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_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病患者对SARS-CoV-2的抗体反应》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05
  • 1.时间:2020年3月3日

    2.机构或团队: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事件概要: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med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Antibody responses to SARS-CoV-2 in patients of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文章使用免疫测定法测试了173例SARS-CoV-2确诊患者在住院期间收集的系列血浆样本(n=535)。使用免疫分析法检测样本中的抗SARS-CoV-2总抗体(Ab)、IgM和IgG。分析了抗体随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的动态变化。在173例患者中,Ab、IgM和IgG的血清转化率分别为93.1%(161/173)、82.7%(143/173)和64.7%(112/173)。12例未血清转化的患者仅采集了早期血样。抗体、IgM、IgG依次出现血清转化,中间时间分别为11、12、14天。在发病的前7天,患者中抗体的存在率<40%,自发病后第15天起,抗体、IgM和IgG的抗体分别迅速增加至100.0%、94.3%和79.8%。相比之下,RNA的阳性率从第7天之前收集的样品中的66.7%(58/87)降低到第15天至39天的45.5%(25/55)。结合RNA和抗体检测可显著提高COVID-19患者的病原学诊断敏感性(p<0.001),甚至在发病后1周的早期(p=0.007)。此外,总抗体Ab滴度越高,临床分级越差(p=0.006)。作者认为抗体检测在SARS-CoV-2感染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信息。这些发现为血清学检测在COVID-19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常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02.20030189v1

  • 原文来源: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02.20030189v1
相关报告
  •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病患者对SARS-CoV-2的抗体反应》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3-12
    •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med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Antibody responses to SARS-CoV-2 in patients of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文章使用免疫测定法测试了173例SARS-CoV-2确诊患者在住院期间收集的系列血浆样本(n=535)。使用免疫分析法检测样本中的抗SARS-CoV-2总抗体(Ab)、IgM和IgG。分析了抗体随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的动态变化。在173例患者中,Ab、IgM和IgG的血清转化率分别为93.1%(161/173)、82.7%(143/173)和64.7%(112/173)。12例未血清转化的患者仅采集了早期血样。抗体、IgM、IgG依次出现血清转化,中间时间分别为11、12、14天。在发病的前7天,患者中抗体的存在率<40%,自发病后第15天起,抗体、IgM和IgG的抗体分别迅速增加至100.0%、94.3%和79.8%。相比之下,RNA的阳性率从第7天之前收集的样品中的66.7%(58/87)降低到第15天至39天的45.5%(25/55)。结合RNA和抗体检测可显著提高COVID-19患者的病原学诊断敏感性(p<0.001),甚至在发病后1周的早期(p=0.007)。此外,总抗体Ab滴度越高,临床分级越差(p=0.006)。作者认为抗体检测在SARS-CoV-2感染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信息。这些发现为血清学检测在COVID-19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常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患者SARS-CoV-2基因组多样性分析》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3-12
    •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于3月4日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发表的论文“Genomic diversity of SARS-CoV-2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patients”,文章称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已经感染了超过75,000人,并传播到20多个国家。目前还不清楚这种病毒进化的速度有多快,以及这种病毒如何与肺部的其他微生物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对8例SARS-CoV-2患者,25例社区感染肺炎(CAP)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了转录组测序。     结果发现,感染SARS-CoV-2的患者中宿主内部变体的中位数为1-4,不同样本中的变异范围为0到51。基因上的变体分布与群体数据(110个序列)中观察到的相似。但是,在人群中观察到的宿主内部变体很少为多态性,这暗示了病毒传播过程中的瓶颈或纯化选择,或者是当前多态性数据显示的有限多样性的结果。虽然目前的证据不支持宿主内变体在人际中传播,但风险不应被忽视。SARS-CoV-2感染患者中的微生物群与CAP中的微生物群相似,要么是由病原体主导,要么是口腔和上呼吸道共生细菌水平升高。     文章得出结论,SARS-CoV-2在感染后会在宿主体内发生进化,可能影响其毒力、感染性和传播性。尽管宿主内变体如何在人群中传播仍不清楚,但有必要加强对人群中病毒进化和相关临床变化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