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的实证结果一致:对比全年数据,同一应用场景下,得益于高双面率,TOPCon发电量最高,高于BC。国电投的实证结论说明:在大基地场景下,TOPCon组件是更优的选择。这也体现在TOPCon组件市场占有率远高于BC组件这一事实上。

    双面率作为提升综合发电效率的核心路径,仍然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权威第三方InfoLink的最新数据,2025-2028年全球双面场景占比将达到86%-88%,接近90%。这就意味着,TOPCon组件不光为大基地典型双面场景带来价值增益,更为全球范围内双面场景带来显著价值。

    更优低辐照性能

    TOPCon护航电力市场交易下

    高电价时段发电量

    相对于BC,TOPCon产品具备优异的低辐照性能,因此其单瓦发电能力更高,带来的发电增益越多。数据显示,全球90%的地区都是低辐照环境,这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投资收益,不容忽视。因此TOPCon在全球占比90%的低辐照环境下都是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

    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下,能够在早晚高电价时段发更多电、具有更低度电成本的光伏产品更有竞争力的,可以实现收益最大化。TOPCon优异的低辐照性能使得其在高电价时段的发电量更高,从而捕捉更高的市场化电价,可以提升投资回报率,进而提高整体的收益。

    天合光能高价值解决方案

    百MW电站增益239.6万元

    作为N型技术先行者,天合光能深耕TOPCon技术路线,其TOPCon产品不仅在大型地面电站场景表现卓越,更因其高发电性能和适应性,广泛适配全球市场化电价交易场景,为分布式、工商业、电力现货交易等多元场景提供最优解。

    天合光能于3月下旬推出天合光能沙戈荒大基地解决方案,完全立足于电力市场化需求,重构光伏电站设计及投资回报逻辑,更具备极致度电成本,成为沙戈荒大基地优选。据测算,市场化交易下,即天合光能i-TOPCon Ultra组件搭配跟踪支架系统较TBC+行业跟踪加权电价至少提高1.1分/度,100MW电站年收益增加239.6万元,IRR提高0.97%。

    TOPCon技术凭借其优异双面率和低辐照性能,不仅在传统的沙漠、戈壁、荒漠等大型集中式地面电站场景中优势明显,在全球多种场景中均有卓越表现,广泛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双面应用及电力交易场景。

