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缺血性中风:基于动物模型的常规和网络荟萃分析》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4-11-18
  • 目的: 我们旨在评估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并筛选最佳给药策略。

    方法: 我们检索了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 和 Scopus 数据库,以查找从建库到 2023 年 12 月 31 日发表的相关研究。使用脑梗死体积 (%) 和改良神经严重程度评分 (mNSS) 作为结局指标,对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给药途径、类型和免疫相容性进行常规和网络荟萃分析。

    结果: 共纳入 38 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常规荟萃分析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静脉给药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 (%) 和 mNSS;鼻内给药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 (%);脑内给药显著降低 mNSS。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ADSC-Exo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BMSC-Exos)、牙髓干细胞衍生外泌体 (DPSC-Exos) 和神经干细胞衍生外泌体 (NSC-Exos) 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 (%) 和 mNSS;内皮祖细胞衍生外泌体 (EPC-Exos)、胚胎干细胞衍生外泌体 (ESC-Exos)、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外泌体 (iPSC-Exos) 和神经祖细胞衍生外泌体 (NPC-Exos) 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 (UCMSC-Exos) 显著降低 mNSS;泌尿生殖系统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 (USC-Exos) 和阴性对照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工程修饰的外泌体比未修饰的外泌体具有更好的疗效。同种异体和异种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均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 (%) 和 mNSS。网状荟萃分析显示,静脉给药是降低脑梗死体积 (%) 和 mNSS 的最佳给药途径。在静脉内给药的 10 种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BMSC-Exos 是减少脑梗死体积 (%) 和 mNSS 的最佳类型。同种异体外泌体在减少脑梗死体积 (%) 方面效果最好,而异种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降低 mNSS 方面效果最好。

    结论: 这项荟萃分析通过整合现有证据,揭示了静脉内给药是最好的给药途径,BMSC-Exos 是最好的外泌体类型,同种异体外泌体在减少脑梗死体积 (%) 方面效果最好,异种外泌体在降低 mNSS 方面效果最好,这可以为临床前研究提供选择。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尤其是直接比较证据,以确定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佳给药策略。

相关报告
  • 《胎盘间叶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宫内粘连大鼠模型的子宫内膜损伤》

    • 编译者:苑亚坤
    • 发布时间:2025-03-31
    • 宫内粘连 (IUA) 是指子宫内膜受损或感染引起的持续性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导致功能障碍。本研究旨在探讨来源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PMSCs) 的外泌体 (Exos) 对 IUA 大鼠模型子宫内膜修复的治疗作用,并阐明其分子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分化试验 (成骨、成脂和成软骨) 对 PMSCs 进行表征。通过超速离心分离外显子,并通过透射电镜、纳米粒子追踪分析和蛋白质印迹验证。通过电凝建立 IUA 模型,并使用苏木精 - 伊红 (HE) 和 Masson 染色评估子宫内膜修复。采用 RNA 测序、差异表达分析和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 (PPI) 网络构建等方法,研究了 PMSC 外泌细胞修复的分子机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和 qRT-PCR 证实了 miR-143 在靶向 MyD88 和调节 NF-κB 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在 IUA 模型中,PMSC Exos 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腺体数量,减少纤维化。RNA测序和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出 3980 个 IUA 组与正常组、 Exo 组与 IUA 组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富集分析显示,显着参与免疫系统过程,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和 NF-κB 信号传导。PMSC Exos 递送靶向 MyD88 的miR-143,从而调节 NF-κB 途径。PMSC Exos 通过 miR-143 转运调节 NF-κB 信号通路,有效修复 IUA 模型中的子宫内膜损伤。这些发现表明,PMSC Exos 作为一种新的 IUA 治疗策略有希望,为子宫内膜修复的分子机制提供了见解。
  • 《干细胞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3-10-12
    • 目的 干细胞治疗是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本研究旨在定量检查干细胞治疗IR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和Stargardt病(STGD)。 方法 我们搜索了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和ClinicalTrials.gov网站。最近一次检索时间为2023年8月20日。主要结果是最佳矫正视力(BCVA)改善率和平均差(MD)。根据给药途径和干细胞类型进行亚组分析。本研究已在PROSPERO注册(CRD42022349271)。 结果 本研究包括21项前瞻性研究,涉及382名患者中的496只眼睛(404只RP和92只STGD)(306只RP和76只STGDs)。RP的BCVA改善率在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为49%和30%,术后6个月BCVA显著改善(MD?=?? 0.12 logMAR,95%CI.17至?0.06 logMAR;P?<?0.001),而在治疗后12个月没有显著差异(MD?=?-0.06 logMAR;95%CI?0.13至0.01 logMAR;P?=?0.10)。对于STGD,BCVA在6个月和12个月时的改善率分别为60%和55%,并且在6个月中手术眼的BCVA显著改善(MD?=?? 0.14 logMAR,95%CI?0.22至?0.07 logMAR;P?=?0.0002)和12个月(MD?=?? 0.17 logMAR,95%CI?0.29至?0.04 logMAR;P?=?0.01)。亚组分析显示,脉络膜上间隙注射干细胞可能对RP更有效。三项研究中有11项治疗相关眼部不良事件,未报告相关全身不良事件。 结论 这项研究表明,干细胞治疗对RP或STGD患者可能是有效和安全的。RP患者的长期视力改善可能有限。脉络膜上间隙注射干细胞可能是RP患者一种很有前途的给药途径。受证据等级低的限制,未来需要进行大样本量的随机临床试验。