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本周CNS发文6篇,浙大“开挂”》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dingxq
  • 发布时间:2019-12-17
  • 看点预告

    ● 浙大继续“开挂”,拿下今年第9篇CNS

    ● 昆明理工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同一团队10月刚完成Science首秀

    ● 寻找马约拉纳零能模再下一城,中国科学院丁洪、高鸿钧团队发Science

    本周,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和Science上共发文6篇。

    其中,浙大、昆明理工、港大分别完成3篇Nature,2篇Science由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香港中文大学团队完成,1篇Cell为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中心、武大等单位联手完成。

    Nature

    浙大今年第9篇顶刊:找出人类自身炎症疾病“幕后元凶”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830-y

    研究人员发现病人体内的RIPK1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产生凋亡和程序性坏死,进而导致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升高,出现发热等症状。

    找到致病机制后,研究者与医生提出了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并取得良好疗效。

    本文的4位共同通讯作者中,周青、俞晓敏来自浙江大学,王晓川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周青,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美国临床分子遗传学执业主任医师、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院专家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自身炎症疾病和临床遗传诊断。

    曾因发现ADA2 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影响血管完整性等成果两次登上《新英格兰医学》。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是浙大今年第9篇顶刊论文,被网友称为“开挂的速度”。

相关报告
  • 《中国学者入选《自然》2019十大科学人物》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9-12-19
    • 新华社伦敦12月17日电(记者张家伟)英国《自然》杂志17日发布2019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中国北京大学的邓宏魁教授凭借在人类干细胞基因编辑领域取得的成果入选。 《自然》新闻特写主编里奇·莫纳斯特斯基说,这个榜单选取了那些在本年度科学界重要事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人物。 邓宏魁是唯一一名登上榜单的中国学者。据《自然》介绍,他和团队对人类干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使它们能抵御艾滋病病毒感染,随后移植到一名罹患白血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上。部分经基因编辑的细胞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了近两年且未引起明显副作用,但经基因编辑的细胞数量较少,不足以降低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病毒载量。尽管如此,一些同行仍认为,这在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人类疾病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研究报告此前已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此外,生态学家桑德拉·迪亚兹与140多名学者合作,详细评估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人类活动导致100万个物种面临灭绝风险。天体物理学家维多利亚·卡斯皮协助建设了天文探测设备“加拿大氢强度图谱实验”,利用这个设备天文学家发现了大量快速射电暴。 在刚果(金),微生物学家让-雅克·穆延贝·塔姆弗姆正领衔抗击埃博拉疫情。神经学家内纳德·塞斯坦及其团队在实验室中完成一项实验——通过特殊技术,在猪死亡数小时后取出猪脑并将其部分“复活”,在细胞层面恢复某些循环和神经功能。物理学家约翰·马丁尼斯及其团队成功让量子计算机执行了计算任务,并且完成的速度比现有最好的传统计算机都快。 入选这份榜单的还包括古生物学家约翰尼斯·海尔-塞拉西、物理学家里卡多·加尔旺等人……
  • 《中国学术出版业的数字化发展》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朱汝鑫
    • 发布时间:2023-09-07
    •   6月23日,学者Jiawei Li发布长文,讨论了中国学术出版业的数字化发展。我们挑选终点内容进行了编译。   文章认为,中国学术出版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且仍处于增长阶段。这为国际出版商和学会扩大国际影响和多元化收入来源等提供了巨大机会。目前,中国科研生态系统中拥有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科学家,他们产出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例如,2022年,中国在全球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数量上超过了美国。)这吸引了许多国际学术出版商进入中国市场,他们渴望与越来越多的高级研究人员合作。许多领先的国际学术出版商和学会已经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并投入了大量精力增加中国学术出版市场的份额。 ●中国政府对学术出版数字化的看法   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学术出版的数字化进程,并采取措施提高中国学术出版物的质量和数量。这为国际学术出版商在中国市场推广其出版物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并在数字化时代与中国学术界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重点关注学术出版的转型升级,向融媒体出版发展,最终实现深度融合。 ●中国学术出版数字化的现状   中国数字出版物的使用量逐年增长。根据一份报告显示,在中国,2019年,数字出版物占总量的36.2%,在2020年跃升至39.6%,而在2021年则达到了44.4%。   中国学术出版数字化也有大量的的投资和融资。仅在2021年,中国在该领域的投资就达到了惊人的11.7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42.9%。   中国还拥有大的学术出版数字平台,包括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等。这些平台使得在中国数字领域中访问和分享学术内容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 ●中国学术出版数字化的关键参与者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拥有完备的知识平台。他们已经数字化了海量物理数据。此外,他们在各个领域拥有众多专业数据集,他们的数据还包括机构数据、知识图谱关系数据,以及重要国家和地区的项目数据库等。他们还提供数据处理、情报服务和网络数据捕获等服务。   此外,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还与Clarivate、Springer、Elsevier等全球学术出版巨头合作,不仅收集和存储数据,而且为元数据的组织和访问提供保证。   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中国学术期刊的出版过程变得更快、更易管理、更加灵活,同时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真正增强了学术期刊的功能。为了跟上研究人员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学术期刊正在扩大其沟通渠道,并拥抱新媒体平台。 ●结论   总而言之,学术出版在中国正在迅速发展,而这种发展又因数字化而加速。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中国研究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这都是为了通过创新手段促进合作和分享知识。通过利用数字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学术期刊和平台正在加紧为研究人员提供比以往更好的服务。这些趋势将继续推动中国学术出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