    随着光伏市场持续扩容与平价上网趋势加速推进,TOPCon双面组件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广泛应用。以天合光能为代表的技术领先企业,正通过高效TOPCon产品及高价值解决方案持续推动光伏电站降本增效,助力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进程。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solar-2450293.shtml
相关报告
  • 《广西燃气发电企业首次参加电力市场交易》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10
    • 近日,广西2022年度二季度双边协商交易圆满完成,区内燃气发电企业首次参与交易,成交电量1.5亿千瓦时,标志着广西电力市场发电侧放开力度进一步加大。 据介绍,燃气发电具备机组启停快、升降负荷迅速等特点,能有效提升电网高峰时段的调节能力,是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重要灵活调节电源,有利于推动广西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马琼认为,燃气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满足国家进一步放开发用电计划政策要求,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化交易的准入门槛,扩大了市场空间,保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也为保障电力有序供应提供有力的支撑。 广西电力交易中心积极与自治区政府主管部门和能源监管机构沟通汇报,听取市场各方意见,配合完善市场交易方案,推动燃气发电企业等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拓宽市场选择。同时,在交易前加强政策及规则宣贯培训和答疑,指导企业规范参与交易。 “当前,广西积极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亟需燃气发电等灵活高效的调节性电源支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南方能源监管局广西业务办主任邹水坤说:“通过建立燃气发电机组参与市场化交易的机制,构建多元竞争格局,将为相关发电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增强投资和运营积极性,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广西电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成为大势所趋。今年1至3月,广西交易电量627.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 下一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将紧扣国家能源战略目标,持续落实市场化改革政策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完善广西电力市场,满足各种新型能源发电机组参与交易,深度融入南方区域市场及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服务广西能源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 《成本高 电价低 燃气发电应引入市场调节机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5-17
    •   天然气供给如何保障?输气管道如何发挥节点作用?气电价格如何体现真实价值?日前在江苏扬州举办的燃气发电业务联合发展论坛上,来自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浙江、上海五省一市近200位天然气上下游企业主管、业界专家、政府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谋行业发展未来。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环境制约因素加码与能源结构优化,我国燃气发电行业正迎来发展机遇期。但天然气价格倒挂,电价政策封顶等因素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强政策指导,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基础建设,提升行业发展质态。   燃气发电迎来发展机遇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23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1%。发电是天然气利用最主要用途之一,截至去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7.8亿千瓦,燃气发电装机容量0.8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的4.78%。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介绍,与燃煤发电相比,燃气发电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半以上,粉尘排放几乎为零。美、日、英等发达国家纷纷看中这一特性,大力发展。“气电是目前全球电力产业主要来源,发电量占比接近1/4,我国比值仍旧偏低,具有较大成长空间。”   已出台的《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与2016年相比新增装机量增幅超过80%。2017年发布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明确将天然气培育成为现代清洁主体能源。全国多个省市已纷纷展开行动,江苏、上海和浙江三省近期相继出台气电上网电价定价政策。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东部公司总经理侯创业认为,燃气发电业务已迎来黄金机遇期。“燃气电厂具有转化效率高、环境污染小、运行灵活、适合调峰等特点,占地面积小、环境相容性好、耗水量少、厂用电率低等优势,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满足电力系统调峰要求、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江苏是用气大省,近年来加快发展燃气发电。今年1月至3月,全省天然气机组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9%。   江苏省经信委副主任李强认为,江苏规划和推进燃机发电项目,是在适应能源转型的新形势下,提高自身电力供应能力、满足用电需要的重要选择。“江苏缺乏一次能源,现阶段既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又要满足电网需要,还要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发展燃气机组就成为重要途径。”   截至今年3月底,江苏电网统调燃机电厂共24座,机组50台,合计装机容量1371.6万千瓦,位列全国首位。   价格门槛掐住发展“气门”   尽管燃气发电业务迎来发展机遇,但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结构导致天然气严重依赖进口,在现有天然气储运设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燃气发电企业气源成本难以下降;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不享受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政策补助,上网电价遭遇“天花板”,气电企业发展面临多重挤压。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市场研究所所长单卫国算了一笔账:在我国燃气电厂的运营成本中,燃料费占70%,燃气发电成本是燃煤发电的二至三倍。对于热电厂来讲,上网电价需达到0.55元才能保证盈利,调峰电厂则要达到0.6元。   “对于燃气发电企业来讲,经营成本虽然高,但是可控。关键是要把上网电价的成本疏导出去。目前来看,天然气发电的调峰、环保价值未充分体现。这需要‘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互配合。”   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志清也算了一笔账。去年,该公司为配合电网调峰,一共启停599次。启停1次折算20运行小时,增加2万元左右检修费用。“机组频繁启停对安全性、经济性造成较大影响。得益于政府对不足利用小时的补贴、气价季节性优惠等,企业各年度盈利水平基本维持正常发展。”   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吴立波认为,要发挥燃气发电的调峰作用,发电市场就应使燃气发电机组享有优先发电权和发电权交易机制,且天然气现货市场也要做到燃气调峰辅助交易等。“分布式天然气发电的供需机制要尽快市场化,跨区配置、跨品种配置、大用户直购、净电量计量等手段多管齐下。”   在天然气价格端,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李健认为,规范天然气期现货市场交易有利于形成燃气发电定价机制。“4月18日,交易中心已推出7月、11月中远期船货(LNG)竞价预售交易,以加强天然气价格风险的管理。”李健透露。   专注“内功”降本增效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燃气发电业务起步较晚,发展尚未成熟,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努力,共同做大“蛋糕”。   “发展燃气发电要因地制宜。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工业供热负荷的,应当优先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热电冷三联供项目。对于弃风、弃光比较严重的地区,应优先发展调峰燃气电厂。”张玉清说。   “目前引进国外燃机技术的合作中普遍存在核心技术不掌握、维修成本高等问题,建议加快燃气轮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进度,争取尽快取得突破。”单卫国说。   “国家应尽快出台环境税,对煤电的环境外部性予以税收调整,并设计实施支付转移机制、解决地方政府对于燃气电厂上网补贴的可持续性问题。继续深化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谋求天然气的国际市场定价权。”吴立波说。   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供应商,中石油近年来大力推动燃气发电。侯创业说,“按照目前东部五省的‘十三五’规划看,到2020年前后,现有管网运力不足,将成为发展瓶颈。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快推动管网建设,将支线推进到村镇,为下一步产业转移提供必要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