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创双面率新纪录:双面发电TOPCon技术再塑行业新标杆》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04
  • 近日,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展示了其最新技术突破——基于隧道氧化物钝化接触(TOPCon)技术的超高双面率太阳能组件。该组件实现了电池双面率突破94.3%(经德国 TüV Rheinland 认证),组件双面率达91.7%,组件功率输出高达722W。该成果得到了全球知名光伏行业媒体《PV Magazine》的深度报道,展示了TOPCon技术的强大潜力,引领了TOPCon技术在高效双面组件领域的发展方向。

    此次技术突破的关键在于两项创新设计。背面选择性凹陷金字塔结构:优化了电池背面区域的纹理设计,大幅度提升了光捕获能力,同时有效降低了寄生红外吸收损耗,使光电转化更加高效。“斑马线”钝化接触技术:利用SiO2、Al2Ox和SiNx等多层复合钝化设计,显著改善背面的钝化性能,进一步提升电池的发电效率。

    据通威光伏技术中心电池开发部部长孟夏杰表示:“通威已开始双面率超90%组件产品的试生产,并计划在今年启动双面率超85%组件的大规模量产。预计有可能在未来1-2年内实现电池双面率达95%和组件双面率达90%的量产技术目标。”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组件单瓦发电成本,也将推动高双面率的TOPCon技术在全球光伏市场中的广泛应用。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通威坚持技术创新,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该项技术成果以题为《Enabling 95 % bifaciality of efficient TOPCon solar cells by rear-side selective sunken pyramid structure and zebra-crossing passivation contact》的论文正式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论文由通威与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完成。

    论文链接:DOI:https://doi.org/10.1016/j.solmat.2025.113809

  • 原文来源:https://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442857.shtml
相关报告
  • 《TOPCon高双面率加持,提升大基地发电效率,助力全球电力市场化交易》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12
    • 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TOPCon技术凭借低成本、高效率、高产业链配合度等多种优势,已明确成为未来5年的主流技术。得益于其高达90%的双面率,TOPCon在沙戈荒大基地等典型双面场景下比BC提高单瓦发电能力1.5%以上,具备更高的综合发电效率。TOPCon高双面率和优异的低辐照性能使得其在全球所有双面场景中,尤其是在电力市场化交易环境下,都能带来卓越的发电量和收益,充分满足全球广泛的电力市场需求。 更高双面率&综合发电 TOPCon备受大基地青睐 重视组件高双面率已成行业共识, TOPCon技术凭借先天结构性优势,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随着TOPCon 2.0时代到来,TOPCon组件双面率提升至85%,最高可达90%;据BC最近的数据显示,其双面率为75%,最高可达80%,TOPCon的双面率比BC的双面率高出10-15%。 由于不同的场景下反射率差异,组件带来的发电增益也不同。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典型的大型地面电站场景中,地面反射率较高,TOPCon组件更高的双面率带来更强的背面发电能力,可有效提升整体系统发电量。 这也与首个国家级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的实证结果一致:对比全年数据,同一应用场景下,得益于高双面率,TOPCon发电量最高,高于BC。国电投的实证结论说明:在大基地场景下,TOPCon组件是更优的选择。这也体现在TOPCon组件市场占有率远高于BC组件这一事实上。 双面率作为提升综合发电效率的核心路径,仍然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权威第三方InfoLink的最新数据,2025-2028年全球双面场景占比将达到86%-88%,接近90%。这就意味着,TOPCon组件不光为大基地典型双面场景带来价值增益,更为全球范围内双面场景带来显著价值。 更优低辐照性能 TOPCon护航电力市场交易下 高电价时段发电量 相对于BC,TOPCon产品具备优异的低辐照性能,因此其单瓦发电能力更高,带来的发电增益越多。数据显示,全球90%的地区都是低辐照环境,这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投资收益,不容忽视。因此TOPCon在全球占比90%的低辐照环境下都是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 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下,能够在早晚高电价时段发更多电、具有更低度电成本的光伏产品更有竞争力的,可以实现收益最大化。TOPCon优异的低辐照性能使得其在高电价时段的发电量更高,从而捕捉更高的市场化电价,可以提升投资回报率,进而提高整体的收益。 天合光能高价值解决方案 百MW电站增益239.6万元 作为N型技术先行者,天合光能深耕TOPCon技术路线,其TOPCon产品不仅在大型地面电站场景表现卓越,更因其高发电性能和适应性,广泛适配全球市场化电价交易场景,为分布式、工商业、电力现货交易等多元场景提供最优解。 天合光能于3月下旬推出天合光能沙戈荒大基地解决方案,完全立足于电力市场化需求,重构光伏电站设计及投资回报逻辑,更具备极致度电成本,成为沙戈荒大基地优选。据测算,市场化交易下,即天合光能i-TOPCon Ultra组件搭配跟踪支架系统较TBC+行业跟踪加权电价至少提高1.1分/度,100MW电站年收益增加239.6万元,IRR提高0.97%。 TOPCon技术凭借其优异双面率和低辐照性能,不仅在传统的沙漠、戈壁、荒漠等大型集中式地面电站场景中优势明显,在全球多种场景中均有卓越表现,广泛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双面应用及电力交易场景。 随着光伏市场持续扩容与平价上网趋势加速推进,TOPCon双面组件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广泛应用。以天合光能为代表的技术领先企业,正通过高效TOPCon产品及高价值解决方案持续推动光伏电站降本增效,助力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进程。
  • 《26.05%!TOPCon电池量产新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9-06
    • 近日,随着SE激光掺杂技术的叠加应用,大恒能源TOPCon电池量产平均转化效率已达26.05%,再次刷新行业纪录,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尽显“大恒速度”。 23天完成爬坡,大恒能源TOPCon(PE-poly)技术成行业焦点 今年6月9日,大恒能源与捷佳伟创发布联合公告,大恒能源TOPCon电池制造基地创下了23天完成良率97%、效率25.4%(彼时未上SE)的爬坡纪录,引起全行业高度关注。 随后,通过各技术环节、材料等不断优化,7月底,大恒能源TOPCon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达25.8%。9月初,随着激光SE设备和技术的导入,转换效率再度提升0.25%,达成26.05%的行业领先水平。 据介绍,大恒能源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技术和人才储备,不仅在组件与光伏系统产品创新方面,成功推出了全球专利全面屏光伏组件和全球首创SolarUnit一体化光伏系统,并且前瞻性储备和布局电池技术,以绝对优势高效实现TOPCon电池基地的全面投产,以及转换效率与良率的高速爬坡。 不仅如此,大恒能源在拉晶、切片技术方面也沉淀多年,为进一步完善产业一体化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大恒能源是行业首批实现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的少数企业之一。 2022年,在N型技术路线尚未明朗的时期,大恒能源选择TOPCon电池技术,并且率先采用PE-poly技术路线,这看似“押宝”式的选择,其实蕴含了公司对光伏行业底层商业逻辑的深刻理解——“降本增效”,同时也体现了公司多年来对于电池技术的储备深厚,以及对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精准判断。 事实证明,TOPCon无疑是现阶段最具性价比的电池技术,也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流电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