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展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申报》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8-06
  •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7月29日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鼓励有条件和意愿的园区积极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通知明确,申报主体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包括最新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中的省级开发区和市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复的新兴产业园区或高新技术园区。申报形式可以是整个园区或园中园,需具备能耗和碳排放统计等基础,并在过去3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事故。 重点支持的园区应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活力,符合上海“(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导向。申报程序包括填写预申报表,并在2025年7月31日前提交。市发展改革委和经济信息化委将组织评估,择优推荐给国家发展改革委。 此外,北极星电力网将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第七届综合能源服务与零碳园区建设大会,探讨“双碳”战略下的综合能源服务与零碳园区发展的多个议题,旨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原文来源:https://news.bjx.com.cn/html/20250801/1453828.shtml
相关报告
  • 《内蒙古零碳园区培育建设方案:支持建设零碳园区配电网,2025年启动申报遴选》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8-13
    • 内蒙古发改委、内蒙古工信厅、内蒙古能源局联合下发《内蒙古自治区零碳园区培育建设方案》的通知。 文件指出,推动项目落地。准确把握零碳园区定位,聚焦零碳园区建设目标,合理设定建设任务和政策措施,谋划一批标志性、牵引性重大项目,增强园区整体绿电消纳能力。集聚绿色产业。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宽进严出”原则,鼓励不同类型园区广泛参与,通过培育建设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零碳园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25年,启动零碳园区建设申报遴选工作,确定自治区零碳园区培育建设名单。坚持分类建设,鼓励支持不同类型和基础条件园区先行先试,各有侧重开展零碳园区建设。对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争取纳入首批国家零碳园区试点。 第二阶段:2026-2028年,全面开展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零碳园区建设。定期开展零碳园区建设评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高质量建成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零碳园区。自治区级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分批培育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 第三阶段:到2030年,深化零碳园区建设探索实践,更多自治区级零碳园区纳入国家级零碳园区试点。加强总结宣传,积极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典型经验做法,相关政策机制、技术路径、标准规范和运行模式更加健全,零碳园区成为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新引攀和新增长点。 文件还指出,建设零碳园区电网系统。支持建设与主干电网物理界面清晰的零碳园区配电网,先行在蒙西地区开展零碳园区电网示范建设,探索形成利益分配共享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塑造园区绿色低电价优势。加强园区用电智能化管理,提升园区配电网的灵活性和承载力,实现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高比例消纳、灵活调度。加强绿电高比例供给消纳。强化园区及周边新能源资源匹配对接,积极有序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保障园区绿电有效供给。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供模式,实现园区绿电物理可溯源,为园区碳核查与产品碳足迹提供支撑。鼓励园区通过绿电交易、绿证消费认定等方式,最大程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 经各盟行署、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后,各盟市推荐国家级零碳园区数量不超过1个,推荐自治区级零碳园区数量不超过3个,并组织指导园区按要求编制申报书并附建设方案(大纲见附件2),于8月15日前将推荐园区名单及申报。
  • 《内蒙古零碳园区培育建设方案:支持建设零碳园区配电网,2025年启动申报遴选》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8-12
    • 8月7日,内蒙古发改委、内蒙古工信厅、内蒙古能源局联合下发《内蒙古自治区零碳园区培育建设方案》的通知。 文件指出,推动项目落地。准确把握零碳园区定位,聚焦零碳园区建设目标,合理设定建设任务和政策措施,谋划一批标志性、牵引性重大项目,增强园区整体绿电消纳能力。集聚绿色产业。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宽进严出”原则,鼓励不同类型园区广泛参与,通过培育建设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零碳园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25年,启动零碳园区建设申报遴选工作,确定自治区零碳园区培育建设名单。坚持分类建设,鼓励支持不同类型和基础条件园区先行先试,各有侧重开展零碳园区建设。对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争取纳入首批国家零碳园区试点。 第二阶段:2026-2028年,全面开展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零碳园区建设。定期开展零碳园区建设评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高质量建成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零碳园区。自治区级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分批培育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 第三阶段:到2030年,深化零碳园区建设探索实践,更多自治区级零碳园区纳入国家级零碳园区试点。加强总结宣传,积极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典型经验做法,相关政策机制、技术路径、标准规范和运行模式更加健全,零碳园区成为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新引攀和新增长点。 文件还指出,建设零碳园区电网系统。支持建设与主干电网物理界面清晰的零碳园区配电网,先行在蒙西地区开展零碳园区电网示范建设,探索形成利益分配共享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塑造园区绿色低电价优势。加强园区用电智能化管理,提升园区配电网的灵活性和承载力,实现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高比例消纳、灵活调度。加强绿电高比例供给消纳。强化园区及周边新能源资源匹配对接,积极有序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保障园区绿电有效供给。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供模式,实现园区绿电物理可溯源,为园区碳核查与产品碳足迹提供支撑。鼓励园区通过绿电交易、绿证消费认定等方式,最大程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 经各盟行署、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后,各盟市推荐国家级零碳园区数量不超过1个,推荐自治区级零碳园区数量不超过3个,并组织指导园区按要求编制申报书并附建设方案(大纲见附件2),于8月15日前将推荐园区名单及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