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天然气!俄罗斯又被欧盟制裁!》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25
  • 当地时间6月20日,欧盟对外公布了一项重要决策,即批准了针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措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禁止转运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这一举措标志着欧盟在制裁俄罗斯的过程中首次对液化天然气下手,无疑给双方的经济关系带来了进一步的紧张。

    据外媒详细报道,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已经第14次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此次制裁措施详细而全面,不仅禁止了通过欧盟向第三国转运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还禁止了相关的转运服务以及船对船和船对岸的转运活动。同时,欧盟还禁止了向俄罗斯新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提供投资、服务和货物等。这一系列的制裁措施无疑给俄罗斯的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回顾历史,早在2022年2月22日,欧盟就发表联合声明,提议对俄罗斯实施一揽子制裁。当时的制裁措施包括了针对那些参与承认乌克兰东部两地“独立”的个人和银行,以及为俄军在这些地区提供资金的机构。此外,路透社还援引欧盟外交官的话称,数百名政界人士和官员可能因此被列入黑名单,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实体进出口也将受到严格限制。

    而在新一轮的制裁中,欧盟特别提到了所谓的“影子船队”。这些船只被俄方利用来规避石油价格上限和其他贸易制裁措施。为了彻底遏制这种规避行为,欧盟决定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禁止了与这些“影子船队”相关的所有转运活动。

    除了液化天然气外,欧盟还限制了与俄罗斯与土耳其和印度等数十家新上市公司的贸易往来。同时,对于那些接受俄罗斯资金来源的政党、智库和媒体,欧盟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些措施旨在切断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从而迫使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让步。

    此外,欧盟还进一步扩大了出口管制的范围。现在,更多可作为军事用途的化学品、锰矿石、塑料、电子产品和挖掘机械等都将受到出口管制。同时,欧盟还限制了氦气的进口,这一措施将对那些依赖俄罗斯氦气供应的欧盟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总的来说,欧盟的这一轮制裁措施力度空前,不仅涵盖了能源、贸易等多个领域,还涉及到了政治、军事等多个方面。这些措施的实施无疑将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但同时也可能对欧盟自身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在乌克兰危机的背景下,欧盟选择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和地区稳定的考虑。

    俄罗斯一方一再表示,俄罗斯会举全国之力应对西方的制裁措施。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3203.shtml
相关报告
  • 《欧盟提议对俄银行及天然气项目制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2-22
    • 当地时间2月18日,欧盟28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外长会议。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会后表示,就针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事项,欧盟各国达成了政治共识,除非局势发生积极变化,否则,欧盟国家会在未来两周内对俄实施新的制裁。莫盖里尼同时强调,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会永远存在”,但取消制裁的时机目前尚未到来。 此前,因“刻赤海峡”事件的发生,美国已宣布对俄实施制裁。美国参议院民主、共和两党议员向国会提出了一项制裁草案,提议对俄罗斯银行及俄境外液化天然气项目等实施新的严厉制裁,还提议将24名俄联邦安全局官员列入制裁名单,列入制裁名单的人员被认为涉嫌参与了刻赤海峡事件。 事实上,欧盟官方早在2月12日就已开始透露可能对俄实施新制裁的消息。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刚刚闭幕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也表示,欧盟国家应集中讨论对俄罗斯采取新制裁的措施,而不是各国单方面行动,如果各国单独对俄实施制裁,欧盟不会从中受益。 根据欧盟方面给出的说法,此次准备实施新一轮对俄制裁的理由与美国如出一辙:刻赤海峡事件。欧盟此前曾表示,因俄方在刻赤海峡事件中扣押乌克兰船只、船员,欧盟正就对俄实施新制裁进行协调。斯洛伐克外交部长米罗斯拉夫·莱恰克证实,欧盟可能采取的新制裁举措是扩大个人制裁,即将多名俄公民加入到制裁名单之中。有俄媒也报道称,未来两周左右,欧盟可能会将8名俄公民列入新的制裁名单。此外,欧盟国家还可能就延长此前针对俄罗斯个人和实体的制裁进行讨论磋商。 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列昂尼德·斯卢茨基认为,刻赤海峡事件的挑衅方是乌克兰,他们无疑得到了美国的支持;欧盟就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达成共识,实际上也是由美国推动的。斯卢茨基指出,欧盟为了所谓的“北约团结”,牺牲了自身利益,俄罗斯对欧盟再次采取此类依附政策表示遗憾。欧盟针对俄公民实施新一轮制裁的由头是刻赤海峡事件,但在俄方看来,该事件的起因是乌克兰舰船闯入俄边境的挑衅行为。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扎哈罗娃也认为,欧盟的反俄制裁毫无根据。 2018年11月25日,三艘乌克兰海军舰艇进入俄罗斯境内,驶入临时封闭海域,并从黑海向刻赤海峡方向行驶。因乌方舰船未能听从俄方发出立即停船的警告,三艘舰艇被俄方扣留,舰上共有24人先后被俄法院批准逮捕。俄媒援引强力部门消息称,涉事船员中的2人为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特工,负责协调此次挑衅事件;俄安全局人员还在“尼科波尔号”炮艇上找到一些文件,文件显示,该舰艇编队的任务是从敖德萨秘密抵达别尔江斯克。俄官方数次表态称,俄方在刻赤海峡事件中所采取的处置行为,符合国际法和俄罗斯联邦法律。
  • 《俄罗斯恢复向意大利供应天然气》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08
    •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5日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说,经由奥地利向意大利的天然气供应已经恢复。 俄气说,在奥地利监管制度变化后,该公司已经与意大利客户找到解决方案,正恢复经由奥地利向意大利供气。 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公司在企业官网发表声明说:“埃尼公司与相关各方针对奥地利监管机构出台的新规作出应对,让恢复供应成为可能。” 声明没有披露更多细节。 俄气1日暂停向意大利供气。埃尼公司当天说,供气中断并非出于地缘政治因素,而是由于俄气没有为从奥地利到意大利的天然气运输支付一笔总额2000万欧元的担保金。俄气说,暂停输气与奥地利监管制度9月底发生变化有关。奥地利方面表示,俄气没有签署必要合同。 据法新社报道,乌克兰危机升级前,意大利所需天然气的95%依赖进口,其中大约45%来自俄罗斯。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意大利目前进口的天然气中,购自俄罗斯的比例降至10%,购自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和几个北欧国家的比例则上升。 俄罗斯2月24日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欧洲联盟与美国一道对俄施加多轮制裁,但制裁的反噬作用令欧盟国家处境窘迫,民众不堪重负。由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锐减,加上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两大管道“北溪-1”和“北溪-2”9月26日出现漏气,一些欧盟国家不得不出台措施应对天然气价格飙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