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高双面率加持,提升大基地发电效率,助力全球电力市场化交易》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12
  • 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TOPCon技术凭借低成本、高效率、高产业链配合度等多种优势,已明确成为未来5年的主流技术。得益于其高达90%的双面率,TOPCon在沙戈荒大基地等典型双面场景下比BC提高单瓦发电能力1.5%以上,具备更高的综合发电效率。TOPCon高双面率和优异的低辐照性能使得其在全球所有双面场景中,尤其是在电力市场化交易环境下,都能带来卓越的发电量和收益,充分满足全球广泛的电力市场需求。

    更高双面率&综合发电

    TOPCon备受大基地青睐

    重视组件高双面率已成行业共识, TOPCon技术凭借先天结构性优势,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随着TOPCon 2.0时代到来,TOPCon组件双面率提升至85%,最高可达90%;据BC最近的数据显示,其双面率为75%,最高可达80%,TOPCon的双面率比BC的双面率高出10-15%。

    由于不同的场景下反射率差异,组件带来的发电增益也不同。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典型的大型地面电站场景中,地面反射率较高,TOPCon组件更高的双面率带来更强的背面发电能力,可有效提升整体系统发电量。

    这也与首个国家级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的实证结果一致:对比全年数据,同一应用场景下,得益于高双面率,TOPCon发电量最高,高于BC。国电投的实证结论说明:在大基地场景下,TOPCon组件是更优的选择。这也体现在TOPCon组件市场占有率远高于BC组件这一事实上。

    双面率作为提升综合发电效率的核心路径,仍然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权威第三方InfoLink的最新数据,2025-2028年全球双面场景占比将达到86%-88%,接近90%。这就意味着,TOPCon组件不光为大基地典型双面场景带来价值增益,更为全球范围内双面场景带来显著价值。

    更优低辐照性能

    TOPCon护航电力市场交易下

    高电价时段发电量

    相对于BC,TOPCon产品具备优异的低辐照性能,因此其单瓦发电能力更高,带来的发电增益越多。数据显示,全球90%的地区都是低辐照环境,这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投资收益,不容忽视。因此TOPCon在全球占比90%的低辐照环境下都是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

    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下,能够在早晚高电价时段发更多电、具有更低度电成本的光伏产品更有竞争力的,可以实现收益最大化。TOPCon优异的低辐照性能使得其在高电价时段的发电量更高,从而捕捉更高的市场化电价,可以提升投资回报率,进而提高整体的收益。

    天合光能高价值解决方案

    百MW电站增益239.6万元

    作为N型技术先行者,天合光能深耕TOPCon技术路线,其TOPCon产品不仅在大型地面电站场景表现卓越,更因其高发电性能和适应性,广泛适配全球市场化电价交易场景,为分布式、工商业、电力现货交易等多元场景提供最优解。

    天合光能于3月下旬推出天合光能沙戈荒大基地解决方案,完全立足于电力市场化需求,重构光伏电站设计及投资回报逻辑,更具备极致度电成本,成为沙戈荒大基地优选。据测算,市场化交易下,即天合光能i-TOPCon Ultra组件搭配跟踪支架系统较TBC+行业跟踪加权电价至少提高1.1分/度,100MW电站年收益增加239.6万元,IRR提高0.97%。

    TOPCon技术凭借其优异双面率和低辐照性能,不仅在传统的沙漠、戈壁、荒漠等大型集中式地面电站场景中优势明显,在全球多种场景中均有卓越表现,广泛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双面应用及电力交易场景。

    随着光伏市场持续扩容与平价上网趋势加速推进,TOPCon双面组件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广泛应用。以天合光能为代表的技术领先企业,正通过高效TOPCon产品及高价值解决方案持续推动光伏电站降本增效,助力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进程。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solar-2450293.shtml
相关报告
  • 《通威创双面率新纪录:双面发电TOPCon技术再塑行业新标杆》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04
    • 近日,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展示了其最新技术突破——基于隧道氧化物钝化接触(TOPCon)技术的超高双面率太阳能组件。该组件实现了电池双面率突破94.3%(经德国 TüV Rheinland 认证),组件双面率达91.7%,组件功率输出高达722W。该成果得到了全球知名光伏行业媒体《PV Magazine》的深度报道,展示了TOPCon技术的强大潜力,引领了TOPCon技术在高效双面组件领域的发展方向。 此次技术突破的关键在于两项创新设计。背面选择性凹陷金字塔结构:优化了电池背面区域的纹理设计,大幅度提升了光捕获能力,同时有效降低了寄生红外吸收损耗,使光电转化更加高效。“斑马线”钝化接触技术:利用SiO2、Al2Ox和SiNx等多层复合钝化设计,显著改善背面的钝化性能,进一步提升电池的发电效率。 据通威光伏技术中心电池开发部部长孟夏杰表示:“通威已开始双面率超90%组件产品的试生产,并计划在今年启动双面率超85%组件的大规模量产。预计有可能在未来1-2年内实现电池双面率达95%和组件双面率达90%的量产技术目标。”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组件单瓦发电成本,也将推动高双面率的TOPCon技术在全球光伏市场中的广泛应用。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通威坚持技术创新,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该项技术成果以题为《Enabling 95 % bifaciality of efficient TOPCon solar cells by rear-side selective sunken pyramid structure and zebra-crossing passivation contact》的论文正式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论文由通威与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完成。 论文链接:DOI:https://doi.org/10.1016/j.solmat.2025.113809
  • 《广西燃气发电企业首次参加电力市场交易》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10
    • 近日,广西2022年度二季度双边协商交易圆满完成,区内燃气发电企业首次参与交易,成交电量1.5亿千瓦时,标志着广西电力市场发电侧放开力度进一步加大。 据介绍,燃气发电具备机组启停快、升降负荷迅速等特点,能有效提升电网高峰时段的调节能力,是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重要灵活调节电源,有利于推动广西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马琼认为,燃气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满足国家进一步放开发用电计划政策要求,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化交易的准入门槛,扩大了市场空间,保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也为保障电力有序供应提供有力的支撑。 广西电力交易中心积极与自治区政府主管部门和能源监管机构沟通汇报,听取市场各方意见,配合完善市场交易方案,推动燃气发电企业等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拓宽市场选择。同时,在交易前加强政策及规则宣贯培训和答疑,指导企业规范参与交易。 “当前,广西积极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亟需燃气发电等灵活高效的调节性电源支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南方能源监管局广西业务办主任邹水坤说:“通过建立燃气发电机组参与市场化交易的机制,构建多元竞争格局,将为相关发电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增强投资和运营积极性,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广西电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成为大势所趋。今年1至3月,广西交易电量627.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 下一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将紧扣国家能源战略目标,持续落实市场化改革政策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完善广西电力市场,满足各种新型能源发电机组参与交易,深度融入南方区域市场及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服务广西能源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