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发现,从2000年到2020年海洋科学研究产出增加了三倍。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界定了所有海洋盆地相关的现有和新兴研究领域以及目前的合作研究途径。
报告分析和探讨了国际海洋科学合作的不足和趋势,对海洋科学界实现高效发展以及最终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14项:水下生物(Goal 14: Life Below Water)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2000年至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约有15万篇论文被归为Web of Science学科类别下的海洋科学。
然而,由于许多与海洋科学有关的研究论文发表在被归为其他学科类别的期刊或多学科期刊,报告采用了混合方法分析一系列来源的文献计量数据,进而对2000年至2020年期间发表的海洋科学研究论文进行评估。
报告主要发现如下:
01 微塑料研究论文增长惊人
微塑料研究论文增长惊人,这与20世纪80年代末高温超导研究或过去十年的CRISPR(如基因编辑)研究兴起时类似。增长态势在2015年以后尤为明显,可能与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发布有关。大概出于同样的原因,气候变化等其他引文主题也增长显著。
02 美国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美国在海洋盆地研究中的份额与它在世界科学研究中的总份额一致。然而,美国在21世纪初的主导地位以及七国集团其他成员的贡献已经开始受到迅速增长的中国大陆研究产出的挑战。
03 海洋科学研究合作
海洋科学研究是全球性活动,与处于海洋科学研究一线的岛屿国家和领地(如新喀里多尼亚、百慕大)的合作尤为重要。然而,除南非外,撒哈拉以南地区的贡献微乎其微。可能需要外部合作来建设或运营海洋科学研究的必要基础设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可能会促成相关合作关系。
04 海洋科学的高度专业性
海洋盆地研究的机构产出基本由国家级科学院(如俄罗斯、中国)或研究机构(如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英国南极调查局)主导,这说明了海洋科学的高度专业性及其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